馬杰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馬杰
目的探討分析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30例2型糖尿病患者(NIDDM組)、15例體檢健康者(健康對照組)以及15例非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以及空腹血糖檢測。比較三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值的關系。結果NIDDM組及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NIDDM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雖高于健康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NIDDM組中,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值隨空腹血糖檢測值的升高而升高,兩者呈正相關關系(r=0.8678,P<0.01)。結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可敏感地反映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是對糖尿病進行觀察的穩定和客觀的指標,對鑒別非糖尿病血糖升高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診斷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不斷升高的趨勢。國內外的相關文獻報道[1],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高達2%~3%。對糖尿病進行早期的發現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是目前防止糖尿病出現并發癥的關鍵所在[2]。近年來,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通過對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糖尿病患者、健康人及非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測,以探討其在判斷糖尿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等方面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按照數字表法隨機選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30例2型糖尿病患者(NIDDM組)、15例體檢健康者(健康對照組)以及15例非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的血液標本。其中NIDDM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5~64歲,平均年齡(48.6±10.2)歲;健康對照組男8例,女7例,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5.8±12.4)歲;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男9例,女6例,年齡32~68歲,平均年齡(47.3±11.6)歲。三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檢驗方法 三組均抽取空腹晨間靜脈血4 ml,將其中的2 ml靜脈血加入EDTA-K2抗凝管中待檢糖化血紅蛋白,將其余2 ml靜脈血快速離心后待檢空腹血糖。均使用邁瑞公司生產的BS-3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使用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試劑盒,采取免疫比濁法;空腹血糖的檢測使用北京九強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試劑盒,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所有操作均按照操作說明進行。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參考范圍3%~6%,空腹血糖的正常參考范圍為3.4~6.3 mmol/L。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三組的空腹血糖檢測值、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值。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法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NIDDM組空腹血糖檢測值為(13.4±3.6)mmol/L,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空腹血糖檢測值為(7.05±0.7)mmol/L,健康對照組空腹血糖檢測值為(4.52±0.5)mmol/L,NIDDM組及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空腹血糖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NIDDM組糖化血紅蛋白為(10.9±1.85)%,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糖化血紅蛋白為(4.12±0.38)%,健康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為(3.95±0.4)%,NIDDM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值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值雖高于健康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NIDDM組中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值隨空腹血糖檢測值的升高而升高,兩者之間呈正相關關系(r=0.8678,P<0.01)。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由于胰島功能的減低引起的一種疾病,通常表現為血糖明顯升高、脂類代謝異常的一種臨床綜合征[3]。其臨床診斷可通過血糖的檢測得到明確。但是血糖的變化可以受到飲食因素、情緒因素等多種即時因素的影響,同時空腹血糖只可以反映患者血糖的即時變化,缺乏對糖尿病患者近期一段時間血糖控制水平的整體反映,故單純依靠血糖的變化來評估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4]。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化血紅蛋白被認為是判斷糖尿病得到控制程度的金標準,也是用來診斷以及管理糖尿病的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5]。糖化血紅蛋白是血液中己糖和血紅蛋白兩種成分通過連續的、緩慢的以及不可逆的非酶促反應生成的產物[6]。糖化血紅蛋白的濃度與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呈現正比例的關系,并且糖化血紅蛋白隨著紅細胞的死亡而消失。因此,糖化血紅蛋白可以作為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的一種長期的并且穩定的指標[7]。本組臨床研究試驗中,NIDDM組及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檢測值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與NIDDM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與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組糖化血紅蛋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NIDDM組空腹血糖升高與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呈正相關關系,與梁霄[8]進行的研究結論完全符合,表明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療效和判斷預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可敏感地反映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是對糖尿病進行觀察的穩定和客觀的指標,對鑒別非糖尿病血糖升高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1]張敏,韓宏艷,張麗珍,等.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及臨床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29):91-92.
[2]廖粵媛.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相關影響因素分析.當代醫學,2012,18(24):101-102.
[3]肖弘,王敏,李小盛.離子交換高效液相層析法與酶化學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的比對分析.檢驗醫學,2010,25(11):888-890.
[4]李慧萍,安玉英,沙拉買提.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診斷及監測的臨床意義.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6):1730-1731.
[5]邱谷,張曙晴,陳紅梅.膠乳凝集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及其在2型糖尿病初診中的應用.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20): 2407-2408.
[6]徐建國.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中國實用醫藥,2011,6(30):28-29.
[7]張巖,譚延國,亢濤,等.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紅蛋白在初診糖尿病患者中的診斷價值初探.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7): 1301-1304.
[8]梁霄.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及其相關性探討.臨床誤診誤治,2011,24(11):87-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010
2015-10-14]
110035 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職工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