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友青,徐祥峰,代會瑩
?
·全科醫學工作瞭望·
國外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的實施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沈友青,徐祥峰,代會瑩
健康教育是傳播健康知識與技能、促進個體和公共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當今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要策略,師資建設是健康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關鍵。美國、英國、新西蘭等國家在健康教育師資建設方面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理論與實踐體系,為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總結了國外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的基本經驗,分析我國健康教育的現狀和不足,在借鑒國外發展思路和實施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我國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的啟示。
健康教育;師資;經驗;啟示
沈友青,徐祥峰,代會瑩.國外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的實施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31):3769-3772.[www.chinagp.net]
SHEN Y Q, XU X F, DAI H Y.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of health educ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China[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6,19(31):3769-3772.
健康是21世紀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主題,在健康問題全球化背景下,健康教育研究與促進在我國也日益受到重視。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傳授健康知識、培養健康行為的教育活動與過程,主要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的方式,幫助和鼓勵人們樹立健康觀念、掌握健康知識、創造健康環境,并自愿地采取有助于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1]。健康教育是傳播健康知識與技能、促進個體和公共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當今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要策略[2]。師資建設是健康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關鍵,歐美發達國家已形成較為成熟的師資建設體系,為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必要保障。我國健康教育專業人員數量不足、素質較低,成為了制約該項工作開展的瓶頸[3-4]。目前,我國相關理論與實踐研究較少,結合我國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對國外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研究進行梳理及整合,分析其在制度保障、培養模式、專業化發展等方面的做法,剖析我國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的現狀和問題,在借鑒國外基本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我國健康教育師資建設路徑,旨在為我國健康教育的發展提供經驗借鑒與啟示。
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健康教育實施的重要保障,也是當今全球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美國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NBPTS)提出,師資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主要參與者,優秀的健康教育師資有助于成功地實施健康教育計劃,讓所有學生學習健康知識并充分發揮自身學習潛力[5]。我國在全球健康領域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還處于起步階段,加強健康教育師資建設是保證健康教育質量的必要條件,也是提升素質教育和健康水平的內在要求。
2.1 完善的師資教育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美國、英國等國家對學校健康教育給予政策要求,并建立了完善師資建設的支持系統。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定期對學校健康政策和計劃、師資建設進行全面調研,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6]。美國政府和教育機構為了吸引和培養優秀教師,在評估與激勵機制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改革和探索。新西蘭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培養目標,積極推廣健康關鍵領域知識學習[7]。英國教育部門每年對健康教育教師開展培訓,一些州立衛生行政部門建立“校護支持系統”,為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師資保障。瑞士由健康服務機構為學校配備專業教師和組建工作團隊;衛生行政部門建立健康教育專門網站,通過多部門合作指導學校開展健康工作,緩解師資壓力[8]。因此,國外從制度和機制上實現多部門協同管理,共同解決學校健康教育師資問題。
