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瓊 (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830000)
淺談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設計優(yōu)化策略
趙艷瓊 (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830000)
學習基礎樂理知識,打牢學生歌唱基本功,這是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教師要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fā),介入分層教學意識,針對不同學生群體展開教學設計,豐富聲樂教學形式和訓練方式,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塑造學生實用、多元、個性學習認知,為將來順利展開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
高師;聲樂教學;設計優(yōu)化
此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新疆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師音樂素養(yǎng)的研究”,課題批號為:(批準號)FHB150443課題成果。
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有自身學科特征,培養(yǎng)學生歌唱能力,從不同角度展開獨唱、齊唱、合唱訓練,能夠學會正確的呼吸、自然發(fā)聲、清晰吐字。這是對學前教學專業(yè)學生的針對性塑造。學生將來要從事學前教育教學工作,學習好樂理知識、掌握歌唱要領、具有歌唱演奏能力,這是幼教基本素質要求。為全面提升學生聲樂技能,教師要注意改進教學方式,加強基本知識技能培養(yǎng),打牢學生基本功,體現分層教學意識,拓寬訓練寬度,為學生聲樂技能全面成長發(fā)揮助力作用。
傳統(tǒng)聲樂教學中,教師重知識教學、輕藝術創(chuàng)新實踐,重機械技能訓練,輕音樂情感陶冶,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聲樂素質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認知構建呈現機械化,其實踐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都比較欠缺,自然難以勝任學前教育教學工作。因此,作為學前教育聲樂專業(yè)教學,教師要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fā),根據教學內容展開多重教情、學情調查,引導學生展開樂理學習,凸顯學前理論與藝術特長的認知構建。
培養(yǎng)學生歌唱技能一定要讓學生全面掌握聲樂技巧和方法,特別是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首先,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歌唱對身體姿勢有一定要求,不管是站立還是坐著,都需要保持整個身體姿態(tài)的自然端正,胸要挺起,目光平視,頭和頸要端正。坐姿中,要將手放在膝上,保持整個身體的自然和協調。其次,要掌握好歌唱時的呼吸,呼吸對歌唱有重要影響,良好的呼吸能夠提升發(fā)聲效果,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呼吸,要循序漸進掌握緩吸緩呼、緩吸急呼、急吸急呼等方法,呼吸時,要保持吸氣敏捷、寧靜、無聲,吸入氣量要適中,不能出現短氣現象。再者,要學習咬字吐字技巧,咬字就是要吃準歌詞,發(fā)聲是要找準聲母的發(fā)聲部位,吐字是指吐出的字要注意韻母的強化,收聲要歸韻。學生大多有方言基礎,普通話不是很準確,這對聲樂吐字訓練帶來嚴峻挑戰(zhàn)。教師要從語音規(guī)范角度展開多種訓練,強化吐字歸韻要求,確保每一個字都不能跑調走音。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聲樂基本功。
教師要適當指導學生科學歌唱發(fā)聲訓練,教會學生歌唱咬字吐字技巧,強調發(fā)聲用嗓子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訓練時機,不能將訓練機械化了。如果不厭其煩地讓學生反復訓練發(fā)聲,很多學生會感覺到厭煩,這對提升學生樂理基本功是毫無益處的。
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新教法,用豐富多彩教學設計,引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教師要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將聲樂學習相關圖片、視頻、動畫、文字等信息展示到學生面前,給學生帶來直觀感知機會,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教師要有“教學練”意識,將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實踐訓練相結合,以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在教法創(chuàng)新方面,教師不妨從幾個維度展開探索:首先,采用體驗教學方法,教師要求學生在歌唱、演奏、模擬教學等實踐中,能夠積極參與體驗,用眼看、用耳聽、用手做、用嘴唱,強調多種感知器官的綜合運用,教師也要尊重學生實踐感受和見解,體現教學的個性化特征。其次是比較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發(fā)動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互動學習活動,利用多重比較的方法,讓學生感知學習的差異性,并督促學生能夠自覺展開對比,學唱歌曲時,對比歌唱視頻,從發(fā)聲、呼吸、音色、音準、咬字、吐字等角度展開,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改進歌唱技巧。再者,要介入探究式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展開學習體驗活動,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展開信息收集、調查研究、分析交流,通過對多種教學現實的分析比對,以形成探索成果,矯正學習方向。
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學習感知活動,從教法改進角度切入,從矯正學生學習方向著手,這是現代聲樂教學的重要共性認知。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符合現代教學發(fā)展方向。特別是教師親自參與學生探索實踐活動,給學生帶來重要學習動力,與學生一起探討學習認知問題,極大提升了教學針對性,對學生學習認知的自然升級有重要幫助。
學前教育聲樂專業(yè)教學注重實踐活動設計與引導,這是全面塑造學生聲樂素質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掌握了一定聲樂樂理知識,為參與聲樂實踐活動奠定基礎,其聲樂能力提升,還需要大量實踐歷練才能實現。教師在實踐活動設計時,要根據不同學習內容和教學條件,關注不同群體學生學力實際,以提升聲樂教學實踐活動的適合度。
學前教育聲樂專業(yè)教學實踐活動形式眾多,教師要根據具體學情作出科學選擇。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示范展示活動,示范演唱設計時,教師要親自參與,還要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音頻材料,不妨鼓勵學生展開示范演唱活動,讓學優(yōu)生參與示范演唱,不僅對這個群體學生形成鼓舞,也會讓其他學生感覺真切、信心。其次,教師要設計多種形式的課堂演繹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體驗機會,課堂演繹是對教材學習內容進行改編,組織學生展開歌唱演出,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參與,科學分配角色,對相關角色表情、動作進行精心設計,對歌唱中需要掌握的技巧進行到位講解,讓學生在反復訓練準備中細心體會,這對有效提升學生聲樂感知有重要促進作用。第三,教師要有拓展意識,對課堂教學進行長度延伸,鼓勵學生課外參與多種實踐活動,如各種歌唱演出、宣傳活動,在社會實踐中形成聲樂能力。
學前教育聲樂專業(yè)教學需要實踐支撐,教師針對教學實際作出科學設計和跟進引導,這是聲樂教學的最明智選擇。教師對學生實踐活動進行多元設計,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還能夠在具體實踐過程獲得更多感知體驗,促進學生聲樂學習品質,為學生將來從事學前聲樂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學習要提高針對性,從最基本樂理知識學習開始,矯正歌唱姿勢、呼吸、發(fā)聲,塑造音準、音色、音調,學會多種合唱組織技巧,對學生將來從事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提供重要保證。教師如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為聲樂教學創(chuàng)新教法,這是學前教育聲樂教師必須要直面的課題。
[1]李妍.高師音樂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改革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劉敏.在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得到啟示提出建議[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4(04).
[3]樊瀟瀟.學前教育本科專業(yè)聲樂教學改革的初探[J].科技展望,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