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衛
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學校教育中開設英語學科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日常的口語交流。從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創設英語口語環境;運用多種口語教學方式;有效運用現有英語教材;加強英語口語課外練習等幾個方面來闡述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以期能夠和各位同仁共同提高、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聽說習慣;口語環境;英語教材
在初中學習階段,英語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傳統的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更側重于學生聽寫和理解能力的培養。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英語教師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和提高,我們逐漸意識到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交流,因此,在當今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起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率呢?本文從五個方面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就要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注意訓練學生的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堅持用純正的英語來組織各項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盡量多感受英語學習的氛圍,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用英語思維的能力。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師要從最基本的英語口語知識教起,首先要進行音標教學,對于一些比較難發音和容易混淆的音素,教師要注意及時地指導和強調,通過反復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聽力準確度。
二、創造英語口語環境
英語并不是我們的母語,由于這一條件的極大限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極其缺乏英語練習的環境和機會,而沒有開口說的機會,學生的口語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很多學生羞于開口說英語,尤其是一些農村學校,這些孩子知道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他們努力地學習英語,筆試成績很高,但是一旦讓其開口表達往往不太理想,因為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英語表達的良好環境,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日常的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創造機會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比如說跟讀課文、練習對話或者一些小故事的講述等。對于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要在學生已掌握的詞匯量允許的情況下組織語言話題。另外,教師要注意學生正確的英語發音,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語音錯誤,為學生良好的口語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有梯度地開展訓練,尤其是對于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力爭使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敢于積極發言,開口說英語。
三、運用多種口語教學方式
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英語教師要潛心研究教法,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1)朗讀是最基本的訓練口語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聲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形成基本的英語語感。(2)模仿錄音、背誦課文或者英語游戲等各種教學方式也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模仿錄音就是教師選取一些適合學生聽講的英語材料或者課文錄音在班內播放,讓學生進行認真的傾聽之后反復地模仿練習,通過不斷地練習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背誦課文是積累英語詞匯、短語和句型最好的方式之一,在背誦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朗讀的節奏和效果。英語游戲是初中生最喜歡的英語教學方法,因為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通過游戲能夠減輕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緊張感,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掌握英語知識。
四、有效運用現有英語教材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初中英語教材的編排也更多地加入了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對于英語口語的訓練由淺入深,逐步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由最初的基本對話到隨后的話題討論都是練習學生口語能力的好素材。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地運用英語教材,層層遞進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最終實現全體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和進步。對于教材中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和積極的討論,使學生把這些知識學好學透,并且能真正地運用起來。
五、加強英語口語課外練習
除了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塊陣地之外,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還要利用好課下的時間進行口語練習。第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英語知識開展一定的英語活動,比如說英語朗讀比賽、英文歌曲比賽、班級英語角等,這些活動既可以減少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緊張感和畏懼心理,增強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自信心。第二,開闊學生的英語視野。推薦學生多聽一些英文廣播或者觀看英語節目,這些都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很好的材料。
總之,英語口語學習是初中階段英語學習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從自身做起,重視口語教學,積極思考和創新,運用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解決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