2.2 較高的健康教育師資專業化發展要求 健康教育的實施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積累和較高的教學理論與實踐水平,不僅有豐富的健康學科知識,而且要掌握學生發展目標,并能在課程或教學計劃中不受學科的束縛來進行多種激發學生潛能的嘗試。美國學校健康教育在進行綜合性學校健康教育(Comprehensiv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CSHE)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并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同時,在美國已有250多所學院和大學培養學校或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專業化人才[9-10]。英國在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從公共健康知識、流行病學、健康經濟學等多學科視角傳授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提升健康教育專業化水平和保障健康教育質量[11]。
2.3 系統的健康教育師資培養體系 歐美等國家已形成職前培養、入職培訓和在職進修一體化的健康教育師資建設模式。首先,教師職前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充分積累,如健康教育基礎知識傳授、教師反思能力職前培訓課程體系,有利于教師勝任學校健康教育工作[12]。其次,為了保障健康教育知識傳授的有效性,在進行知識傳授前,對實習教師的健康教育知識學習經歷、健康教育課程認知與態度進行了解;為了獲取相關資格認證,申請者需要描述、分析、解釋及反思自己的健康教育教學實踐[5]。再者,在職健康教育教師進修法制化、形式多樣化、機構完善化。在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貫穿“終身教育”理念,使教師教育貫穿職業生涯的全過程。
2.4 嚴格的健康教育師資準入制度和評價標準 美國為健康教育教師職前培養建立教育檔案袋,有效地監控、記錄及評價教師專業培養和成長過程,為教師職前評價或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有效工具[13]。NBPTS對健康教育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提出了嚴格要求,從認知、技能、專業水平及教學能力等多方面加以考核和評價[5]。新加坡也對職前或新入職教師教學知識和技能進行評估,了解教師的自我認知狀況[14]。新西蘭要求加入教師教育計劃的準教師,有前期相關教育經歷,能推廣健康相關的關鍵領域知識學習[15]。健康教育專業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健康教育的課程資源、教學技術和手段,各國對健康教育教師普遍都實施教師資格證書制度,有嚴格的準入制度和評價標準。
3.1 健康教育師資隊伍不穩定 我國健康教育師資匱乏,農村師資缺失尤為嚴重。從學前教育至高等教育階段,學校缺乏健康教育的專門負責人和專職教師[16-17]。健康教育的組織和教學70%由體育教師兼職,部分由校醫承擔[4]。與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相比,我國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雖然在學校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或師資配置方面下發了一些文件,但缺乏制度或資金保障;對相關工作落實實效缺乏監督機制,行政保障力度不強。政府、學校、教師對健康教育重要性認識不夠、師資力量薄弱等因素,直接導致師資隊伍素質不高,教學質量差強人意[4]。
3.2 教師健康教育理念滯后 研究指出,教師對四維健康觀和健康教育內涵缺乏認知,對社會生態或健康促進視域下的健康知之甚少[18-19]。教師健康理念滯后,認知程度較低,將直接影響健康教育質量。學生難以樹立現代健康觀,缺乏健康知識儲備和良好衛生習慣。有研究發現,學生群體中精神性和心理性疾病發生率有所上升[20],分析與我國健康教育氛圍缺乏有關,教師知識更新和教育理念不能與時俱進。長期以來學校健康教育采用較為單一的模式,主要依托生物學、體育、心理學等課程,在內容結構上缺乏整體性和綜合性。
3.3 健康教育師資專業化水平較低 目前我國缺乏健康教育教師資格準入制度、知識和技能的評價標準。調查發現,雖然某些地區承擔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數量足夠,但專業基礎知識和素養缺乏,僅有2.2%的健康教育教師具備醫學背景,而參加相關培訓者僅占 7.3%[21]。健康教育教師沒有掌握全面的知識和技能;有些教師有從事健康教育的意愿,但由于缺乏專業知識,感覺力不從心,不能完全勝任健康教育的教學要求[4,22]。我國健康教育教師缺乏系統學習,教學經驗不足;同時受知識結構影響,在教學深度和廣度上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健康教育需求。
3.4 健康教育師資培養缺失 我國在全球健康領域的人才培養還處于起步階段,導致相關領域人才輸送的缺乏。在職教師或兼職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接受健康教育的渠道少;即使有相關教師培訓,仍多是傳統學科教育體系培訓模式,無法滿足健康教育的綜合性、開放性、全面性的培訓需求。此外,現有健康教育培訓理念和實踐銜接不夠緊密,培訓規劃缺乏整體性和連續性,這些問題亟須得到重視。
4.1 完善師資建設的政策支持和制度扶植 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高度依賴于完善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對師資培養、管理、評價、保障等進行明確。首先,面對全球健康發展需求,社會各界需達成共識,深刻認識到健康教育是一項投資少、效益大、具有廣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工作,可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實施經驗,制定法律法規,為健康教育教師的發展提供專業保障。其次,明確健康教育師資配備要求,并采取措施保障教師安于從教、樂于從教。再者,在職健康教育教師再學習制度化,并提供經費支持。最后,要求制定健康教育師資建設工作總體規劃,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并建立獎懲機制。
