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恩婕 (南京藝術學院 210000)
從場景論戶外真人秀節目制作理念的革新
趙恩婕 (南京藝術學院 210000)
2013年《爸爸去哪兒》的熒屏熱播帶來了我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第二次浪潮,相較于非戶外真人秀節目,以演播室為載體帶來了一系列制作觀念上的革新。本文將從受眾、媒介和景觀轉變三個角度,探究戶外真人秀節目在場景方面的創新。
戶外真人秀;制作理念;景觀
隨著經濟的發展,帶來商品的極大充裕,技術的進步帶來休閑時間的急劇增多,休閑經濟的迅猛發展,在我國也表現的愈來愈明顯。在消費社會的視域下,電視媒體作為社會心理的反應器,促進了戶外真人秀節目的出現。戶外真人秀節目,不僅是電視媒體對于休閑消費的反饋,同時也是休閑經濟最大化的利用。
(一)流水線的反叛
真人秀節目作為電視欄目當中的一個子系統,必然保留了電視欄目的“固定性”原則:固定的時常,固定的播出形式,固定的播出平臺。對于成功的電視節目,學界往往都是針對欄目和頻道定位的契合度、主持人風格和節目的匹配度等等方面進行,因而在早年的電視欄目研究當中,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對于電視臺自身風格、主持人主持風格等等因素對于電視欄目影響的學術文章。隨著演播廳真人秀節目的成熟,受眾收視心理的變化,為戶外真人秀節目的出現奠定基礎。
戶外真人秀作為對此之前的真人秀節目的反叛,首先表現在,節目的定位在受頻道影響的同時,更多受到參與嘉賓和外景場地選擇的影響。如瓦努阿圖作為外景場地,出現在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大電影》和江蘇衛視《前往世界的盡頭》中,作為地域符號,瓦努阿圖是將古老習俗較為完整保存的南太平洋一個小島的土著民,但是被媒介編碼、分離之后,成為前者溫情的載體,后者世界奇觀的載體。媒介選取自身的表現方式,對內容的加工,從而引導受眾的不同接受角度,改變了演播廳內單一的接受方式。通過場地和自己身處環境的分離,受眾首先獲得了“地域上的自由”,通過比賽過程或者是體驗過程的展現,獲得心理上的自由,從而獲得收視快感。從戶外真人秀制作本身而言,是制作技術進步之后帶來的理念革新,從而促使社會的人對于工業社會流水線式生活的反叛,通過電視媒介表現。
(二)景觀分離
旅游的流行,帶來電視媒體對其作出的一系列反應。當下極為火熱的電視真人秀市場,通過將旅游景觀作為游戲場地來操縱,以節目規則為起點,將戶外真人秀節目視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多個生態位遍布其上,電視臺在推出此類節目的時候會灌注以多樣的命名方式。以競技類真人秀《急速前進》為例,這檔節目10期節目,跨越了6個國家和多個地區,以游戲競技的方式展現了多地區的多種分明。如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牛仔文化;印度寶萊塢的電影文化、曼海蒂的手繪藝術、瑜伽;阿聯酋的駱駝球、阿拉伯轉裙舞以及冒險文化;韓國的飲食、建筑等文化;香港的飲食文化等等。戶外真人秀無論是采取體驗形式、競技形式還是二者的結合體,選取的外景場地都是結合節目自身特點和節目定位等多重標準考量的。
節目采用自身的編碼方式,使得場景服務于節目敘事,場景的作用將在此被和自然景觀的觀賞性作用相分離,異化為節目的構成元素,成為節目編碼體系中區別于其他節目符碼系統的一部分。戶外真人秀節目場景的異化,將其表征為社會身份的歸屬,從而改變受眾的價值消費,進而達成戶外真人秀節目的符號認同。
