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 陳學香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干部病房一科,福建 福州 350025)
?
多層螺旋CT與超聲心動圖在主動脈根部形態中的應用
陳 華 陳學香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干部病房一科,福建 福州 350025)
目的 探討多層螺旋CT(MSCT)與超聲心動圖在主動脈根部及鄰近組織結構檢測中的應用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57例無明顯主動脈瓣膜疾病、左室流出道病變患者行CT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并測量相關數據。結果 CT測量主動脈根部直徑(23.40±3.03)mm,主動脈竇間距(33.65±3.87)mm,冠脈開口處直徑(30.19±3.24)mm,升主動脈直徑(31.23±4.19)mm。超聲心動圖測量主動脈根部內徑(22.17±2.18)mm,升主動脈內徑(29.73±3.68)mm,左室舒張末內徑(43.23±3.19)mm,左室收縮末內徑(29.19±2.97)mm。結論 超聲心動圖與MSCT可良好顯示主動脈根部組織結構、是否存在瓣膜病變,并可進行有效測量,為臨床醫師提供術前準備、術后隨訪影像學依據。MSCT與超聲心動圖檢查在主動脈根部測量上存在差異。
超聲心動圖;多層螺旋CT;主動脈根部;主動脈瓣膜植入
主動脈瓣膜病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率,目前各大醫療機構對于這類患者主要給予藥物保守治療、外科開胸手術瓣膜置換、經導管瓣膜成形術及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治療。外科開胸手術瓣膜置換術目前仍然是合適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但是現今有越來越多的主動脈瓣膜病變患者,因為多種原因不能或不愿意接受外科手術治療〔1〕。因此近年來TAVI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TAVI屬于一項操作復雜的介入治療技術,術前準備、術中操作及術后隨訪,均需要影像學給予密切的支持、跟蹤。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多層螺旋CT(MSCT)及超聲心動圖由于無創、便捷、準確等優勢成為顯示心臟瓣膜病理類型和功能的最好方法之一〔2〕。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MSCT與超聲心動圖所測主動脈根部及相關數據,探討兩種無創檢查對于TAVI術前準備、術后隨訪中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57例成年患者,男36例,女21例;年齡38~83(平均63.8)歲。所有患者均無主動脈瓣疾病、嚴重動脈粥樣硬化、夾層動脈瘤、先天性主動脈疾病。無相關解剖部位外科手術史,無相關解剖部位植入物。
1.2 MSCT檢查及后期重建 所有研究對象檢查前進行相關訓練,熟悉過程,指導呼吸控制,檢查前12 h內禁食含咖啡因類食物,4 h前禁食,提前30 min到檢查室靜坐穩定心率。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多層螺旋CT進行掃描,先行胸部屏氣定位像,然后行增強掃描。于肘前靜脈以4~5 ml/s速度注入370 mg/ml碘普羅胺(優維顯)及生理鹽水。掃描范圍自主動脈弓至心臟膈面,掃描屏氣時間12~15 s,掃描完成后刻盤保存。所有檢查原始掃描圖像均在獨立工作站上由兩名專業人員分別進行后處理、測量和分析,數據取平均值,重建方法為多平面重建(MPR)、容積再現(VR)、仿真內鏡(VE)等。
1.3 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 檢查使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囑患者左側臥位,按標準左室長軸、心尖四腔、大動脈短軸及胸骨上切面檢查,觀察各瓣膜的形態、開放幅度、瓣葉厚度及回聲強度,并測量升主動脈內徑、主動脈根部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和收縮末期內徑(LVDS)。對于常規切面難以顯示的復雜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可以更好顯示畸形的任意切面。
2.1 所有患者MSCT檢查數據 MSCT檢查及后期三維重建可清楚顯示升主動脈、主動脈根部、冠脈竇、主動脈開口大小、冠狀動脈開口位置、是否存在鈣化、有無發育畸形等。主動脈根部直徑15.94~29.83〔平均(23.40±3.03)〕mm,變異系數(CV)12.9%;主動脈竇間距24.88~42.84〔平均(33.65±3.87)〕mm,CV 11.5%;冠脈開口處直徑22.77~39.62〔平均(30.19±3.24)〕mm,CV 10.7%;升主動脈直徑18.46~41.12〔平均(31.23±4.19)〕mm,CV 11.0%。由數據可見,主動脈根部各組織結構存在不小的個體差異,CV均大于10%。
2.2 所有患者超聲心動圖檢查數據 主動脈根部內徑16.0~29.0〔平均(22.17±2.18)〕mm,CV 11.0%;升主動脈內徑22.0~45.0〔平均(29.73±3.68)〕mm,CV 12.9%;LVEDD 35.1~50.5〔平均(43.23±3.19)〕mm,CV 8.1%;LVDS 18.9~35.5〔平均(29.19±2.97)〕mm,CV 10.3%。
傳統的外科開胸換瓣手術目前仍是主動脈瓣膜病變有效治療手段〔3〕。但是,由于高齡、其他基礎疾病、擔心手術并發癥等原因,即使在發達國家仍有許多類似嚴重病變患者無法接受外科手術治療〔4,5〕。據報道,在歐洲有近1/3嚴重患者未能行手術治療〔4〕。TAVI治療給這類未能行外科手術的患者開辟了一條新的路線,讓他們的治療有了多一種選擇,近年來TAVI一直是國外研究的熱點,多種新型瓣膜支架以及推送系統的研制均有不錯的進展,甚至有些產品已經進入臨床試用階段〔6〕。但無論研究者們最終選用哪種瓣膜支架及推送系統,均需要在術前對患者主動脈的詳細參數、數據圖像、形態結構以及術后的隨訪、跟蹤掌握詳細的數據,并擬定手術方案,無創性檢查無疑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應用合適的檢查方法測量所得數據對于TAVI術前、術中、術后均是十分關鍵的。依據國內外眾多學者臨床觀察、解剖學研究及影像學測量表明,主動脈瓣膜、主動脈根部結構存在較大個體差異〔7,8〕。本文的結果亦顯示出了較大的CV。由于明顯解剖學變異的存在,不僅手術醫師需要掌握更多的患者信息,更是對術前影像學數據的精確度和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本文中測量數據對于進一步了解亞裔人主動脈根部形態、參數,制定更加準確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了CT與超聲方面的影像學依據。