4.2 推進一體化健康教育教師培養體系 培養健康教育專業人才,成為推進我國健康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我國健康教育領域專業人才培養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在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剛成立了全球健康研究機構。同時,武漢大學還開始了全球健康本科與碩士專業的招生與培養[23]。高質量的職前教師教育項目能為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培養優質師資,可充分借鑒國外職前培養、入職培訓和在職進修一體化的健康教育教師培養體系,通過長期、系統、專門化的訓練,塑造高素質、專業化的健康教育教師。
4.3 制定科學的健康教育教師評價標準 健康教育實施效果依賴于健康教育者的素質,而衡量和評價教師職業素養需客觀、科學的評價標準。健康教育職業標準是基于健康教育從業人員的職責、工作任務及所需知識與技能,而形成的一系列職業要求[24]。該標準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參考依據。在當前健康教育新形式下,健康教育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知識、能力和素質,如何培養一名合格的健康教育教師,如何檢驗所培養的教師及后備人才是否具備了這些素養以及如何評價教師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4.4 推行專業化健康教育教師發展模式 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已發展成為一種國際趨勢,教師教育專業化是一個使非專業教師經過有組織的、專門的系統化培養和訓練,成為專業教師的過程。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應該包括:健康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職業道德,職業規劃,專業培養與學習進修,專業自治以及研究團隊。根據現有學校師資隊伍配置,可選擇一批健康教育基礎知識扎實、責任心強、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中青年學科骨干教師,以專業化為目標,培養成教學科研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并確立教師的職業理念以及專業人員的身份和地位。
4.5 設立靈活多樣的健康教育師資培養項目 為了促進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同時滿足不同教師發展的需求,可以通過設立靈活多樣的師資培養項目,創造學習條件和專業成長途徑[24]。包括加入健康教育專業發展組織,積極參與專題研討會;采用置換脫產研修、短期集中學習等形式,參加健康教育繼續學習;設立健康教育領域的專項研究課題,鼓勵教師通過研究提高理論和實踐水平;利用信息化平臺,建立健康教育網絡教學和交流平臺;輸送優秀人才到國外學習健康教育的先進理念和實施經驗。積極形成以地方政府為主、符合地區需求的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是我國健康教育師資質量提高的重要途徑。
4.6 打造“雙能型”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健康教育專業化要求高,雖然由校醫、體育教師等兼任不符合健康教育專業化要求,但就短期而言,要改變學校健康教育專業師資缺乏的現狀,通過積極打造“雙能型”師資隊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根據國外的經驗,可以加強與衛生部門合作,也可以整合利用教育部門的師資,采用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培養既具備原有專業技能,又能滿足健康教育需求的“雙能型”人才,適應我國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的迫切需要。
作者貢獻:沈友青負責外文文獻搜集與整理,論文撰寫與修改;徐祥峰負責中文文獻搜集與整理,論文初稿修改;代會瑩負責論文初稿修改與完善。
本文無利益沖突。
[1]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紀的呼喚——中外學校健康教育比較[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2]BLANK M J.Building sustainable health and education partnerships:stories from local communities[J].J Sch Health,2015,85(11):810-816.
[3]符美玲,馮澤永,陳少春.發達國家健康管理經驗對我們的啟示[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28(3):233-236. FU M L,FENG Z Y,CHEN S C.Enlightenment from experiences of health management in developed country[J].Chines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2011,28(3):233-236.
[4]李家偉,景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16):1961-1963. LI J W,JING L.Curr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ealth education in grass-root health settings:a study based on the national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standard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5,18(16):1961-1963.
[5]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NBPTS).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EB/OL].[2016-01-10].http://wwwnbptsorg/health-eaya.
[6]KANN L, TELLJOHANN S S.Health education:results from the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2006[J].J Sch Health,2007,77(8):408-434.
