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純
(百色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西百色市 533000)
專業實踐教學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
韋純
(百色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西百色市 533000)
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企事業單位提供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各大院校均在積極研究探討專業實踐教學的方法路子,意在通過實踐教學實現創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以教學實踐改革為大背景,把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作為研究點,積極研究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方向,特別在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加強大學老師業務素質水平,加大實踐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積極展開了探索,希冀給讀者以啟迪。
實踐教學;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何為專業實踐教學?專業課是相對基礎課而言的,代表著一個研究方向;實踐教學是相對理論教學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可替代。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包含很多,但基本的主要有實習、實驗、課程設計、社會實踐等等。實踐顧名思義就是偏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則相反,偏重于理論的灌輸,應試型教育,這不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新時期加強實踐教學的研究,是高校當前比較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1)專業實踐教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相契合。創新能力主要是指對學生的心智進行訓練,拓展學生的思維,其主要來源于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的鍛煉,要說哪個更為重要,實踐顯然要比理論重要,所以創新能力的提高,素質教育是關鍵,專業實踐教學正好契合了這一能力的培養。只有通過實踐,學生才能更清楚的知道該行業發展的現狀,目前的不足以及可能改變的趨勢,鍛煉學生不循規蹈矩,敢于提出問題、打破常規的創新意識;大學生通過實踐不僅僅鞏固了自己所學基礎知識,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豐富了實踐經驗。所以說實踐是大學生創新能力生成的土壤,還是個人展示的舞臺,還是塑造創新人格的通道。
(2)專業實踐教學還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專業知識主要通過學習來掌握,技能的獲得主要通過訓練來實現,能力則是訓練和知識學習中不斷積累形成的,只有加強實踐教學,才能促成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3)專業實踐教學也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創新的重要舉措。以習主席為中心的新一代領導集體非常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向創新要生產力,要質量效益是全社會發展的趨勢。大學階段不僅僅是人生年齡的黃金階段,也是思維最為活躍的階段,學習研究也具有較好的基礎條件,大學生將大學作為創新的起始點,專業實踐教學地位作用非常重要。
建設現代化強國,提高我國科技水平,需要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專業實踐教學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位。
人的實踐來源于知識,能力來源于實踐,素質總是在實踐中提高。專業實踐教學之所以地位如此突出,主要在于其對科技水平和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當今的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數字化和信息化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特別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已經使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科技的迅速發展需要的人才必定是創新型人才,所以只有強化實踐教學,才能不負歷史使命,為人類社會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所有事物好壞的評價標準主要看他是否推動社會的進步,阻礙社會進步的肯定不是好的事物,而推動社會進步的因素總是蘊藏在客觀領域中,專業實踐教學是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需要,是鞏固擴展理論的有效途徑,是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大學生只有廣泛參加實踐,通過社會調查、參觀訪問、實際操作等,實現實踐與理論的有機結合,才能更全面的鍛煉成長。
3.1 校內與校外結合
校內的實踐主要利用好校內的實驗室,校外與企業合作,如與廣西建通投資集團的九大校企合作模式,“校中企”合作模式,“企中校”合作模式,工學交替模式,教學見習模式,頂崗實習模式(3+1模式)專業指導委員會模式,勤工助學模式,精英訂單模式,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孵化模式。在“校中企,企中校”模式的創新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產、學、研”一體化的內涵發展道路,為構建地方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作出積極貢獻。
3.2 課內與課外結合
課內的實踐主要指,一些學科能以實踐來檢驗的盡量不要考試,能不要應試教學的盡量不要應試;課外的實踐主要課后配合性的實踐活動,激發大學生走出校園進行校外實踐的主動性。逐漸培養大學生的創新人格和能力。
3.3 業內與業外結合
實際上,一些專業的課題內進行實踐的機會并不是很多,還有許多專業,如果將學生僅僅框定在本專業內,則學生的思維容易被禁錮,業外的實踐將是有效補充,也是學生創新的重要途徑。比如:工程造價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就不得不到工程咨詢公司去進行造價(預算)實踐。如工程管理專業還要到工地一線去實踐、實習、現場觀摩活動。業外的活動還能使學生增加動手能力、開闊視野,學會與人溝通、工作的協調,還能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
3.4 統一組織與自由安排相結合
統一組織主要由學校進行組織,自由安排則是實踐教學環節中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進行實習,學生可以根據企業和市場需求,自由選擇實習場所、時間和崗位。不僅僅可以增加對行業職業的理解,也可以了解社會,掌握特定的專業技能,有助于個體的定位。
筆者通過調研,感到要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主要從強化學生實操技能方面的培養、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優化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大學老師的自身業務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幾個方面著手。
