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寧寧
(300350 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檢察院 天津)
審前檢察機關排除非法證據適用機制構建
袁寧寧
(300350 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檢察院 天津)
排除非法證據,有利于維護公平正義,有利于充分保障人權,有利于規范訴訟秩序。非法證據的存在,無疑是對公平正義至大的威脅,排除非法證據是檢察機關在追求公平正義時必應面對的敵人。審查逮捕與審查起訴作為檢察機關審前參與刑事訴訟的重要階段,審前排除非法證據能最大限度保障公平正義,為信任檢察機關的一方百姓保駕護航。
非法證據排除;檢察機關;審前階段
(一)審前排除非法證據的階段
(1)審查批準逮捕階段。審查逮捕是檢察機關介入刑事訴訟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第一道關口,是維護公平正義的第一道防線。在此階段中,檢察機關能在偵查初期接觸案件,處在中立地位,如能立即發現并糾正違法取證行為,可以督促偵查機關在刑事訴訟進行過程中依法、全面、客觀地調查收集證據,無論是效果上還是時間上都優于其他階段,能夠切實高效地實現對偵查活動監督,保障人權和訴訟效率。但是,此階段并非是所有刑事案件的必經階段,對于取保直訴類刑事案件,審前非法證據排除還須在刑事公訴階段進行。
(2)審查起訴階段。不同于審查批準逮捕階段,審查起訴環節作為刑事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必經程序,所有刑事案件都經其之手,其職責是對證據不足、事實不清的案件及時發現、把關、過濾。在審前階段該環節排除非法證據,一方面,類似于審查逮捕階段可以盡早發現和糾正偵查行為可能出現的違法與錯誤,維護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強化偵查監督,防止出現冤假錯案;另一方面,在審判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啟動了非法證據的調查核實程序,能夠防止庭審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證據滅失、指控不利等后果。
(二)審前排除非法證據的啟動程序
“一般認為,檢察機關非法證據排除程序的啟動有兩種: 一是依申請啟動;二是依職權啟動。”關于此點認知已是法學界的共識,但是在依申請啟動主體上學界仍存在爭議。
(1)依職權啟動。修改后的新刑事訴訟法第54條第二款規定“在偵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實際上,該條文規定了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在辦理案件過程中主動排除非法證據的義務,則要求檢察機關審前在提請批準逮捕和移送審查起訴階段,其辦案人員則應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嚴格審查。《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六十九條規定“對于非法證據的調查核實,在偵查階段有偵查監督部門負責;在審查起訴、審判階段由公訴部門負責。”該規定再一次明確了檢察機關在審前乃至審判中排除非法證據的分工與職責。
(2)依申請啟動。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對申請排除非法證據主體沒有詳盡的規定,僅在新刑訴法第五十四條以列舉的方式規定非法言詞證據的范圍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陳述和證人證言。再根據《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九條之規定“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排除非法方法搜集的證據的,應當提供涉嫌非法取證的人員、時間、地點、方式、內容等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等規定可見,在審前階段,法律至少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證人有權對非法言詞證據提出異議。基于維護公平正義及保障人權,筆者認為在審前階段依申請啟動排除非法證據程序的主體范圍不應加以過多限制,申請主體范圍應包括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證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綜上,①申請的主體。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證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檢察機關對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依法予以排除。②申請的形式。可以采取口頭或書面的形式。③申請時間。申請時間一般為案件到達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前向檢察機關提出,當然若是在案件進入庭審期間才發現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也可以在庭審過程中向檢察機關或者人民法院提出。④申請條件。應當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1)健全審前檢察環節排除非法證據的啟動程序。根據我國現行刑訴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當前非法證據排除的啟動以主動依職權排除為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等行為人申請為輔。檢察機關依職權排除非法證據雖然可以程序便捷,“師出有名”,但由于其承擔一定的批準逮捕、訴訟等其他職能,以至于在排除的范圍、精力和和效果上,不及當事人主動申請更具優勢。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但在司法實踐上大多數犯罪嫌疑人并不具備法律專業知識,故對法律賦予其審前排除非法證據的權利不盡了解,因此檢察機關在審查逮捕、審查起訴階段依法訊問犯罪嫌疑人時,應當主動告知其享有刑事訴訟法上規定的相關訴訟權利義務,以便其能及時行使其權利,最大限度維護公平正義。
(2)加強檢察機關排除非法證據內部體制建設。檢察機關內部的偵監、公訴、監所三大職能部門,如能運用得當必將成為拉動審前檢察機關有效排除非法證據、維護公平正義前進的三駕馬車。形成三部門之間的對接機制,分工協作,信息共享,以便更好地對非法證據進行及時發現和排查。審前逮捕階段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的第一道關卡,責任重大,也是發現偵查機關存在非法取證行為的關鍵時機;審前起訴階段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的第二道關卡,其是審前階段維護正義、彰顯公正、保障人權的最后要塞;檢察機關監所部門作為“安插”在看守所等監管部門內部的“眼睛”,要適時發現線索,及時向檢察機關報告,知會偵監、公訴部門,立即采取行動以應對。同時檢察機關內部各職能部門應當加強合作,完善情況通報機制,通力合作,提高非法證據的發現能力和處理能力。
(3)完善激勵機制,降低審前階段排除非法證據成本。我國現階段絕大多數刑事案件的辦理,均有基層檢察院承擔,諸多基層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亟待解決。國家應加大對基層檢察院人員的投入,尤其保證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相關部門人員的充足,并應對審前排除非法證據設立單獨審查時限。同時,提高基層檢察人員工資待遇水平,尤其設立專門針對審前檢察機關依職權對非法證據進行排除的考核及獎勵機制,提高檢察人員工作熱情及積極性。
[1]樊崇義,吳光升.《審前非法證據排除程序:文本解讀與制度展望》,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年第11期.
袁寧寧,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科,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