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瑞
摘 要:推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進一步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措施
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探究,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已經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目標,是教師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但由于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教師還沒有徹底擺脫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導致探究式教學的效力沒有得到發(fā)揮。基于此,本文在此探討構建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措施,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
一、幫助學生確定探究目標
現(xiàn)代教育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教師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首先就需要利用個人的教學經驗和專業(yè)素質幫助學生明確探究目標,確保學生有目的性地進行探究和學習。
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問題,要求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解決相應的問題。例如,在學習滑輪的性質與原理時,教師創(chuàng)設工人利用滑輪拉動重物的情景。對于多數(shù)學生而言,小小的滑輪竟然有如此巨大的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欲望。在此基礎上,教師詢問學生是否所有的滑輪都可以省力,滑輪有什么樣的特點和原理。
此時,學生受到教師的引導,已經擁有明確的探究目標,這就可以避免學生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使探究式教學的效率得到提升。
二、充分互動與交流
此外,教師應該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組織充分的互動與交流,通過互動營造更為和諧的教學氛圍,并引導學生在交流中分享與討論,在獲得深刻認知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有效的課堂提問增加課堂的互動性。例如,在學習浮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探究時詢問學生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并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不但推動教學的發(fā)展,同時也將課堂打造為師生交流的場所。此外,教師也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中分享探究的收獲,并提出疑問,通過有效的探究獲得更加深刻的認知,同時可以吸收和借鑒其他同學的思維與意識,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總的來說,探究式教學是先進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實踐中有意識地總結與交流,完善探究式教學法,推動初中物理教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王筱萍.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實踐探究教學的一些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1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