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彬 陳素珍 董山峰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與開放手術治療大體積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比較
宋瑞彬 陳素珍 董山峰
目的比較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與開放手術治療大體積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127例大體積前列腺增生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60例,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和對照組(67例,行開放手術治療)。比較手術前后兩組患者膀胱殘余尿量(PVR)及最大尿流率(Qmax),采用生活質量評分(QOL)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評價患者術后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術后PVR、Qmax、QOL及IPSS均較術前顯著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大體積前列腺增生,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可獲得滿意效果。
前列腺增生;大體積;恥骨上前列腺切除術;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可導致其出現不同程度的排尿障礙,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近年來,隨著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和良好效果,該術式已作為治療前列腺增生的常規術式[2]。但由于手術操作空間受限,目前對于部分體積較大的前列腺增生仍多采用開放手術。本研究對上述兩種術式在大體積前列腺增生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本院127例大體積前列腺增生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60例)和對照組(67例)。試驗組年齡56 ~77歲,平均年齡(65.4±7.0)歲;前列腺體積(經直腸B超探查)105~128ml,平均體積(112.4±5.6)ml;合并膀胱結石7例。對照組年齡54~76歲,平均年齡(65.1± 7.3)歲;前列腺體積104~127ml,平均體積(112.7±5.3)ml;合并膀胱結石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經泌尿系超聲、直腸指診等明確診斷為前列腺增生,體積>100ml;②患者存在典型的尿路梗阻癥狀;③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④身體條件可耐受手術。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前列腺或膀胱惡性病變;②既往前列腺手術史。
1.4 方法
1.4.1 試驗組 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連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置入氣化電切鏡(美國順康公司),于尿道黏膜近精阜近側處切小口進入,逆推、游離增生腺體。依照先中葉、再兩側葉的順序將增生前列腺組織全部游離。如包膜與腺體間存在纖維條索,術中可電切切斷,對前列腺包膜出血點予徹底止血。切碎、吸出游離的腺體組織,留置三腔氣囊導尿。術后8 h左右拔除導尿管,并繼續沖洗膀胱24 h,直至沖洗液顏色清亮。對于存在膀胱結石者,可給予氣壓彈道碎石術,然后再行前列腺電切術治療[3]。
1.4.2 對照組 行開放手術(恥骨上前列腺切除術)治療。連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采用恥骨上經膀胱路徑,直視下將增生的腺體用手指于包膜內剜除,“8”字縫合縮小膀胱頸,可吸收線鎖邊縫合。沖洗止血,留置三腔氣囊導尿管。對于存在膀胱結石者,術中一并取出。術后膀胱持續沖洗≥48 h,直至沖洗液顏色清亮。2周左右拔除尿管,患者可自主排尿后將膀胱造瘺管拔除。
1.5 觀察指標 檢測手術前后兩組患者膀胱殘余尿量(post void residual,PVR)及Qmax;術后4周采用生活質量評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評價患者術后效果。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排尿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試驗組術前PVR和Qmax分別為(89.4±15.7)ml、(6.4±2.4)ml/s,術后分別為(23.7±8.2)ml、(15.5±4.6)ml/s;對照組術前PVR和Qmax分別為(91.3±18.6)ml、(6.7±2.8)ml/s,術后分別為(24.5± 8.5)ml、(16.3±4.7)ml/s;術前兩組PVR和Qmax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均較術前顯著改善(P<0.05),但術后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評分比較 試驗組術前QOL和IPSS分別為(4.8±1.2)、(21.6±6.3)分,術后分別為(2.1±0.6)、(7.5±2.3)分;對照組術前QOL和IPSS分別為(5.1±1.4)、(22.4±5.7)分,術后分別為(2.5±0.8)分、(8.2±2.7)分;術前兩組QOL和IPSS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均較術前顯著改善(P<0.05),但術后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盡管目前已有多種微創手術應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但對于體積較大(>100ml)者仍多選擇開放術式。其主要優勢在于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且不受患者尿道狹窄的限制[4];術中對于較大的膀胱結石可整體取出。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由于受手術視野、操作空間的限制,需將前列腺以及結石切割或粉碎后取出,操作較為繁瑣。
目前認為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等微創手術多適用于體積<80ml的前列腺增生,部分技術嫻熟者可適當放寬該指征。但隨著經尿道手術的不斷發展,已有臨床報道將經尿道手術應用于較大的前列腺增生并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5,6]。由于學界尚未對大體積前列腺增生進行統一規定,本研究中以>100ml (經直腸B超)為界,對兩種術式在大體積前列腺增生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顯示,采取不同術式的患者在術后均獲得滿意效果,患者PVR顯著改善,Qmax明顯增加;術后4周QOL和IPSS評分均得到改善。表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在大體積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中效果滿意。
綜上所述,對于大體積前列腺增生,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可獲得滿意效果,有效消除尿道梗阻癥狀,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但本研究未對患者進行隨訪調查,該術式的遠期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1]閆駿,朱小軍,斯欽布和,等.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效果比較.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7(10):129-132.
[2]毛全宗,榮石,李漢忠,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再次電切手術的臨床分析.中華醫學雜志,2004,84(5): 372-374.
[3]張玉輝,夏似龍,倪少濱.經尿道2 μm激光前列腺剜除術及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大體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比較.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5,20(4):244-247.
[4]黃建團,歐永躍,林耀彬,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對比.黑龍江醫學,2015,39(3):271-272.
[5]賴吉安,鄒良英,曾祥泰,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對比.中國當代醫藥,2015,22(7):37-39.
[6]劉成,范利,劉多,等.經尿道雙頻半導體激光前列腺剜除術與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比較.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5,9(24):4514-45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41
2016-04-07]
454000 焦煤集團中央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