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
◇ 人才引進工程,引進來的不應只有“人”更應該有其“才”,這是人才顯示自身價值的一種途徑。這需要用人單位深入了解被引進人才的優勢,以“適其長,適其時,適其崗”為前提用其才,盡其能,充分展示其崗位的匹配性和高層次人才的發展空間。否則,人才被引進后,長期得不到重用,或所學非所用,就會造成其頹廢、沮喪,甚至是荒廢。應該放眼長遠,給人才“松綁”,為其指航,激活這 “一池活水”,給其一片施展的空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駱猛)
◇ 使用人才,在合作中要“信”。人無信,則不立。既要信任人才的專業能力,也要對他們講信用。聘用一位專家,已經認定他是符合了所有條件,就要信任他的專業能力和道德水平,與其相關的課題,要他們一起參與,一起解決,不做保留。而對于承諾的條件,就要及時的履行,對于應有的獎勵,就要及時的實現。把信任和誠信放在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扎扎實實的實施,為人才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讓他們快速地得到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網·羅周)
◇ 在現實中,有些地方和領導在做人才激勵工作時,只注重重用和獎勵有才華彰顯出來的人才,而且才華越突出,往往得到的獎勵標準越高、榮譽更多。相反,對待那些未露鋒芒的潛在人才卻視而不見,給予的獎勵和幫助相對較少,使其展示才華的機會越來越少。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稱之為人才獎勵上的“馬太效應”。其實,那些被“光環”環繞的顯人才和默默無聞的“潛人才”,區別就僅僅是價值顯露和公眾的認同程度不同而已。在人才工作當中,既要對顯人才充分重視,更要對“潛人才”關愛 有加。
(中國網·孔令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