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娜 張旭剛 甄 萍 韓軼超 彭 曄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體檢科,河北 衡水 053000)
?
體檢人群脂肪肝與甲狀腺結節的相關性
謝娜張旭剛甄萍韓軼超彭曄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體檢科,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目的探討脂肪肝與甲狀腺結節之間的相關性。方法于某三甲醫院體檢科參加健康體檢的衡水市職工21 916例,行腹部超聲、甲狀腺超聲檢查及肝腎功能、血糖、血脂檢測。結果①甲狀腺結節患病率31.70%、脂肪肝患病率29.03%、兩病共患的患病率為9.54%。②脂肪肝組甲狀腺結節患病率(32.86%)明顯低于非脂肪肝組(31.23%)(P=0.018)。③甲狀腺結節男性患病率(26.94%)明顯低于女性(37.72%)(P=0.000);脂肪肝男性患病率(36.84%)明顯高于女性(17.83%)(P=0.000);兩病共患中男性患病率(5.70%)明顯高于女性(3.84%)(P=0.000)。④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隨年齡增長逐漸升高,>60歲患病率最高,達到48.84%;脂肪肝及兩病共患隨年齡增長患病率也在逐漸升高,但>60歲反而較>50~60歲年齡組下降(P=0.000)。⑤不同職業人群中,專業技術人員甲狀腺結節患病率最高(33.73%),國家機關人員次之(33.47%),脂肪肝、兩病共患患病率均為國家機關人員最高,分別為35.29%、11.93%(P=0.000)。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性別 (OR=2.075,95%CI:1.947~2.210)、年齡(OR=1.540,95%CI:1.496~1.585)、脂肪肝(OR=1.171,95%CI:1.092~1.256)可能是患甲狀腺結節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衡水市職工脂肪肝個體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增高,脂肪肝可能是甲狀腺結節患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脂肪肝;甲狀腺結節
第一作者:謝娜(1980-),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健康體檢研究。
脂肪肝為常見肝病之一,患病率為15%~30%〔1〕。本文探討體驗人群脂肪肝與甲狀腺結節之間的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體檢科進行健康體檢的衡水市職工,剔除年齡在18歲以上,合并嚴重器質性病變,近6個月服用影響甲狀腺功能藥物者,調查資料不完整及未完成檢查項目者。符合條件的21 916例,其中男12 228例(55.80 %),女9 688例(44.21 %),男女比例為1.26∶1,年齡18~88歲,平均(48.10±13.74)歲。
1.2調查內容與方法①檢查項目: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甲狀腺超聲、腹部超聲,禁食8 h以上; ②甲狀腺超聲檢查:用日本ALOKA公司α-10型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檢查甲狀腺,探頭頻率10 MHz。常規檢查甲狀腺和頸部淋巴結,測量甲狀腺兩側葉的前后徑、左右徑、上下徑和峽部厚度。有甲狀腺結節者,記錄結節部位、大小、數量、回聲、邊界、鈣化及是否有頸淋巴結腫大等。觀察結節內部及其周邊的血流豐富程度,有無紊亂。③肝臟超聲檢查:用 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頻率為3.5 MHz,觀察肝臟脂肪變性程度,肝臟影像學表現符合彌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學診斷標準。
1.3診斷標準(1)甲狀腺超聲診斷標準:①彌漫型甲狀腺腫:甲狀腺腫大,無結節;②結節型甲狀腺腫:甲狀腺腫大,有結節,除外甲狀腺腺瘤;③甲狀腺單發結節:甲狀腺腺瘤或甲狀腺體積正常,僅檢出單個結節;④甲狀腺多發結節:甲狀腺體積正常,檢出兩個或以上結節;⑤甲狀腺超聲正常:無甲狀腺腫大及甲狀腺結節,腺體內部回聲正常。(2)脂肪肝的診斷標準:依據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2010年修訂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斷標準〔2〕。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 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2結果
2.1甲狀腺結節、脂肪肝的檢出情況甲狀腺結節6 948例,檢出率31.70%;脂肪肝6 363例,檢出率29.03%;共同檢出率為9.54%(2 091/21 916),其中男性檢出率〔5.70%(1 250/21 916)〕明顯高于女性〔3.84%(841/21 916)〕(χ2=84.008,P=0.000)。男性中甲狀腺結節檢出率26.94%(3 294/12 228)、脂肪肝檢出36.84%(4 646/21 916);女性中甲狀腺結節檢出37.72%(3 654/9 688)、脂肪肝檢出17.83%(1 717/21 916);女性甲狀腺結節檢出率明顯高于男性(χ2=290.035,P=0.000),而男性脂肪肝檢出率明顯高于女性(χ2=1 577.234,P=0.000)。
2.2甲狀腺結節在脂肪肝組和非脂肪肝組檢出情況脂肪肝組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32.86%(2 091/6 363)〕明顯高于非脂肪肝組〔31.23%(4 857/15 553)〕(χ2=5.562,P=0.018)。
2.3不同年齡組甲狀腺結節、脂肪肝兩病共同檢出情況≤40歲年齡組甲狀腺結節、脂肪肝共同檢出的甲狀腺結節率均為最低,甲狀腺結節檢出率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升高,>60歲檢出率最高;脂肪肝及甲狀腺結節共同檢出率隨年齡增長也在逐漸升高,但>60歲反而較>50且≤60歲年齡組下降(P=0.000)。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組甲狀腺結節、脂肪肝及兩病共同
2.4不同職業人群甲狀腺結節、脂肪肝兩病共同檢出情況不同職業人群甲狀腺結節檢出率、脂肪肝檢出率及共同檢出的檢出率差異顯著(P=0.000)。見表2。
