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萍 邱巧玲
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觀察
胡麗萍 邱巧玲
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艾滋病(AIDS)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128例AIDS患者,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58例)與研究組(7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與生存質量情況。結果研究組依從率90.00%,比對照組68.97%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生存質量各維度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應用于AIDS患者,可有效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護理干預;艾滋?。簧尜|量;影響
艾滋病(AID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對公眾健康構成極大威脅[1]。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128例AIDS患者分別予以不同護理方案的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為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8例艾滋病患者臨床資料,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4例,高中45例,大專及以上29例;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58例)與研究組(7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0:38,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25.24±6.59)歲;研究組男女比例28:42,年齡20~47歲,平均年齡(23.53±7.8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保持病室干凈衛生、飲食指導,且出院時醫生為患者制定后續治療計劃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因艾滋病目前無治療藥物與疫苗,故加強對患者疾病認知可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可通過視頻宣教等方式向患者詳細介紹AIDS傳播途徑、臨床癥狀、治療方法等;告知其于抗病毒治療期間應遵醫囑服藥;說明用藥期間容易引發的不良反應,當不良反應出現時應及時就醫。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了解患者內心需求并進行心理溝通,針對性制定相應有效的護理方案;指導患者正確宣泄負面情緒方法,保持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鼓勵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持。③衛生護理:囑患者切勿共用可接觸到體液、血液的日常用品;勿接觸性亂、吸毒等帶狀皰疹、結核等感染性疾病者。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2]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與生存質量情況。完全依從:治療期間嚴格遵循醫囑執行,且堅持規范規律治療;基本依從:治療期間基本遵循醫囑執行,偶有不規范治療;不依從:治療期間經常不遵循醫囑執行,且無法堅持規范規律治療或中斷治療;依從率=(完全依從+基本依從)/總例數×100%。采用WHO艾滋病生存質量量表(WHOQOL-HIV)[3]予以評價,主要包括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社會關系、獨立程度、環境、個人信仰等方面,分數越高,生存質量則越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研究組完全依從37例,基本依從26例,不依從7例,對照組分別為17、23、18例,研究組總依從率90.00%顯著高于對照組68.9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心理方面(13.48±1.86)分、生理方面(14.23±2.31)分、社會關系(14.96±1.75)分、獨立程度(12.55±1.39)分、環境(13.38±1.56)分、個人信仰(11.98±1.42)分,對照組分別為(12.01±2.76)、(13.02±2.11)、(13.62±2.04)、(11.75±1.52)、(12.60±1.21)、(11.21±1.80)分,兩組各方面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與生活方式改變,AIDS發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不僅對患者生活與工作造成嚴重影響,而且給其內心帶來巨大沖擊,因此,尋找安全、有效的護理方案,對改善患者預后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依從率90.00%比對照組68.97%高(P<0.05),提示護理干預應用于AIDS患者,可有效促進其治療依從性。分析原因可能為:艾滋病目前無治療藥物與疫苗,故加強對患者疾病認知可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通過視頻宣教等方式向患者詳細介紹AIDS傳播途徑、臨床癥狀、治療方法等;告知其于抗病毒治療期間應遵醫囑服藥,不可自主更改用藥時間或停藥,并說明用藥期間容易引發的不良反應。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了解患者內心需求并進行心理溝通,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真實想法與感受,針對不通過文化水平與職業制定相應有效的護理方案[4]。指導患者正確宣泄負面情緒方法,保持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鼓勵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持,從而樹立生活與戰勝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生存質量各維度(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社會關系、獨立程度、環境、個人信仰)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提示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AIDS患者生存質量。護理人員予以患者相應的護理指導,并幫助其正視疾病,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并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同時做好患者家屬指導,為其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通過網絡及通訊獲取有效信息,提升其勞動能力,以贏得尊嚴[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應用于AIDS患者,不僅可提高治療依從性,而且有效改善其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1]楊旭,周明琴,吳南屏.心理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2012,50(30):98-99,107.
[2]楊茜,李雨欣,黃艷芳,等.個體化延續護理對艾滋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5):15-17.
[3]宋華婷.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39-40.
[4]楊秀蓉.優質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代醫藥衛生,2013,32(8):3153-3154.
[5]商建紅,軋春妹.個體化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天津護理,2015,23(4):324-3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88
2015-11-27]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