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呂錦航
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
新形勢下高校思想宣傳教育活動載體的應用舉措探討
李波 呂錦航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思想宣傳工作是黨中央的一項長期性、經常性的艱巨任務,也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從宏觀視角去看,思想宣傳教育直接關系到高等院校的辦學質量與教學水平,關系到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與推進。然而,如何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科學合理應用高校思想宣傳教育活動載體,促使高等院校的思想宣傳工作順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充分發揮其教書育人的功能與作用則顯得尤為重要,且必須講究策略與方法。
高校 思想宣傳教育 應用 舉措
強化思想宣傳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與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傳統之一,其在促進民族團結、形成思想認同、發動群眾攻堅克難等諸多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2015年我國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教育部也就強化高校思想宣傳工作多次做出安排與部署,促使思想宣傳工作發展成為新形勢下我國高校的重要任務之一?;诖?,文章通過分析新形勢下高校思想宣傳教育活動的新興載體形式,提出新形勢下高校思想宣傳教育活動載體的應用舉措。
(一)微信
2011年騰訊公司推出了一款集視頻、文字、短信、圖片于一體的現代化手機聊天軟件——微信,同時該軟件還提供公眾平臺、朋友圈等一系列消息推送功能。由于微信具備方便快捷、及時高效等特征,因而其被廣泛應用于諸多領域,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就是作為高效思想宣傳教育活動的載體。[1]在高校思想宣傳教育活動中,微信憑借自身獨特的信息推送、點對點交流溝通、自動咨詢回復等功能,成為重要的思想宣傳教育活動載體之一。
(二)微視頻
微視頻是指時長在30秒與20分鐘之間,通過計算機、手機等諸多視頻終端播放或攝錄的精短視頻的統稱,其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形態多種多樣,所涵蓋領域包括視頻剪輯、記錄短片、小電影等等。其中,大眾性、隨時隨地性、參與性以及隨意性等是微視頻的最顯著特征。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在廣大普通人信息接收能力中,視覺占據80%的比例,聽覺僅僅占據20%的比例,因而微視頻強立體感與聲色俱全的畫面效果直接決定了其是高校思想宣傳教育活動的主要載體形式。
(三)微博
微博是指允許用戶隨時更新的簡短文本且可以將其公開發布的一種微型博客。微博的突出特征就是可供任何人進行閱讀,按照實際調查數據顯示,高校大學生是微博用戶的“中流砥柱”群體,即大學生不但可以用微博記錄自己生活與學習中的點點滴滴,而且可以密切關注國內外的時事動態等。尤其是通過關注粉絲的轉發,可以形成思想宣傳教育的立體性傳播,進而實現宣傳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宣傳效果的最優化[2]。高校將微博作為思想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有助于引領與弘揚廣大師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一)建設校園網站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校園網風靡各大高校,且日益成為當今大學生更樂于接受的網絡媒體傳播方式。因此,高校在加強思想宣傳教育活動的時候,要高度重視校園網站的功能與價值,積極推動校園網站的建設工作,充分挖掘校園網絡更新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強、覆蓋面廣、查詢便捷等優勢,打破宣傳時間、宣傳地點、宣傳版面等方面的局限,并配置以圖片、視頻、文字、聲音等多種元素進行宣傳,以此增強思想宣傳教育的豐富性與趣味性。對高效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而言,搭建校園網絡平臺,利用微信、微博等現代化社交媒介進行本校的思想教育活動,可以實現相關教育內容的及時發布,有助于大學生進行信息反饋,進而實現信息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為高校制定針對性措施提供參考。
(二)創建手機短信平臺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手機逐漸成為一種重要媒體形式,并展現出突出的傳播優勢。所以,高校應積極完善大學生信息服務管理系統,設計強針對性的高校手機短信平臺,把各種信息通過點對點方式或群發方式發送給目標學生。如部分高校在寄送給新生的錄取通知書中,都會放置一張手機卡——校訊通,并將其納入到學校的信息服務系統中,把校園網絡與手機進行綁定,以此增強學校與大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同時更是為了便于傳播高校的主流價值觀。[3]同時,手機本身所具有的實名特性,使得思想宣傳教育不但可以廣范圍開展,而且能夠精確到具體的個人,甚至可以通過網絡數據分析軟件對每個宣傳對象進行精密的分析,進而為高校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思想宣傳教育內容提供依據。總之,高校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研究與探索手機短信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應用價值,充分依托現代化的手機媒體開展思想教育工作。
(三)搭建兩基地對接平臺
這里的“兩基地”是指思想宣傳教育基地與社會實踐基地,即積極發揮對接平臺的紐帶作用,積極幫助高校與各地思想宣傳教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的相互對接。以每年舉辦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為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鍛煉提供場所、媒體宣傳、經費等方面的支持,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教育價值與影響力,緊緊圍繞青年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有效開展馬克思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思想信仰教育、對黨與國家的信任教育以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念教育等。
[1]方臨正. 淺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滲透[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
[2]賴建強. 新時期創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新思路[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
[3]榮耀軍.現代戲與媒介文化批評中的主體型像——從本雅明、麥克盧漢到鮑德里亞[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
李波(1986.6-),女,河南南陽人,碩士,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