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轉》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1~42頁的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的知識。通過探究,讓學生發現和體會:觀察一個圖形的平移過程,只需觀察該圖形上任意一點或一條線的平移過程。
【教學內容】
課本第41~42頁《平移和旋轉》。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能在方格紙上確定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距離,并能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2.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演示,并經歷觀察、操作、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在自主探究的情形下初步形成空間觀念。
3.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豐富成功體驗,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初步感知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并能結合方格紙對圖形進行平移。
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確定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距離,并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移后的簡單圖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方格紙練習題卡、小房子圖片、彩筆等。
【教學策略】
為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采用多媒體教學,主要的教學策略有:自主參與,合作探究;動手實踐,拓展應用;運用媒體,整合資源;自主小結,體驗成功。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認識新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
生:米老鼠。
師:上周末,米老鼠去了一個地方,它玩得可開心了!你們想去看看嗎?(課件出示游樂場設施動畫)
2.游樂園里各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
3.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體會特征。
學生將小火車、滑梯、纜車的運動分為一類。
師:我們把像小火車、滑梯、纜車這類沿一條直線運動的現象叫平移。(板書:平移)。
學生將摩天輪、旋轉椅、風車的運動分為一類。
師:像這樣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現象叫做旋轉。(板書:旋轉)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移和旋轉。(板書:平移和旋轉)
師:同學們想一想,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平移現象?
指名學生說說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師出示平移和旋轉圖片,學生判斷。
小結:同學們已經初步了解了平移和旋轉,那么平移和旋轉在運動時各有什么特點呢?
二、操作實踐,自主探究
1.引入小故事《螞蟻搬家》。
師:米老鼠玩了一整天,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兩只小螞蟻搬家,它看到兩只小螞蟻一只在前,一直在后,心想,前面的那只小螞蟻好累啊!同學們米老鼠的想法對嗎?你能說一說這是為什么嗎?你是怎么判斷的?
2.學生猜想:哪只螞蟻走的路長一點?
3.小組合作交流,動手操作。
利用方格紙和小房子圖片,操作驗證上面的猜想。
師: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在練習紙的方格圖上動手數一數、移一移、畫一畫。驗證哪一只小螞蟻走的路長。
4.匯報驗證方法和結果。(生投影演示)
(1)引導學生找平移前后的對應點、對應線。(板書:找對應點、找對應線)
(2)引導學生歸納數格子的方法:兩間房子中間隔了幾格,再加上房子本身占了幾格,就是房子平移的格數。(板書:平移的格數=圖本身格數+間隔數)
(3)媒體演示,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小房子的平移過程。
5.引導學生說說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無論數哪兩個對應點之間的格數都是相等的。
(1)教師課件演示(找對應點、對應線),同時說明,像這樣小螞蟻走的起點和終點的兩個點就叫做對應點。用同樣的方法找到后面的小螞蟻經過的路線。
(2)得出結論:要知道一個物體平移了幾格,只要找準物體上的任意一個點(線)的對應點(線),數一數這對應點(線)移動了幾格,那么這個物體就移動了幾格。還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平移的格數=圖本身格數+間隔數)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平移,知道了平移一個物體,不但要知道平移的方向,還要知道平移的距離。而且平移后的物體形狀、大小沒有改變,只改變了位置。
三、活動體驗,寓練于樂
1.數一數。(課件出示小魚向左平移的圖片)
師:數一數小魚向( )平移了( )格。
指名判斷后教師演示:(1)小魚向左平移7格。(2)找對應點平移。
2.數一數、填一填、畫一畫。
(1)小房子分別向右、向下、向上平移了幾格。(2)畫出向左平移6格后的小房子。
四、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