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毓
山東大學,山東 濟南 250100
?
焚燒秸稈背后的理性選擇
齊文毓
山東大學,山東濟南250100
摘要:環境一直是民眾廣泛關注的問題,PM2.5在近幾年更是備受關注,緊隨PM2.5頻頻爆表的狀況,焚燒秸稈曾一度成為新一季的環境輿論指向的話題,焚燒秸稈為何屢禁不止?本文將從理性選擇的角度,對焚燒秸稈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焚燒秸稈;理性選擇;政府
秸稈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副產品之一,是一項重要的經濟資源。但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農民都大量焚燒秸稈,造成環境污染、交通受阻、火災頻發等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
舒爾茨曾做研究表明:從1920年代至1950年代,美國農業增長最為重要的源泉是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①我們不可避免的要將目光集中在技術進步上,我們當前的秸稈還田技術并不能達到理想效果。在秸稈還田技術執行過程中,部分農民對這一技術掌握不夠全面,在耕作中出現一些問題,不但不增產,而且對下茬作物影響較大。產生了負效應,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②
秸稈焚燒對霧霾的貢獻率雖然只有4%,但在特定的時間段,是霧霾的主因。從根治霧霾的角度,有治理的價值。那么政府在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以我市為例,目前行政部門對于焚燒秸稈采取的行政手段有:將強輿論宣傳教育;實行縣(市)區干部包鄉鎮,鄉鎮干部包片、包村,村干部包戶,再發生類似嚴重問題,對領導干部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加強執紀執法,紀檢監察部門要嚴厲追究行政不作為責任等等。這些行政手段雖然看似嚴厲,甚至直接與干部考核直接相關,但并不能解決人民的根本利益問題。上文提到了農民焚燒秸稈并非本意,而是理性選擇下的無奈之舉。政府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利益問題,一味的強制打壓、禁燒,只能是政府年年下文件,而農民仍然年年偷偷燒。因此,政府及時從農民的根本利益入手,給予農民以物質支持,幫助處理數量龐大的秸稈,才是正面解決秸稈焚燒問題應當給出的回應。
然而政府是否能給得起呢?對于這個問題,央視記者王志安給出了一個答案:政府未必負擔的起。他在“一個關于霧霾的微觀調查”中以安徽省一個1987平方千米的縣區——濉溪縣為例寫道,“濉溪縣全縣180萬畝小麥,如果每畝按照低限補償60元,就是一個億。僅濉溪縣一個縣,不考慮勞動力價格的上漲,要解決秸稈焚燒問題,每年至少需要兩個億。濉溪縣雖然每年的財政開支有23億,但大多數來自于轉移支付,可以支配的財政開支不超過十個億。如果光解決秸稈焚燒就花掉兩個億,必然擠占醫療,教育等方面的開支。而那邊的財政赤字又該拿什么去彌補呢?”
不僅如此,在面對政府無力負擔龐大的財政支出,農民在生存利益面前不能讓步時,城市開始了對清新空氣的追求。殘酷的事實是,中國的輿論普遍體現的都是中層資產以上的人的意愿,他們大多生活在城市,對這部分人來說活下去已經不是問題,他們擺脫了貧困,他們更追求身體的健康、空氣的清新、精神的追求。而中國輿論無法體現的是沒有條件發聲的農民的意愿,他們奔波在賺錢的路上,他們寧愿呼吸臟的空氣也想要將自己的孩子帶到城市里,在生活維艱的情況下,他們是無法關注空氣質量問題的,讓農民以幾十塊的成本去追求空氣的清新是不合理、不公平的。農民無法發聲,社會忽視農民的訴求,使得城市里掌握輿論的人民難以理解農民焚燒秸稈的原因,而互聯網將城市中訴求的聲音不斷放大,政府在環境空氣問題上節節敗退,只能再度轉身犧牲農民的利益。而這樣的做法已經遠遠偏離了我們所要追求的正義和公平。
那么,在重重困難,多方阻力下,焚燒秸稈的問題究竟該如何處置呢?
美國經濟學教授西奧多·舒爾茨最輝煌的的一個主要貢獻是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觀點:“傳統農業貧窮但還是有效率的。要想轉變傳統農業,就必須向農業提供現代投入品,對農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③而我認為焚燒秸稈問題是工業初步改造傳統農業,但還沒有徹底改造的結果。既然當下的科學技術無法滿足社會生產的需要,而社會也意識到了科技部不足和對科技發展進步的需求,那么當下科學技術的改革和創新就是必要的。我國可以在生物發電、還田利用、飼料處理、氣化應用和食用菌培育等方面,大力支持科技發展,找到對秸稈再生產再加工利用的有效方式,提高農民手中秸稈的價值或者降低農民處理秸稈的成本,使農民擁有可觀的收益,農民自然而然會放棄對秸稈的焚燒。
而在新科技出現之前,短期禁燒是不可能實現的。農民不會放棄切身利益,一直強制農民禁燒,犧牲農民的利益也是不公平的。在此,政府可以組織進行有組織性的焚燒。即根據天氣情況,在陰雨天氣之前,組織農民一起焚燒秸稈,或者在農民焚燒秸稈后,組織一次人工降雨以此將空氣沖刷干凈。即不為難農民,也滿足城市居民對空氣質量的訴求。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過加快秸稈利用的科學研究和成果的轉化,推出成本低、利用率高的秸稈轉化技術,秸稈問題將不再成為問題。
[注釋]
①西奧多·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②張崎峰.玉米秸稈還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14,3,13(03)(總第296期).
③西奧多·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6.
作者簡介:齊文毓(1994-),女,山東昌邑人,山東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
中圖分類號:F3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3-02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