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杰 夢網榮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劉夢杰 夢網榮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增值稅,取消營業稅,改為稅制更為合理的增值稅,是國家為了更好的適應經濟轉型和優化經濟結構所開展的稅務改革。2012年國家以上海作為首個試點城市,開展“營改增”試點,借以打開稅務改革的窗口,于今年5月1日“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本文針對“營改增”現狀分析了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并對適應和應對“營改增”試點提出相應的財務管理策略。
“營改增” 財務管理 應對策略
“營改增”試點自在上海實施以來,對上海的經濟影響極為顯著,上海試點企業及增值稅納稅人的稅收負擔明顯降低。正是因為“營改增”所帶來的明顯優勢和積極效應,現已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實施,并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營改增”的全面推行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通過完善現有的稅制制度,能夠從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賦稅負擔,更有利于產業的發展及產業鏈之間的相互融合,對企業未來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企業要積極探索相應的策略,從財務管理角度出發不斷探究最佳的方式應對“營改增”所帶來的影響,讓企業獲得更長久的發展。
增值稅具有“環環抵扣”和“增值征稅”的特點和優勢,可以避免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弊端,受到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的普遍歡迎。“營改增”不僅使我國稅收制度更先進合理,也使企業更加細化分工,規范管理,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形勢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稅制的統一規范加快產業發展步伐,“營改增”對推動產業轉型和優化產業結構的功效備受期待,政策實施以來,一批批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運行良好。“營改增”對企業最直接的利好就是降低運營成本,政策實施后,不動產已納入可抵扣范圍,對裝備制造企業加速廠房和機械設備的升級更新改造方面貢獻突出,使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房地產企業土地出讓金的扣除使企業稅基減少,有利于降低房價去除房地產庫存,使企業增加現金流;企業取得的住宿費、會議費、勞務派遣、庫房租賃和物業費等都是新增的可以作為進項稅抵扣的項目,直接影響企業稅負;交通運輸業過路費、過橋費等也納入營改增的進項抵扣范圍。
以增值稅取代營業稅,與數千萬企業利益息息相關,其核心是減負,并保證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切實地降低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自5月1日房地產、建筑、金融和生活服務四大行業實施“營改增”后,據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 1至7月營改增整體減稅2,107億元,近幾月稅收收入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營改增”自試點運行以來,對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影響極大,其主要影響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稅負壓力的影響、財務人員自身素質的影響、會計核算處理的影響和發票管理的影響。下面我們就此四個方面分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所產生的影響。
(一)稅負壓力的影響
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營改增”明顯降低了企業稅收負擔,但仍有部分行業或企業稅負有所上升。據統計在全部試點企業中稅負上升的企業所占比重不高,但如果按照全部一般納稅人作為統計基數比較,比重仍然不低。抵扣機制在“營改增”是否減稅中起到關鍵作用,在于企業是否可以建立一個可以環環抵扣的鏈條。部分企業購進貨物或勞務的供應商不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則無法獲得正規增值稅專用發票,或取得的專用發票只能抵扣3%,無疑會直接導致企業稅負上升。另外,新政策起初執行期間,一些企業未能掌握新政策的變化,也是導致稅負上升的一個原因。
(二)財務人員自身素質的影響
“營改增”給企業財務人員帶來了很多政策性改變,使財務人員面臨一系列新問題和新挑戰,需面對稅收政策和賬務處理的變化,面對新舊稅制的過渡銜接,開票系統和報稅系統操作上的改變等難題。目前企業財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個別人員業務能力有限,個人綜合素質不高,對“營改增”所帶來的一系列日常工作上的改變不適應,對新政策理解不夠透徹,導致納稅申報存在偏差。
(三)會計核算處理的影響
