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 霍 科
中共張家口市委黨校,河北 張家口 075000
?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路徑思考
——兼論法治作用的發揮
徐秀娟霍科
中共張家口市委黨校,河北張家口075000
摘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為此,要注重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發揮法治在其中的作用,加強“四德”建設,開展誠信教育,不斷提高公民道德素質。
關鍵詞:公民道德素質;路徑;法治;“四德”建設;誠信
當前我國道德建設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公民道德素質大幅度提高。但是,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就會影響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損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必須引起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需要我們采取措施,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治理國家的最新方略,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客觀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道德相得益彰。”[1]正因為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過程是一個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法治的約束力是絕對必要的。法治是推進道德建設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保證,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就必須注重法律對公民行為的調節和規范作用。
首先,要不斷完善立法內容。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有一部分道德義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屬于社會的底線倫理,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遵守,如果全體社會成員能夠普遍遵守這些倫理道德,社會就會更加井然有序,否則就會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這就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通過法律程序把該體系中這些最低限度的道德義務法律化,運用法律手段將它上升為法律義務,以取得全社會整體遵行的法律效力,使道德義務的內在自覺約束和法律制度的外在強制約束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有利于社會生活中道德功能的有效發揮。
其次,要不斷優化制度環境。體制完善是道德完善的前提和基礎。康德認為,良好的國家體制并不能期待于道德,相反地,一個民族良好道德形象的形成,首先就要期待于良好的國家體制。鑒于道德的特點及其作用發揮的有限性,相比之下,法律制度更能彌補這一弊端,特別是我國又處在特殊的社會轉型期,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不能僅靠道德教育,必須有一套嚴格的法律和制度來進行規范和保障,約束人們選擇更加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以從整體上促使公民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
二、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加強“四德”建設首先要加強社會公德建設,要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其次,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再次,加強家庭美德建設,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旨在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最后加強個人品德修養,關鍵要做到講仁、講義、講禮和講信,要始終懷著一顆善心和愛心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做事公正,合理,講禮貌,誠實守信。
結合新時代條件下道德建設實際情況,繼承中華傳統美德,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教育活動,逐步形成體現時代新風的社會主義新道德。
三、以誠信為重點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
第一,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教育是基礎。要緊緊抓住影響人們道德觀念形成和發展的重要環節,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要求,不斷灌注到全體黨員和干部群眾的頭腦之中,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第二,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誠信不僅是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也是治理國家的重要道德遵循。根據現實的發展要求,要逐步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不斷建立完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針對社會出現的失信現象,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懲戒措施,加大對失信行為的制度約束和制裁,進而在全社會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價值導向,引導人們要自覺守信,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公民的道德素質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個過程需要制度的約束、教育的熏陶,更需要自我的修養,修養的過程就是道德實踐的過程,只有通過道德實踐,讓更多的人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才能有助于早日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河北日報,2014-10-29.
作者簡介:徐秀娟(1978-),女,漢族,河北張北人,哲學碩士,中共張家口市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法倫理;霍科(1978-),男,河北康保人,中共張家口市委黨校講師,法學學士。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3-0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