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兵
摘 要: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單一死板,即主要以教師為中心的注入式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一節課下來,學生幾乎沒有與師生互動的機會,學習個性被壓制,學習主體性被忽視,導致的后果是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對高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轉變,全面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是目前廣大奮斗在教學一線的數學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和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方法;轉變;探究式;多媒體
筆者就對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轉變進行一番個人意見的闡述,望給廣大同仁一些教學啟示。
一、實施探究式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展和創造的歷程。”所以,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即讓學生以主體的身份對數學知識進行積極主動地探索、分析與研究,從而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培養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
比如,在學習《指數函數》這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指數函數概念提出的背景,體會引入指數函數的必要性,我給學生提出了以下探究任務:(1)某市人口平均年增長率為1.25%,1990年人口數為a萬,則x年后人口數是多少萬?(2)拿出一張紙,實驗一下可以折多少次?你能超過8次嗎?然后,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這樣,我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究,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實現了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和諧統一。
二、實施多媒體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數學課本中,有很多我們用口頭語言無法講解清楚的知識點,
而多媒體技術有著化抽象為具體、化刻板為生動的教學優勢,將它運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將三角函數圖形的變化過程,以動態化和直觀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并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畫板功能,將振幅的變化和周期的更替也以逼真化的方式展現出來,以此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我通過實施多媒體教學法,使以往傳統枯燥的教學方法得到了轉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使數學課本中一些較難理解的知識以簡單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達到了攻破教學重難點,降低學生理解難度的良好目的。
總之,身為高中數學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對目前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轉變,實施符合新課改教學理念和高中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從而促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高蕾.高中數學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1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