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帥
北方民族大學,寧夏 銀川 750021
?
律師職業新要求
田帥
北方民族大學,寧夏銀川750021
摘要:隨著依法治國的推進,律師在執業過程中對于法治的推進作用越來越大,同時,對于律師自身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如何成為一個新時期的優秀律師也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越來越重要。本文探討律師在依法治國的視域下,律師應當具有哪些品質。在依法治國的新環境下律師職業有哪些新的要求。
關鍵詞:律師職業;依法治國;公平正義
一、依法治國新環境
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依法治國”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重新定位了依法治國。有理由相信,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下,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要力量的中國律師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律師隊伍是推進依法治國的一支重要力量,良好的律師職業道德是保證律師隊伍發展的中堅力量。所以律師職業的發展,在當前是尤為重要的,可以說律師是法律職業共同體一部分,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律師、法官、檢察官以及人民警察都是法治建設的中堅力量,律師興,則法治興,法治興,則國家興。因此,可以說,沒有律師,就沒有法治,律師是法治的產物,反過來,律師也將進一步推動法治的建設和發展,律師與法治之間緊密相連,不可分割。
二、律師職業新要求
在現代法治中,律師應當積極參與社會矛盾、社會糾紛的化解和解決,律師可以為老百姓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務,尤其是律師可以為政府、政黨在治理國家和社會提供很重要的法律支持,發揮很重要的作用。法治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途徑,沒有法治,就沒有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律師在依法治國中擔當了重要的責任,律師同時也擔任了實現中國法治的重大使命。律師在法治中作用如此重要,尤其是當前的大環境,律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品質,對律師有什么新的要求。
(一)是對于公平正義的本能追求
“律師是社會的良心”。在社會主義法治和律師職業的本質特點要求律師要堅持原則,維護國家法律的公平和社會正義。在此過程中律師不僅是法律之師,更應該是正義之師,要將弘揚正氣,追求正義應當作為律師的職業追求。在當前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當“利”與“義”發生沖突時,作為律師應舍“利”取“義”。公平正義在律師的職業追求中應當放在首位,成為本能的追求。不敢想象一個沒有正義的律師,只追求利益或者其他,在代理案件、處理法律事務中能做出什么異常的事。黑白跌倒、胡編亂說、擾亂法律秩序、擾亂社會正常秩序,無法在多想一些,是否還有更為嚴重的事。
(二)是有專業的學識和素養
專業的學識和素養是律師必備的殺手锏,在依法治國推進的當前,律師從業資格也有了新的要求,與上個世紀相比,野律師在被控制著,不排除還有的現象。法治在不斷前進,法律在不斷完善,作為律師專業的知識在給當事人法律服務中能起到關鍵性作用。正確的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為當事人提供專業的、準確的法律咨詢和服務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也有重要作用。
律師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職業,因此現各國皆有嚴格的律師準入制度。律師執業準入是指申請律師從業的人員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通過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并由法定的國家機關審核同意,才能以律師身份進行執業的制度。律師行業的專業性迫使國家采取嚴格的準入制度:法律的專業化導致了以“道德”為母語的普通人無法很好的運用“法律”這門外語。以“法律”為母語的律師,精通法律知識,熟悉法律規范和訴訟程序。才能更好的服務當事人、服務社會、推進依法治國的前進。
(三)是嚴謹的邏輯實踐能力和表達能力
嚴謹的邏輯能力對于一個律師來說,有助于對案情的了解,分析案情,還原案情的真實性,正確把握案情,判斷當事人的權益,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推進法治的建設。嚴謹的邏輯能力是一個律師所必備的素養,理清案件的來龍去脈才能準確的把握當事人的利益,更好的為當事人服務,更好的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同時,語言是律師最重要的“兵器”,律師當然必須具備高超的語言運用能力,不僅要能“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還必須得“能說會道”。但律師的“能說會道”顯然不是喋喋不休、巧舌如簧,也不應該僅僅是鋒芒畢露、侃侃而談。律師的“兵器”也有高下之分,如武林中人手中的利器,體現著律師不同的職業素養與“戰斗力”,案件本來清晰明了,由于表達能力的不足,是的案件模糊不清,這部經是一種對當事人不負責的表現,同時也是一個不稱職律師的表現。良好的表達能力,在案件審判中,清晰明了的表達觀點意見,對于案件的審理也是事半功倍,不僅有助于案件的審理也能儉約司法資源,更能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何樂而不為。
(四)是獨立思想與自由意志
思想獨立主要是指在對于一個案件的認識過程中,要能獨立自由的判斷是非,分清黑白,對于事件的認識有自己的想法,不被人所控,有自己的完全的思路。獨立的思想與意志自由是判斷一個人能否成為一個律師的標準,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的意志,在庭審過程中很有可能被對方律師洗腦,吸收對方觀點,做出對自己的當事人不利的答辯。自由的意志不被人所控,時刻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有自己的意志,不被外界所影響。
(五)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
律師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盡職盡責地維護委托人的合法利益,這是律師在執業活動中正確處理與當事人關系方面需要遵守的規范,也是律師的,任務決定的,從某種程度上講,當事人委托律師辦理法律事務。多數是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他們是需要律師的幫助的弱者,正確處理律師與當事人以及人民群眾的關系,是關系律師事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律師工作是建立在人民群眾對律師依賴的基礎上的,如果脫離人民群眾,失去人民群眾的支持,律師、律師工作將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要求律師必須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接受當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應當堅持誠實信用的原則,勤勤懇懇地為他們提供法律服務,做到盡職盡責,禁止一切欺騙愚弄,搪塞當事人的行為,對當事人正當合理的要求要盡量予以滿足并身體力行地幫助實現。
三、小結
一個好的律師,首先是熟悉所有的法條,其次,明確知曉當時我的訴求,最后他會盡一切可能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為委托人爭取嘴的權益,這只是前提,更為重要的是一個好的律師要平衡法律與委托人權益之間的關系,這是對一個律師道德的要求與評判,一個好的律師最重要的是維護整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他絕不僅僅是一個完全的利益訴求者。
法律的律條是理性的條款,他一條條的約束著人類的行為,他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類最低的道德底線,誰要是突破了,就要付出代價,那么從事律師職業的就應該是心存良知理性踐行的人,但是誰又能告訴我,這律條的背后是否存在者悖論,也就是說同一件事情,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不是只有唯一的評判標準,但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不是,如果是,所謂律師之間還常常談論的輸贏了就不會出現,那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冰冷刻板的律條背后不是理性的束縛和刻意的標準,應該是充滿希望的人類的道德良知的感性的渴望,所以,我以為做一個的好的律師,不僅僅是理性的踐行社會公平和正義的使者,因為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案例在充滿熱情的注釋著人類最美好的愿望。同時引領冷酷律條向更加人性的、更加符合當今道德標準靠攏,從這個意義上講,律師應該是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因為律師在所有的社會矛盾中尋求著和諧的最大公約數,同時律師優勢理性的務實主義者,因為律師在爭取者矛盾各方的最大利益,再者,律師又是一個自善其身追求公平和道德的建設者。最后脫離法條,守住一顆單純的內心和美好的愿望,不忘初心,你終將成為一名合格的律師,將成為別人口中的大律師。
[參考文獻]
[1]賈海洋.律師法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2]王宇.從實習律師走向大牌 必修課 箴言、演講、培訓 升級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06.
[3]董世平,連春亮.基層法律服務教程[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8.03.
[4]曹建明.知識產權審判指導[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10.
[5]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審判前沿問題研究 最高人民法院重點調研課題報告集下[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12.
作者簡介:田帥(1988-),男,北方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D9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3-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