2.5甲狀腺結節相關因素分析以甲狀腺結節為因變量(無=0,有=1),職業(國家機關人員=1,專業技術人員=2,公司職員=3,工人=4)、性別(男=0,女=1)、年齡(≤40歲=1;>40且≤50歲=2;>50且≤60歲=3;>60歲=4)、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脂肪肝(正常=0,異常=1)為自變量,經單因素分析對自變量進行篩選,除腎功能外均與甲狀腺結節患病相關。對單因素分析后有顯著性意義的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性、年齡增大增加了罹患甲狀腺結節的風險;脂肪肝與患甲狀腺結節正相關;與職業負相關。見表3。

表2 不同職業人群甲狀腺結節、脂肪肝及兩病

表3 甲狀腺結節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討論
脂肪肝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其起病緩慢、隱匿,病程漫長,成為發達國家、地區第一大慢性肝病和肝功異常的主要病因〔3,4〕。甲狀腺結節則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內出現一個或多個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呈增生的囊性、實質性或囊實混合性,是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病變,甲狀腺的炎癥、增生、先天性發育不良及良惡性腫瘤等多種疾病都可以表現為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為5%~10%〔5〕。本研究結果顯示,脂肪肝患病率男性明顯高于女性;與之相反,甲狀腺結節患病率女性明顯高于男性,其性別分布特點與其他學者報道一致〔6,7〕。脂肪肝男性發病率高可能為脂肪分布差異導致的男性中心性肥胖比例較高所致;甲狀腺結節女性高發則可能與月經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甲狀腺素的需要量均會增加,內分泌的周期性變化相關〔8〕。
國家機關人員文化程度高,多從事腦力勞動,體育鍛煉較少,工作壓力大,致內分泌紊亂,激素分泌失衡,免疫力下降,甲狀腺結節患病率升高。同時,職業人群也為高收入人群,外出就餐機會較多,易形成吸煙、飲酒、喜肥食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脂肪攝入較高,加重肝內脂肪沉積,增加脂肪肝的發生。
肥胖致機體瘦素抵抗,能量代謝紊亂加劇,此時瘦素促進體內血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升高,促甲狀腺激素(TSH)是調節甲狀腺細胞生長與分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所以推測脂肪肝、肥胖增加了罹患甲狀腺結節的風險〔9〕。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與脂肪肝有相關性的具體機制還可能與胰島素抵抗有關。脂肪肝是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成分,Rezzonico等〔10〕曾報道代謝綜合征患者有更高的甲狀腺結節患病率。
綜上,脂肪肝可能為患甲狀腺結節的獨立危險因素,二者的關系有待深入研究。單純脂肪變性是呈非進展性的經過,因此應倡導職工加強健康保健意識,調整日常飲食結構,改變不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鍛煉,積極預防脂肪肝及甲狀腺結節的發生及延緩其進展。
參考文獻4
1Ratziu V,Bellentani S,Cortez-Pinto H,etal.A position statement on NAFLD/NASH based on the EASL 2009 special conference〔J〕.J Hepatol,2010;53(2):372-84.
2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0;18(3):163-6.
3詹維偉.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診斷進展〔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2011;8(6):1170-9.
4王榮娟.體檢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2):279-80.
5Pais R,Ratziu V.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Rev Prat,2012;62(10):1416-8,1420-1.
6曹男,林連捷,鄭長青,等.脂肪肝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4A):1115-9.
7朱海峰,楊瑛,李炯佾,等.青島某集團職工甲狀腺結節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2;46(3):228-32.
8Kung AW,Chau MT,Lao TT,etal.The effect of pregnancy on thyroid nodule formation〔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2;87(3):1010-4.
9冷松,劉穎,趙輝,等.代謝綜合征及其組分與甲狀腺結節相關性的研究〔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1;5(4):211-4.
10Rezzonico J,Rezzonico M,Pusiol E,etal.Introducing the thyroid gland as another victim of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J〕.Thyroid,2008;18(4):461-4.
〔2014-09-15修回〕
(編輯苑云杰)
通訊作者:彭曄(1974-),女,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健康體檢研究。
基金項目:衡水市科技局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項目(No.13006A)
中圖分類號〔〕R1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1-6165-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