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丹
三峽大學,湖北 宜昌 443002
?
微時代學生閱讀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以湖北省高校為例
曹丹丹
三峽大學,湖北 宜昌 443002
新媒體時代,傳統閱讀方式受到了新媒體技術的重大沖擊。快餐閱讀文化的流行降低了人們的研究熱情和知識的沉淀量,浮躁之風漸起,尤其對高校這樣的育人、研究機構有重要的影響。本項目研究旨在通過充分的調研,以在校大學生為樣本空間,找出當代人的閱讀特點和偏好,在充分的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有效的平衡傳統閱讀和新媒體時代閱讀方式之間的矛盾,變沖突為促進,提高閱讀效率,引領健康的閱讀文化。
全民閱讀;新媒體;快餐文化;挑戰;對策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一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全民閱讀的概念,這一舉措引起了廣大民眾的關注。在新媒體時代,傳統的閱讀方式受到了沖擊和挑戰,快餐式的閱讀文化對于知識的傳承和積淀有利有弊。作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如何平衡傳統閱讀方式和新媒體技術運用之間的關系,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構建學習型校園,具有重大的研究意義。
本文將以在校大學生為樣本空間,配合問卷調查法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特點進行適當的數據對比分析和案例分析,得出結論,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幫助大學生實現有效閱讀和高質量閱讀,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
自1997年開始,由文化部發起,我國相繼確立了全民閱讀活動的讀書日、讀書月、讀書節等,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國各地也陸續開展,國內外學者根據全民閱讀活動開展的基本情況、內容深度,形式等開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表明,我國傳統閱讀率走低,閱讀取向發生較大變化,而網絡等新興媒體閱讀率呈現較快增長模式,且各種新媒體閱讀方式多元化、普及化,手機閱讀和在線閱讀成為主要閱讀方式。但縱觀國內外研究,鮮有關于校園閱讀狀況的調研,因此進一步挖掘青年學生的閱讀偏好和規律,并進行適當的指引,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營造書香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傳統紙質媒介的運用頻率和狀況
1.紙質報刊購買量在大學生群體中呈下降趨勢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大學生群體對于傳統紙質媒體刊物的購買量呈顯著下降趨勢。大多數調研對象表示,并沒有每月購買紙質刊物的習慣,取而代之的信息獲取方式是通過電腦、智能手機新聞信息瀏覽的方式獲取相關資訊。
2.紙質刊物購買成本呈相對上升趨勢
究其原因,電腦、手機等新興媒體方式,在獲取資訊等方面具有及時、便捷、成本低廉等顯著優勢,而傳統紙質刊物多以周刊、月刊、旬刊的方式上市發行,且價格不等,長期購買給一般學生造成的經濟壓力較大。大部分學生對于該項開支的必要性持否定意見,他們認為通過上網可以滿足基本需求。
3.紙質刊物購買的便捷度不斷下降
通過調研發現,以宜昌市高校為例,校園內便民消費點較多,基本間隔距離不超過500米,但標志明顯的圖書刊物購買點卻屈指可數,大多數學生苑區并沒有相應設施。新媒體時代網購圖書的價格優勢已大大擠壓了圖書門店的生存空間,在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紙質圖書在大學生生活中的存在感。
(二)新媒體介質的運用頻率和狀況
1.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不斷增高
通過調研發現,80%左右的大學生在入學前已充分接觸過智能手機,持有量可達30%,入學后手機持有量為100%;入學前60%的學生接觸過電腦,家庭電腦持有量可達40%,入學后學生電腦持有量為60%,畢業前夕可達85%。部分家庭優越學生甚至持有IPAD,IWATCH,高端攝影器械等電子設備。由此可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新興媒體傳播手段的普及化程度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2.大學生對于新興媒體的關注度呈級數上升模式
調研數據表明,當代大學生的手機持有量基本達100%,大學生的手機瀏覽頻率在平均每5分鐘一次左右(運動和行走時間不在統計之列),部分手機癡迷學生可高達每30秒一次的高依賴程度。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目前面臨的一項重大難題是如何緩解或者正確引導大學生對于網絡、手機的癡迷程度,幫助他們理性回歸課堂。這項難題的出現足以說明大學生乃至社會群體對于新興媒體的關注度已達較高水平。
學生課堂中的低頭族,社交場合的手機控,春晚的全民搶紅包現象,以及“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等網絡流形語的盛行,都已充分說明新興媒體手段對于當代人生活發生的重要影響。
(三)閱讀類別的基本表現
通過調研數據分析可見,大學生的閱讀類別主要集中在小說、散文、漫畫、英語學習資料、專業刊物等類別,但小說和漫畫排名靠前。大多數大學生并沒有訂閱報刊、專業閱讀資料的習慣。
1.學生性別和年齡、專業對與閱讀習慣的影響分析
根據調查樣本的取樣區間的特點,三峽大學是綜合性的大學,文理、工科分布較為均衡,男女生性別比例基本均衡。通過調研發現,在文科學院,學生的閱讀習慣明顯好于理科學院,文科學院學生在書籍及電子信息文獻資料方面的消費月均在15元左右,而理科學院學生則不足5元,部分學生甚至為零。在性別分布上,女生的閱讀消費略高于男生。由此可見,學生性別及專業對閱讀習慣存在一定影響。
2.大學生的閱讀時間管理狀況
大學生在校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習任務,除課堂上的被動學習安排外,大學生課余時間的主動閱讀時間安排亦呈現出無序性和隨意性。主要體現在沒有明確清晰的時間安排,不能長期堅持,無閱讀計劃和目標等方面。
大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成熟個體,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尤其,在大學校園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時間,參與各類集體和社會活動,獨自探索和習慣社會生活模式,獨立生活。通過4-5年校園生活,他們形成了固定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生活習慣。
(一)外部環境和社會氛圍的影響
當代大學生大多為95后,通過對他們行為特點的研究發現,從眾現象較為普遍,行為選擇較易受到周圍人群的影響。而當前的青年學生,大多電子產品普及率較高,在行為上電子產品的依賴程度較高,傳統紙質媒體的使用頻率呈下降趨勢。在這種環境下,一般大學生也降低了購買紙質刊物的動機。
