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哲,楊敬研吉林醫藥學院
淺談高校體育教學如何貼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李松哲,楊敬研
吉林醫藥學院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不僅僅滿足于物質需求,精神需求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個精神文明高速發展的社會,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他們是承擔著建設祖國、發展祖國的重任,他們是祖國未來的新生力量。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群體,他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旺盛生命力的程度。而高校體育教學作為高校課程教學中的一部分,就是希望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大學生堅強、獨立、勇于承擔的品質。本文主要是研究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其中存在的問題等等,以求在這次研究中,提出改進措施,使高校體育教學更加貼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高校體育教學;日常生活;現狀;問題;改進措施
當今社會,我們不僅單單只重視知識能力的培養,我們也開始重視起身體素質。讓高校學生注重體育鍛煉,成為目前的主要任務。高校體育教學,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對疾病的免疫力,還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讓高校體育教學不再死板無趣,而是越發貼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成為目前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急待解決的問題。
通過對全國多家高校的調查訪問,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數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還是傳統模式,學生對此都不大感興趣,有的學學生經常會在體育課上請假休息或者無故缺課等等。這樣的情況,使高校體育教學成為了一門閑散的課程。具體主要是以下幾點:
1.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單一
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是傳統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部分,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課堂教學是指老師在課堂內教授體育方面的知識,很多都是重復高中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回答問題做作業等等;課外教學是指在教室外面體育場上做一些相關的體育活動,而這些體育活動大多缺少新奇性,例如跑步、跳遠等等,學生不感興趣。無法貼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2.學校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
學校對高校體育教學并不重視,投入力度不夠,首先對健身教育理念宣傳的力度不夠,引不起學生的充分重視。其次學校對大學體育的設施建設達不到要求,包括師資建設,體育教學所需的場地,各種訓練器材,還有對體育課程的規劃都不夠。根據我的調查,目前我國高校在大學體育教學課程中,體育場地小,體育器材缺少的情況處處可見,因此很難滿足高校體育教學的條件,更難以調動大學生的興趣。
3.學生忽視體育課程
無論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對于體育課程,老師家長不重視,學生也就更不會重視。首先大學生認為只要通過體育考試就可以,沒有與自身相結合,也不愿意去進行體育鍛煉,忽略體育健身的重要性,沒有端正的學習體育課的態度。其次,學生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專業課和娛樂活動中,專業課的老師,要求嚴格,這是學生以后謀生的本領,所以自然會高度重視。而大學生進入到大學,呈現一種放羊式的狀態,終于脫離老師和家長的管教,學生的娛樂活動比較多,其他的精力都投入到娛樂和交友中。對學習大學體育教育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1.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和方式多樣化
當代大學生是生機勃勃的,是有活力的,對于這些充滿生命力的大學生,體育教學內容和方式一定要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不再是單一的傳統模式,不可以再是從小學到大的那一套東西,關于這一點可以借鑒國內外的先進教學經驗,積極改變我國目前比較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不斷進行創新,讓體育內容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學校的課外拓展活動不再是跑跑步和做做操,教學內容要多元化,例如江西某大學每學期的體育課會有一些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活動,像組織學生游泳館學習游泳,開設瑜伽、健身操、跆拳道等課程。這些體育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每次上體育課,學生不再想的是怎樣缺課,而是躍躍欲試,希望學習到新的知識。
2.學校引起重視,加大投入力度
學校自身要重視起體育教學,將每學期的體育考試作為重點考察對象,對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知識技能進行全面化的考察,并且學校積極支持學生組織的各項體育社團活動,例如跆拳道社團、現代舞社團等等。還有學校要加大對體育教學的硬件和軟件的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大一些,擴建方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體育場地,購買學生鍛煉需要的健身器材,當發現健身器材有損壞或者不足時,要及時進行修理和補充。
3.宣傳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引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
近幾年來,全民健身這個概念逐漸步入到我們生活當中來。其實全民健身是指全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體人民增強力量、柔韌性,增加耐力,提高協調,控制身體各部分的能力,從而使人民身體康健。《全民健身綱要》中也提出:“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技能與習慣。”毫無疑問當代大學生對全民健身是感興趣的,因此學校就要將健身概念和體育教學課程相聯合起來,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不定期的舉辦宣傳活動,主要是將健康體育和終身體育的理念傳遞給每一個大學生,讓大學生對這個宣傳理念產生認識。
高校體育教學貼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是一個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學校的體育教育教學要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教育打好基礎。大學生的體育教學尤為重要,它是為培養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奠定了基礎,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承擔著建設國家的重擔。而高校體育教學是大學生在學校進行體育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當大學生走向社會后,是否還能堅持體育鍛煉,與他們在校期間是否養成的良好鍛煉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讓高校體育教學貼近大學生的日程生活是學校和社會應該致力于發展的事情。
[1]程森蛟.高校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32)
[2]劉騫,陶鑫,馮寶林,郭虎元,姜興聰.“中國夢”視閾下高校體育教學因材施教之反思[J].四川體育科學.2016(01)
[3]晁嘉文.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途徑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6(02)
李松哲,男,吉林醫藥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楊敬研,男,吉林醫藥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軍事學科教學與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