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澤艷
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對甲亢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比較
孫澤艷
目的研究并對比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患者時使用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的治療效果。方法106例甲亢患者,根據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對照組(52例)和觀察組(54例)。對照組患者使用甲巰咪唑進行治療,觀察組使用丙硫氧嘧啶進行治療,將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統計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血細胞計數異常發生率、皮疹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肝功能損傷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甲亢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屬于常規治療藥物,具有不同的副反應,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并在治療中對患者進行嚴密監測,從而保證不良反應的及時發現和處理。
甲狀腺功能亢進;丙硫氧嘧啶;甲巰咪唑;效果
在內分泌疾病中,甲狀腺功能亢進較為常見,指的是由于甲狀腺產生了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和機體代謝亢進,引發患者出現甲狀腺毒癥[1]。甲亢患者通常表現為多系統功能的興奮性增高、代謝增高和血糖增高,臨床癥狀包括心悸、體重減少、進食、出汗及便次增多,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眼瞼水腫、突眼、視力減退等癥狀[2]。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屬于臨床上常用的抗甲狀腺藥物,但二者在治療中引發的不良反應則各有報道[3,4]。在本次研究中,回顧性分析了106例甲亢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分析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兩種藥物主要的不良反應,比較二者的臨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甲亢患者,根據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對照組(52例)和觀察組(54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31例;年齡27~53歲,平均年齡(37.2±10.5)歲。觀察組中男22例,女32例;年齡26~54歲,平均年齡(36.9±10.8)歲。患者的臨床癥狀包括體重下降、易饑多食、怕熱多汗、大便次數增多、精神緊張、雙手顫抖、心動過速、突眼、甲狀腺腫、脛前黏液性水腫等。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甲巰咪唑進行治療,甲巰咪唑的起始劑量為10mg,3次/d,如果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可進行減量,每次劑量不變,改為1~2次/d。觀察組使用丙硫氧嘧啶進行治療,丙硫氧嘧啶的起始劑量為100mg,3次/d,如果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可進行減量,每次劑量不變,改為1~2次/d。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4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統計和對比。不良反應包括血細胞計數異常、肝功能損傷以及皮疹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細胞計數異常發生率、皮疹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肝功能損傷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促進機體進行新陳代謝,加速氧化還原反應。但是如果代謝亢進就會增加腸胃的活動,促進患者食欲增大并大便的次數增多,而且由于氧化反應的增強,患者的機體能力會消耗得更多,從而表現出明顯的體重減少,而且容易出汗、怕熱。研究表明,甲狀腺激素增多后就會對交感神經產生刺激作用,使患者感到心動過速、心悸,容易失眠,而且對周圍的事物非常敏感,情緒不穩定,時常感到焦慮[5]。對于甲亢患者來說,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而有效的治療,就容易患甲亢性心臟病,使患者心臟擴大,心房纖顫、心律失常,出現心力衰竭,患者會逐漸喪失勞動能力,甚至死亡。
目前,藥物治療仍然是甲亢最基本、最常規的治療方法,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是最常使用的抗甲狀腺藥物,兩種藥物均是通過對過氧化酶系統的抑制,阻斷甲狀腺腫濃集的離子碘,并將其活化成活性碘,致使酪氨酸無法被碘化,并對已碘化酪氨酸的縮合進行阻礙,同時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和甲狀腺素(T4)的合成產生抑制作用,從而發揮出抗甲狀腺的效果[6]。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甲巰咪唑引發的副作用包括了皮疹、血細胞計數異常,因此如果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咽痛、發熱、乏力等癥狀時應及時進行血檢,一旦經檢查發現出現了粒細胞缺乏,就必須酌情減少甲巰咪唑的用量,嚴重者應立即停藥。而丙硫氧嘧啶所引發的副作用和肝功能損傷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相較于皮疹或血細胞減少等副反應,肝功能損傷更加隱匿,而且屬于器質性損傷,大部分患者并不會出現明顯癥狀,因此不易發現,只有少部分的患者會出現右上腹部不適、黃疸或者消化系統反應。因此,針對使用丙硫氧嘧啶進行治療的甲亢患者,應對其肝功能進行定期檢測,一旦發現患者的膽紅素或者轉氨酶明顯升高,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反應進行性加重,給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
綜上所述,在甲亢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屬于常規治療藥物,具有不同的副反應,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并在治療中對患者進行嚴密監測,從而保證不良反應的及時發現和處理。
[1]馬玉琴,馬冬梅,汪春雷,等.甲巰咪唑與丙硫氧嘧啶治療Graves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療效比較.山東醫藥,2014,10(37): 90-92.
[2]陳曦,陳楊,凌婉彬,等.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對于甲亢治療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對比.醫學信息,2014,19(39):319-320.
[3]陳海燕.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療甲亢副反應臨床觀察.海峽藥學,2015,20(3):143-144.
[4]徐安寧.甲亢治療中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的臨床應用療效對比.中國農村衛生,2015,11(12):25.
[5]黎濤.甲巰咪唑與丙硫氧嘧啶治療Graves'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療效觀察.吉林醫學,2013,34(27):5608-5609.
[6]崔利娜.甲亢治療中丙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的臨床應用效果對比研究.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0(18):187-1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083
2015-12-04]
117021 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