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松:“帥”的進行時紅塔集團玉溪卷煙廠卷包二車間軟甲班組長

史林松仔細查驗設備狀態
在紅塔集團玉溪卷煙廠卷包二車間,有這樣的一位班組長。他當過十年的團支部書記,當過十五年的班組長,在生產一線一干就是二十年,從年輕時的帥小伙成長為成熟的基層班組管理人員。他,就是紅塔集團的優秀班組長,卷包二車間軟甲班組的史林松,班組里的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史帥”。
二十多年前,史林松光榮應征入伍。當其他戰友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去部隊時,他卻提著兩捆書走進了軍營。熱愛學習的他引起了部隊首長的重視,為他提供了不少學習機會。在部隊的那些年,他不僅在軍事技能、身體素質上嚴格要求自己,在知識儲備上也從未懈怠。這些經歷對他后來的職業生涯大有幫助,無論是卷包操作還是包裝修理,無論是黨團活動還是班組建設,每一樣工作他都能從容應對,出色完成,始終展現出生產一線最飽含工作激情的“帥”。
確實,在部隊的成長經歷讓軍人的率性、正氣深深嵌入史林松的骨子里。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仍然保持著那份當兵人的“型”和“范”兒,強大執行力正是這種“軍人范”的具體體現。
早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天,他就以超強的執行力被同事們傳為佳話。當時,班組長安排他清洗機臺旁的幾只煙支周轉盤,他帶著一名同事硬是在車間忙碌了十多個小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除那幾只煙支周轉盤外,共一萬多只周轉盤的清洗工作。
為了保證生產運行高效,他緊盯設備狀態,碰上設備故障,便迅速協調修理工搶修……工作中的任何小細節,“史帥”都親力親為,真正做到了身先士卒,身體力行。
“‘史帥’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激情,有執行力,身上總是有那種軍人氣質。”班組里的一位顧師傅打趣地說道。
“安排史林松工作從不會打折扣,他總是能圓滿完成任務。” 卷包二車間生產主任說道。
作為紅塔集團人員最多、產量最高的生產作業區,軟甲班組以優異的效益和質量完成了一個個艱巨的任務,從沒有發生過延誤生產的產品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班組多次榮獲“優秀班組”、“工人先鋒號”、“質量信得過班組”和“全國優秀QC小組”等稱號。
忙碌的生產現場總有“史帥”的身影。玉溪卷煙廠卷包二車間作為紅塔集團工業旅游的主要參觀車間,保持車間現場的整潔美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按照玉溪卷煙廠“1346”精益管理目標和卷包二車間創建全國“五星級”現場的工作要求,“史帥”和他的班組參與了精益現場的規劃設計和日常維護。為了在機器高速運轉中保持高質量的現場水平,他每天親自到班組每一個角落監督檢查,動手將紙箱、原輔材料堆放整齊。在“五星級”現場申報工作中,他和他的同事們從一個清晨忙碌到另外一個清晨,始終飽含著工作的熱情。
班組里一位員工介紹說,2016年的一個大夜班里,在現場不停忙碌著錯過夜點用餐的“史帥”累得滿頭大汗,由于體內血糖過低已接近虛脫。“史帥”走到生產機組問同事有沒有補充體能的食物,這位職工將僅有的一小包板藍根沖劑拿給他,只見“史帥”泡水喝完后又不停歇地繼續投入新的工作中。
善于學習的“史帥”,非常注重各類工作的經驗積累和方法創新。他建立完善了班組溝通激勵機制和班組信息公開機制,努力打造敢打硬仗、敢于克服困難的“生產靠得住”班組。軟甲班組結合實際首創的班組建設“三個一”模式,曾被多個部門和班組推薦學習。他開展常態化的質量學習和班組文化建設,努力打造“我生產、我負責”的“質量信得過班組”。在人才培養方面,他設立青工成長督導員,重點培養多技能型、復合型人才,并在班組宣傳板里專門設置班組明星員工的展示欄和喜報欄。在“史帥”的帶領下,班組里涌現出具備五種、四種、三種、兩種設備操作能力的員工分別為4人、5人、11人和75人,綜合性操作人才培養初見成效。同時,班組每年都定期開展青工技能競賽活動,并將D區1號機臺定為“青工操作機臺”試點,加快“未來操作師”的培養計劃,將班組打造成為員工學習成長的平臺。
軟甲班組現場管理員張師傅說:“有一天,‘史帥’突然找到我,告訴我烈士親屬可以減稅。那時我還有些詫異,心想他是怎么知道我父親的情況的,他又為何對國家政策這么了解。我后來才知道,他非常關心班組員工的特殊情況,每一位員工的困難他都放在心上。能和他共事,真的很幸福。”
2008年,一位同事家里遭遇不幸,“史帥”如家人般地陪伴支持,幫助這位員工走出了低谷,重新面對新生活。“無論家里發生什么事,他都問寒問暖,我的心里滿滿的是溫暖和感動。”這位員工說道。
在這份濃濃的班組兄弟情后面,更是史林松的家人對他的理解、支持與付出。
“這么多年要謝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史帥”說,“讓我在工作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等忙完眼前的工作,我要陪兒子完成早就答應他的畫展之旅,陪著老母親回老家看看那黃燦燦的油菜花……”

史林松與操作工進行現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