超聲心動圖技術應用于臨床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擁有無創、普及范圍廣、費用低廉、無輻射損傷、無創性、操作簡便、不使用碘對比劑等眾多優點,在目前仍是心臟及瓣膜疾病最基本、有效的、常用的篩查和診斷技術,并隨訪評價中帶來巨大作用。但由于本身的特性使其存在如下不足:圖像的獲取與判讀的數據受操作者水平的影響較大且分辨力較差〔9〕。缺乏整體性與直觀性,不能為術者提供手術方案所需的全貌,圖像質量還受肋間狹小、肥胖、肺氣腫等影響;經食道超聲雖然相對經胸超聲有較大改觀,但仍存在檢查窗口小,測量角度受一定限制,近端主動脈弓存在盲區等缺陷;近期食管手術史、食道黏膜損傷、胃腸道出血等均屬禁忌;且患者接受MSCT檢查時較痛苦。
近年來MSCT技術發展迅速,心電圖同步電壓門控技術、雙源CT等新技術不斷應用于臨床,MSCT在心臟結構方面的檢測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優勢。MSCT對邊界的識別和描繪更準確,人為影響因素較小;MSCT空間分辨率和組織對比度高于超聲;MSCT檢查的后期三維成像、仿真內鏡等技術可以清晰構建主動脈三維形態,準確測量各數據;除此以外還可以內鏡形式清晰地描述內部結構,對于術前方案設定,器械選擇等提供良好影像學支持。我們的研究通過對比分析顯示超聲心動圖所測量的主動脈根部數據與MSCT所測存在明顯差別,超聲數據結果不能替代MSCT結果。此外,MSCT無創簡便并行之有效等特點還成為瓣膜植入術后隨訪、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有學者將其應用于外科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后的隨訪與評價〔10〕。術后隨訪患者行MSCT,將采集所得數據用2D、3D等后處理技術重組,可精確定位瓣膜形態、瓣位,清晰顯示瓣葉運動、心腔大血管改變,監測人工瓣膜的功能,并及時發現并發癥,諸如瓣周漏、血栓、再狹窄和贅生物及鈣化等〔11,12〕。
綜上,超聲心動圖與MSCT作為一種安全、迅速、無創的檢查方法,對于主動脈根部組織結構均能提供較好的影像學數據,是臨床醫師術前、術中以及術后隨訪的有力手段。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樣本量不夠大,尚未對主動脈瓣存在嚴重病變的患者進行進一步的測量研究。
1 Nkomo VT,Gardin JM,Skelton TN,etal.Burden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a population-based study〔J〕.Lancet,2006;368:1005-11.
2 Shturman A,Singer-Jordan,Krivilevich A,etal.Usefulness of 64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severe coarctation of aorta in an adult〔J〕.IMAJ,2006;8:713.
3 Leon MB,Kodali S,Williams M,etal.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critical aortic stenosis:rationale,device descriptions,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s,and perspectives〔J〕.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6;18:165-74.
4 Nkomo VT,Gardin JM,Skelton TN,etal.Burden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a population-based study〔J〕.Lancet,2006;368:1005-11.
5 Iung B,Baron G,Butchart EG,etal.A prospective survey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 disease in Europe:the Euro Heart Survey on Valvular Heart Disease〔J〕.Eur Heart J,2003;24(13):1231-43.
6 Grube E,Schuler G,Buellesfeld L,etal.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for severe aortic stenosis in high-risk patients using the second and current third-generation self-expanding core valve prosthesis:device success and 30-day clinical outcome〔J〕.J Am Coll Cardiol,2007;50:69-76.
7 陳 翔,白 元,朱玉峰,等.新型帶瓣膜肺動脈瓣支架的研制及體外經導管植入實驗〔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0;37(3):180-2.
8 Wyers MC,Fillinger MF,Schermerhorn ML,etal.Endovascular repair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without preoperative arteriography〔J〕.J Vasc Surg,2003;38(4):730-8.
9 Van Dantzig JM.Echocardiograph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Semin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06;10:79-81.
10 Konen E,Goitein O,Feinberg MS,etal.The role of ECG-gated MDCT in the evaluation of aortic and mitral mechanical valves:initial experience〔J〕.AJR,2008;191:26-31.
11 Alkadhi H,Wildermuth S,Bettex DA,etal.Mitral regurgitation:quantification with 16-detector row CT-initial experience〔J〕.Radiology,2006;238:454-63.
12 Vogel-Claussen J,Pannu H,Spevak PJ,etal.Cardiac valve assessment with MR imaging and 64-section multi-detector row CT〔J〕.Radiographics,2006;26:1769-84.
〔2015-04-20修回〕
(編輯 苑云杰/曹夢園)
陳 華(1979-),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病研究。
R543.1
A
1005-9202(2016)21-533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