(1)要加強學生實操技能培養。真正實施全面的素質教育,特別在專業的學習方面,一定要堅持“發揮特長、提高素質、拓展知識結構”為主要原則,最大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更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培養社會合格技術人才。①注重拓寬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激發他們勇于實踐,主動探索,善于創新。比如:對于工程造價類的學生,要安排到企業造價部門實際結合實習,工程管理的實習要積極面向社會,理工類的大學要積極安排綜合型的試驗課題,使得學生在試驗和實習中拓展自己的思維寬度,鼓勵學生多方面、多維度想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自己想象力,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課上與課下的融合。②要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通過興趣的培養來培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學老師在實踐教學中,要積極發揮個人教學藝術,讓學生愛上專業學科、愛上專業實踐,要積極營造民主的良好課堂和實踐氛圍,創造較為寬松的學術氛圍,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潛能,最大限度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③要積極開展個性化教學。這是比較高的層次,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長、興趣點安排實驗、實踐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使學生認識到,知識是對前人的傳承,更需要繼任者的開拓,要鼓勵學生對新的知識的探索,把學生的知識升華為能力,智力轉化為智慧。
(2)要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實事求是的說,目前各大院校采取的實踐教學體系是不夠完善的,有的是簡單的實習構成,有的則是主要由參觀見學構成,有的根本沒有教學分工計劃和方案,這些不正常現象必須通過實踐教學改革來完成和體現。①構建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一定要落實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方針和總體目標要求,結合本專業特點,構筑一個個性化、創新型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大綱,要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堅持知識與素質同步發展,要逐步淡化專業與專業的界限,擴大適應能力。②要建立具有相互聯系的實踐教學體系。雖然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不是從屬關系,但他們也是相輔相成的,目前高等教學要擺脫一個現象,就是改變傳統的實踐教學附屬于理論教學的情況,實踐教學必須要有自己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自己的教學規章制度,結合課程教育實習、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等,形成“年年不斷線”的實踐教學體系。③要淡化專業之間的界限,優化適應能力。要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才培養質效,要積極深化教學改革,調動教學、學習、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積極性,要努力調整教學學科的比重,不斷優化實踐教學的比重。在專業設置方面,要擴大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使學生成為博學者,成為交叉學科的學生,多領域成為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3)要加強實踐教學管理。①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著力解決教學實踐水平低的問題,高水平主要體現在具有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體,除此之外,還要建立一支具有一線經驗的高級工程師,技術能手、高級技師和革新能手,確保師資力量的雄厚。②要注重建章立制。有了制度化才能具有規范化和科學化,只要這樣才能保證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的有序實施,保障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③要健全實踐教學質量評估,要確保加強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的科學性,使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具有全員性、全面性、全程性。實現由重事后、輕事前向重事前、重預防方面的轉變,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監督、引導、調控與激勵作用。
(4)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豐富實踐教學資源。①要增加實踐教學經費的投入,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在經費保障上,要做到有側重、有計劃、有重點;②要完善實踐教學實驗室建設,有條件的單位要建立基地,這是培養高素質、高水平專業人才的重要課堂,也是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理解的有效途徑。要本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明確雙方職責;③要實現資源共享,要提高校區間的儀器利用率,打破條塊分割的現狀,充分發揮實踐教學資源效能。
專業實踐教學是培養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掌握科研方法的重要平臺,是大學生拓展知識面和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是實踐和理論結合的紐帶橋梁,還是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保障。當前,高校的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已經進步很大,但一些院校的重視程度、經費投入仍然不是很夠,一些重視理論輕實踐的根深蒂固的做法很難得到糾治,較為嚴重的影響了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拓展。只有繼續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改善實踐教學條件,改革實踐教學方式、內容和方法,不斷優化教學實踐內容,才能不斷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高素質高質量合格人才。
[1]蘇玉榮.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05.
[2]董盈盈.關于我國大學生實踐能力及其培養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03.
[3]沙愛霞.基于實踐教學改革的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職業時空,2011,09:125~127.
[4]鄒毅,耿建慧.正確認識實踐教學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作用[J].上饒師范大學學報,2007,10:94~96.
[5]尹秀玲,張斌,杜立文.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8,07:86~88.
[6]于化東.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0,21:23~25.
G642.4
A
1004-7344(2016)06-0033-02
2016-1-20
韋純(1970-),男,高級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工程管理教學與實踐辦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