相比于原有稅收機制的計算機簡單核算來說,“營改增”方案的確立使會計核算處理更加復雜精細。原營業稅企業會計核算時需增設諸如“進項稅額”“銷項稅額”等詳細科目,所需要的數據收集也更加詳細、明確,這就增加了會計核算的復雜性。同時,由于試點單位所經營的項目不盡相同,導致考慮計算稅收項目時種類也不相同,核算時必須按種類逐項分類,導致企業進行核算的方式亦有所改變。
(四)發票管理的影響
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始終是企業發票管理的重點,“營改增”開始之后,由于稅收和稅率的變化,試點企業的稅收發票種類發生了變化,對發票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般納稅人所開發票分為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營業稅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限額又不相同,因此對于開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也更加嚴格與復雜。同時國家考慮稅收發票的重要性,根據試點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刑法處罰措施來加強稅收發票的管理,這就要求企業在發票的管理上更加詳細、準確,確保避免漏稅、虛開發票現象的發生。
“營改增”項目實施后,由于其項目多種類性和稅收管理的重要性,企業財務管理上必須采取積極的態度去考慮財務管理上的應對策略,逐步完善企業管理制度,避免因為“慣性”破壞了“營改增”項目的實行,觸犯法律的門檻。
(一)樹立納稅籌劃意識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使大部分企業都降低了稅收負擔,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發展,同時也要求企業財務核算人員對新政策進行培訓并全面理解,樹立良好的納稅籌劃意識,合理、合法的幫助企業利用“營改增”項目的優惠政策盡可能的降低企業稅負。企業要積極制定最優的稅收籌劃方案,從而達到納稅籌劃的優化,要做到發票應抵盡抵,為了更好地進行進項稅額抵扣,還需要在采購環節和供應商選擇方面進行慎重考察,加強對優秀供應商的考評,使一般納稅人只能選擇正規的并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實力供應商,企業得以在上下游供應商和用戶之間逐漸形成規范的產業鏈。
(二)加強財務風險防范
營改增為企業帶來稅收額度降低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法律的風險,一味地以舊觀念來運營企業就很有可能觸犯到新稅收體制的法律,因此加強財務風險防范,提高法律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防范意識,提高合法繳納稅收意識及財務管理的能力,同時制定明確詳細的財務核算流程,保證稅收程序有條不紊的操作及運行,保證所有操作按照法律有關規定運行,避免漏稅行為的發生,使企業管理水平得到充分提升,達到減少稅負和降低成本成效,帶動企業向更長遠勢頭發展,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使企業呈穩定回升態勢。
(三)完善財務報表的列報
由于營改增增加了發票種類及稅收項目種類,因此使得財務報表更加的詳細,種類也更加的多樣及復雜化。財務管理人員必須重新整理編制根據全新的稅收體制制定出新的詳細合理的財務報表,全面完善財務報表機制,提供高質量的財務報表并包括全面的報表信息,使所提供的報表真實、有效、詳細、明了,改革后的報表形式可以有效的顯示出企業在全新機制下的繳稅行為及經營情況,便于對本企業的財務自查及整改措施的重新制定。同時,報表的內容要具體而詳盡,以便于為企業的規劃和發展提供數據依據。
(四)加強增值稅發票管理
增值稅發票的存在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全新的稅收機制面前加強發票管理勢在必行。發票的使用狀況對于企業的盈利情況息息相關。如發票管理上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企業本身的利益,降低企業整體稅收水平,嚴重者將違反法律的約束。因此在增值稅發票管理上,應派專人專門管理有關發票的一切事務,合理合法的使用增值稅發票,并將發票鄭重妥善的保管、分類,制定合理的發票管理規定,嚴格把關發票相關事宜,避免虛開、漏開發票之類的事情發生,規避此類事件為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及直接經濟損失。
“營改增”的運行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契機,各個企業都要對“營改增”政策進行深入剖析,不斷探究其應對措施,從根本上探索企業發展的最好路徑。企業要努力搭乘“營改增”的順風車,讓企業的發展更加明朗,讓企業的建設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讓企業能夠獲得可持續發展。
[1]秦文.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 財經界(學術版),2013,22:253.
[2]陳玉嬌. 試論“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 現代經濟信息,2015,03:265+267.
[3]呂連菊,邱茹蕓. 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 會計之友,2015,16:89-91.
[4]廖明江,羅曦,高啟華.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 新經濟,2016,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