(二)個人內在習慣和性格因素的分析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決定一個人成就大小的關鍵因素,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呈現出更多的隨意性和沖動性。大多數學生的閱讀沒有固定習慣,多為手機等快餐文化的閱讀。且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學生能夠接觸到的訊息和社會實踐機會相對來說變得更加容易。很多學生在業余時間傾向于參與一些社會兼職、志愿者活動等具有較強操作性和實踐性的活動,因為此類活動帶來的瞬息滿足感較高。相反,一些著重于培養內在修養和良好習慣的活動則頗受冷淡,如當前的校園文化中演講、征文、讀書會等活動逐漸趨于邊緣化。
(三)家庭影響
良好的家庭環境是當代大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當代大學生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和定期閱讀的習慣將對子女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家庭沒有閱讀的習慣,父母并不愛閱讀,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很難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春晚的“敬業福”和萬民搶紅包現象足以反映出當前家庭環境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必然對青年學生產生重要影響。
根據高校學生的閱讀習慣和特點,找出大學生在閱讀方式和選擇上存在的誤區,有效的平衡傳統閱讀和新媒體時代閱讀方式之間的矛盾,給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幫助在校大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有效閱讀的最終目的,構建書香校園。
(一)源頭上從個人習慣和性格因素入手
引導大學生針對個人的潛能和資質,有計劃的制定個人成長計劃,并確定階段性和長期目標,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和性格。只有從源頭上徹底糾正學生懶散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才能從導向上影響大學生的行為。
(二)環境上從學校和家庭兩方面雙管齊下
1.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
其一、大學的校園文化生活無論是在精神引領還是在思想引領層面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和引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校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各類讀書會,學習交流活動。
其二,在硬件設施方面,在校園內有規劃的設置書屋、書店以及報刊雜志營銷點,讓學生可以便捷的接觸到這些基礎設施。在這種被動的印象加深影響下,一是會帶動書籍的隨意消費,其次,隨著購買書刊這種行為增多后,會帶動一大批大學生在書刊雜志上的消費,長此以往,便會蔚然成風。通過間接的刺激書籍的消費行為帶動校園中的閱讀氛圍,也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以宿舍為單位打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宿舍是大學校園中生活的基礎單元,也是大學生參與集體生活的重要體現。除了課堂,宿舍生活對大學生的影響最大。因此,在宿舍中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鼓勵學生開展寢室討論和交流,在引導學生建立良好閱讀習慣上具有更加立竿見影的效果。
3.家庭協助幫助學生脫離手機磁場
要幫助大學生徹底脫離手機的控制,形成有節制的使用習慣,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視。雖然大學生生活的主要陣營已經轉入校園,但家庭對其的輻射影響仍較大,父母家人建立良好的手機、電子媒體使用習慣,增強與子女的精神交流,引導子女端正態度,抵制誘惑,增強自控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閱讀激勵機制,誘導學生慢慢愛上閱讀
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于短期內的行為糾正具有較好的效果。激勵作用充分利用人們的獲益動機,引導學生在短期內按照激勵內容的要求,調整行為方式,幫助大學生從深層次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最終自覺自發的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大學生愛上閱讀。
微時代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無限便捷的同時,也對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重大沖擊。對于還未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青少年和大學生群體的影響則更加深遠,他們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度和接受能力都遠高于其他群體,幫助他們形成文明和正確的使用習慣,將對大學生的成長和人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所以,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應形成一股合力,凈化網絡環境,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新媒體,建立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增長才干,追求自身的卓越發展。
[1]王彩霞.新媒體時代讀者閱讀方式變化與圖書館應對測落[J].現代情報,2013(3):78-80.
[2]吳高,韋楠華.我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2):47-51.
[3]王琳.全民閱讀現狀及公共圖書館推進全民閱讀的措施探討[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1):146-149.
[4]崔煥粲.試論我國全民閱讀活動現狀與發展策略[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2(05):91-95.
[5]曾小敏.“全民閱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圖書館論壇,2006,25(6):104-106.
[6]沈建新.倡導全民閱讀,構建和諧社會-淺談圖書館與全民閱讀[J].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08(2):62-64.
G645.5;G252.17
A
2095-4379-(2016)33-0067-02
曹丹丹(1984-),女,研究生,三峽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