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冰鶴吉林醫藥學院
培養ESP課程專任教師教學能力的途徑
馬冰鶴
吉林醫藥學院
ESP即專門用途英語,是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修課程,但目前高校ESP課程存在許多問題,首要問題就是ESP課程教師教學質量的問題。本文從ESP課程師資方面分析了目前各高校ESP課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ESP課程專任教師教學能力的策略。
ESP課程;教師;教學能力
ESP是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縮寫,意為“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一特定職業或者特定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其目的在于滿足學生在英語方面的需求,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能力,以滿足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ESP理論早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由于其培養目的明確、針對性和實用性強,在我國英語教學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從總體上看,我國高校ESP課程發展狀況不佳,首要原因在于師資力量不強。ESP課程專任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課程的教學效果。目前,ESP課程專任教師有兩種來源:一是大學英語教師,出身于英語專業,英語功底好,但是缺乏專業知識,由于對專業知識一知半解,基本上專業方面的知識是現學現賣,無法擴展教學的深度;ESP課程專任教師的另一個來源是專業教師,專業知識廣博,但是英語知識欠缺,尤其是表達能力差,茶壺里煮餃子,無法把自己掌握的知識用英語傳授給學生。因此,ESP課程專任教師的教學效果不佳。要提高ESP課程的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需求,必須解決ESP課程專任教師的師資問題。蔡基剛(2012)指出,“大學英語的主要方向是學術英語。基層學校認為基礎英語重要和他們對學術英語缺乏一定了解有關。制定大學英語政策的人應該對他們進行宣傳引導。”因此,要提高ESP課程的教學效果,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
首先,加強師資培訓是提高ESP課程專任教師教學能力的途徑。各高校應該高度重視ESP課程教學,加大投資力度,大力開展ESP課程師資培訓。師資培訓大致包括國外培訓和國內培訓、校內培訓,培訓對象是專業教師和大學英語教師,專業教師接受英語培訓,大學英語教師接受專業知識的培訓。國外培訓比較適合專業教師培訓,送專業教師出國學習,在英語環境中,專業教師的英語水平會迅速提高。國外培訓是提高專業教師英語能力的最有效的培訓方式,但是,國外培訓由于資金需求量大,加上種種條件限制,專業教師能夠參加出國培訓的機會很少。國內培訓是提高ESP課程專任教師教學能力的方便途徑,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國內經常有ESP課程方面的培訓,選派大學英語教師或者專業教師參加培訓,使教師不僅能夠增加專業方面的知識,更能夠掌握ESP課程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國內培訓既適合專業教師也適合大學英語教師。校內培訓是最便捷的培訓方式,學校或者教學部門可以請ESP課程專家來校講課,培訓的費用低,范圍廣,實效高。培訓過程中可以就本校ESP課程教學現狀與專家溝通請教,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學校或者相關部門可以開展ESP課程專任教師的英語培訓,解決專業教師利用英語交際、交流、教學的問題。
第二,加強教師間合作,建立合作團隊,提高ESP課程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教師合作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有效方法,不同的專業,不同的知識結構,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認知風格都是寶貴的資源。教師間通過合作實現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啟發,引發思維碰撞,進而實現自我發展。教師間的合作也能夠給學生做表率,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通過合作學習促進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合作教學在ESP教學中主要指專業教師和英語教師的合作。雙方一起備課,一起制定教學大綱,一起設計課堂活動,互相聽課并給出意見和建議,一起研究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制定整改措施。要加強教師間合作,學校和相關部門需要制定有關合作機制的政策和措施,為專業教師和大學英語教師間的合作提供便利條件,制定政策和措施,使合作的雙方互利互惠,在ESP課程教學方面實現共同發展,學校也因此可以培養出雙向教學人才。
第三,重視教師的自我發展,提高ESP課程教學能力。ESP教師的自我發展對于提高教學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思是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熊川武,1999)。ESP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通過課后收集學生對于教學的反饋,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時發現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另外ESP課程專任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擴展自己視野和知識面。如今網絡資源豐富,方便教師系統的學習,實現自我發展。
培養既精通專業又熟練應用英語的復合型人才是應用型院校的教學目標。要實現外語人才的專業化和專業人才的外語化目標,應當從提高教學質量入手,而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先提高ESP課程專任教師教學水平。從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引入ESP教學理論,到如今ESP研究在國內蓬勃發展,ESP課程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沒有得到各高校足夠的重視。國內許多專家認為應該把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以及教學的重心從基礎英語EGP逐漸向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方向轉移,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高校應該加大對ESP課程的重視程度,重視ESP課程專任教師的培養,ESP課程專任教師也應該通過參加培訓、自我發展等尋求各種渠道提高教學能力。
[1]蔡基剛.綜合英語還是學術英語--一個必須正視的方向性問題[J].東北師大學報,2012(1):94-96.
[2]郭燕玲.ESP教師角色與教師專業發展[J].中國外語,2012 (11):86-90.
[3]王艷.探析ESP教師角色與教師專業發展[J].中國ESP研究,2010(1):114-120.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馬冰鶴,女,吉林醫藥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