戶外真人秀節目,作為同演播廳真人秀最為明顯的區分就是,節目的游戲場地轉換到自然景觀之中,通過景觀的媒介轉化和景觀中物的意識形態傳輸等,最終實現戶外真人秀節目整體的革新。
(一)符號認同的轉向
戶外真人秀節目,作為文化工業的產品,受眾進行的是一種視覺消費。戶外真人秀節目,沿襲真人秀節目的傳統方式,對演播室空間進行反叛。從而對外景地進行重新編排,改進傳統真人秀的消費方式。之前的是通過真人秀節目獲得心理滿足或是心理愉悅的使用價值,轉換到現在,通過對游戲之外的外景地的自然景觀的消費,通過消耗時間的方式獲得信息,轉變為交換價值的消費。另外,經濟的迅速發展,旅游成為大眾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消費項目,通過旅游表征自己的社會地位,也是當下消費社會的一大特征。通過提升旅游的品質,從而將自己同其他群體相區隔。旅游同樣成為消費社會,人們表征自己身份以及獲得快感的方式。
(二)物的景觀傳輸
場景是戶外真人秀節目的游戲場地,是戶外真人秀文化產品中物體系中的一部分。戶外真人秀當中包含著“炫耀性消費”和“偶像消費”兩種消費方式。
首先,就炫耀性消費而言,包含受眾和節目自身兩方面。節目自身方面,從自然景觀到媒介景觀的編碼過程,是媒介進行物的消費過程。在此過程中,媒介通過對于景觀的獨有性的把握,體現自身節目的特色。如《前往世界的盡頭》根據節目名稱就可知道,節目定位于發現世界各類奇觀的旅游節目,因而在此節目當中對于場景的選擇多區別于當下現實生活,體現為新奇性。如上文所提及的瓦努阿圖,在本節目中的編碼是通過瓦努阿圖的傳統生活方式和火山的祈禱舞蹈為載體,節目中的兩隊成員完成各自的任務。本檔戶外真人秀的一大特色也在于節目當中對于游戲環節的過程展示,這同樣也是“體驗+競技類”戶外真人秀節目同其他兩種類型的區別之一。通過展示過程中具體的物的異化為炫耀性消費的過程。其他兩類節目當中同樣是通過場景的排他性獲得炫耀性消費的媒介編碼,如體驗類的《完美邂逅》節目場景選取的是韓國的濟州島。濟州島這幾年已經在國人心目中成為愛情的完美發生地,因而這檔定位于愛情體驗類的節目將場景設置在此。受眾在炫耀性消費過程中,主要位于解碼者的位置。通過對媒介編碼信息的接受和解碼,從而獲得戶外真人秀所傳達出的對于演播室空間反叛,對于外景場地的物的意識形態的傳輸。
其次,節目當中的偶像消費,主要是作為節目參與者的選手的消費。選手在此過程中,首先被受眾接受的是在節目之前的公眾形象,為節目奠定粉絲經濟的基礎;其次是選手在節目當中的表現,如《奔跑吧!兄弟》當中,通過撕名牌的環節,塑造了李晨“大黑牛”、王祖藍“撿漏王”形象等,供受眾消費的形象;最后就是節目通過自身的敘事,通過塑造人物形象,完成的自身節目定位。如《急速前進》第一季的標語是“環球敢愛之旅”,節目中鐘氏兄妹以完成任務的方式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彌補長期分離帶來的兄妹之間默契的喪失,最終經過多期節目之后,二人之間的默契值上升,并且兄妹情得到溝通,真正作為節目中的“環球·敢愛”。總之,戶外真人秀節目,通過符號認同和景觀意識形態傳輸兩方面,將外景地的特色文化以節目設置為載體,向受眾傳輸。
戶外真人秀節目首先從場景空間的反叛區別于以往的真人秀節目,之后根據節目中編碼規則,對于物的消費方式等改變,從而對之前的真人秀節目做出革新。現有戶外真人秀生態位,通過個性化人物塑造,場景“炫耀性”利用等方式,獲得較好的收視效果。今后生態位豐富情況下出現的新節目,同樣應結合節目自身定位以及對人物和場景的利用方式,最終能獲得較好的收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