[7]BROWN G T, REMESAL A.Prospectiv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assessment: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J].Span J Psychol,2012,15(1):75-89.
[8]POMMIER J, JOURDAN D, BERGER D,et al.School health promotion:organization of services and roles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seven European countries[J].Eur J Public Health,2010,20(2):182-188.
[9]陳永明.主要發達國家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10]BRENER N D, MCMANUS T, WECHSLER H,et al.Trend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and collaboration by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41 states,2000—2010[J].J Sch Health,2013,83(10):734-742.
[11]HARMER A, LEE K, PETTY N.Global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a review of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programs and courses[J].Public Health,2015,129(6):797-809.
[12]BJEGOVIC-MIKANOVIC V, JOVIC-VRANES A, CZABANOWSKA K,et al.Education for public health in Europe and its global outre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Research,2013,3(1):33-37.
[13]NEWTON X A, POON R C, NUNES N L,et al.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logic model approach[J].Eval Program Plann,2013,36(1):88-96.
[14]CHOY D, LIM K M, CHONG S,et al.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 on perceptions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eaching(PKST)[J].Psychol Rep,2012,110(2):589-597.
[15]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framework[Z].Wellington:Learning Media Ltd,1993.
[16]王江瑛.農村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的研究——基于晉中市XX縣6所幼兒園的調查[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5.
[17]丁靜,劉希舜,申鵬云.全科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的訪談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34):4223-4225. DING J,LIU X S,SHEN P Y.The integration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of general practice and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c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by group interview[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5,18(34):4223-4225.
[18]林聞凱.廣東高校教師健康管理與促進的現狀與對策[J].體育科學研究,2014,18(6):52-55. LIN W K.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health management and health promo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J].Sport Science Research,2014,18(6):52-55.
[19]俞國良,王勍,李天然.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專兼職教師和管理者的認知與評價[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5,16(3):33-38. YU G L,WANG Q,LI T R.Mental health education: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of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J].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Elementary Education Edition),2015,16(3):33-38.
[20]林琳,劉偉佳,劉偉,等.廣州市2008與2013年大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8):1199-1201. LIN L,LIU W J,LIU W,et al.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between 2008 and 2013 among students in Guangzhou[J].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15,36(8):1199-1201.
[21]王路,蔡忠元,陳婷,等.上海市寶山區中小學健康教育現狀[J].中國學校衛生,2013,34(4):496-497.
[22]李偉,魯帥,吳莎莎.農村中小學班主任最需要什么樣的培訓——基于文獻綜述的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3,28(2):47-50.
[23]Global Health Institute.The first master′s degree program in global health was approved in China[EB/OL].[2016-01-10].http://globalhealthwhueducn/.
[24]SPELLER V, SMITH B J, LYSOBY L.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n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ion:US and UK experiences[J].Glob Health Promot,2009,16(2):32-41.
(本文編輯:閆行敏)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of Health Educ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China
SHENYou-qing,XUXiang-feng,DAIHui-ying.
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Wuhan430205,China;SchoolofPublicHealth,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47405,America
SHENYou-qing,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Wuhan430205,China;SchoolofPublicHealth,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47405,America;E-mail:future0104@126.com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isseminate health knowledge and skills,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public health,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solve today′s public health problems,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and the key to health education development.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England and New Zealand and other have formed a comparatively mature theory and practice system in the aspect of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in health education,and have provided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work.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experiences of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in health education of foreign countries,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sufficiencies of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Based on foreign development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s of countrie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certain enlightenment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of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Health education;Teachers;Experience;Enlightenment
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014B196);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2015416);校級教學研究項目(X2014007)
430205 湖北省武漢市,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沈友青,代會瑩);印第安納大學公共健康學院(沈友青);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徐祥峰)
沈友青,430205 湖北省武漢市,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印第安納大學公共健康學院;E-mail:future0104@126.com
R 197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6.31.001
2016-03-20;
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