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倩 河南醫藥技師學院基礎部
數學學習在中職課堂的應用
呂倩 河南醫藥技師學院基礎部
通過對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現狀的反思,明確“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方向,創建教學互動時空為基點,以讓學生獲得快樂、成功體驗為手段,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促進專業的學習為目的,從而實現中職院校數學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宗旨。
數學學習 興趣 數字化
對于很多職業院校的學生而言,在初中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導致了基礎薄弱,興趣淡化等現象。通過我的長期觀察和調查發現,其實很多學生的智商和情商還是比較高的,除了學習方面不太擅長,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方面還是很突出的,我想只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他們在學習方面還是很有發展空間的。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
對中職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等因素的分析是實施“樂學”的基礎。中職生對前途理想失去信心,要讓他們卸下心理包袱,品嘗到快樂的滋味才能改變現狀。
心理學表明: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特別關注,老師要想讓學生喜歡數學,就要滿足他們的“快樂需求”。
第一:注意第一印象,經常進行交流。教師不要急于宣布各種要求,應以平等的觀念、親切的語調、自信的笑臉、寬容的胸襟和廣博的知識來征服學生,將美好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入學生腦海中,適當的與學生聊天,談談個人經歷,慢慢的學生就會與你共同分享快樂。
第二:面向全體,兼顧個性差異。由于遺傳、環境、教育背景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教師要承認差異,尊重個性,掌握交流藝術,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這樣才能使學生最大程度的接受老師,接受老師所講的內容。
有了情感的交流做基礎,課堂教學的氛圍不再凝固,學生會對老師所講的內容產生關注。
情境一:集合概念的教學。教師以“游戲”帶入課題,讓學生動起來。在教室地面上畫出幾個圈,代表不同對象的不同歸屬。在游戲中,學習集合元素的確定性、互異性和無序性。
情境二:復利問題的教學。教師先布置好“把壓歲錢存入銀行”的假期作業,并分發人手一冊的理財帳本,在上課之前由學生進行結算匯報。“先用后學”的方法能使得學生對課本知識有完整的認識,極大地調動學生積極性。
情境三:雙曲線的定義及標準方程的教學。教師可引出雙曲線在軍事上的應用。如:抗美援朝戰爭中,我炮兵向美軍陣地炮擊不久,敵軍就會把炮彈比較準確地打到我軍陣地,迫使我軍不斷轉移,你知道原因在哪里嗎?引發學生思考并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課堂。
情境四:數列前n項求和公式的教學。教師聲情并茂地講述“古印度國王褒獎宰相達依爾(國際象棋發明者)”的故事,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故事情節中感受等比數列求和的奇妙,驚嘆達依爾的智慧。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不斷運用及深化發展,書本教材已不再是教學內容的唯一載體,通過教師指導、自主學習與協作交流,學生可以從多種學習對象和教學資源獲取多方面的知識,從而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
(一)使數學生動化
圖形與空間的概念是學生理解最為困難的部分,這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加入信息技術使教學更加直觀、形象。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使靜態變為動態, 使課堂上原本難以展示的事物變得清晰可見, 起到了化難為易, 化抽象為具體的重要作用, 從而縮短了學生認知的過程。另一方面, 多媒體教學可以綜合利用 聲、光、形、色等形式, 同時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 這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二)采用信息技術,可以增大課堂容量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提供好的內容素材,以促進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創造的潛能。運用多媒體技術, 特別是計算機輔助教學, 可以快速便捷地組織教學有用信息, 最大限度增加課堂容量。
比如:二次曲線的綜合復習、正弦型三角函數的變換等課題都能借助教學軟件得到直觀、形象、動態的再現,引導著學生用運動的思維去觀察世界,用整體的視角去分析問題。
數學的基本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形結合能力、思維能力和簡單實際應用能力等的訓練與專業緊密結合在一起,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充分利用專業課的教育資源,優化數學學習環境,加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實現數學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宗旨。
情境一:音美藝術專業的數學教學。情境二:建筑專業的數學教學。情境三:機電專業的數學教學。
總之,我們要改造數學,對數學實現再創造,是數學順應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需要,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倡導在快樂中學習,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職業院校的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