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蓓蕾
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
論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
孫蓓蕾
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61
摘要:互聯網經濟與傳統經濟模式共同遵循市場規則,但也有自己的的競爭特點。互聯網領域的競爭者之間的關系值得我們思考。如何實現競爭行為的有序,如何促進網絡市場健康發展,如何判定競爭者之間競爭的正當性、如何實現國家監管與市場調節的協調都是需要研究的問題。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原理與互聯網領域的特征相結合,深入分析互聯網環境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及特征,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領域;不正當競爭;法律規制
“互聯網+”戰略的提出,標志著互聯網與各個領域的融合,從此,中國邁入了互聯網時代。要維護互聯網領域的有序競爭,需要深入分析互聯網領域競爭性的特點,在尊重網絡市場發展規律的同時對不正當競爭行為實行有效的法律規制。
一、互聯網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有表現形式
(一)軟件沖突類不正當競爭
互聯網領域與傳統商業模式不同,市場進出自由,很多經營者采取提供免費服務的方式來增加用戶數量,通過廣告獲得商業利益。因此,用戶數量成為衡量互聯網企業的重要指標,也成為各經營者之間的主要競爭對象。經營者在互聯網領域份額的實現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軟件,隨著互聯網領域的開發擴大,軟件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這類不正當競爭是指網絡經營者惡意干擾用戶終端上其他經營者的軟件服務的行為類型。
(二)網絡鏈接類不正當競爭
鏈接使得用戶可以在不同經營者提供的各種信息之間自由切換,由于互聯網領域的特殊性,有人將其形象的比喻為“注意力經濟”,越多的用戶訪問,帶來的經濟效益就越大,有巨額的廣告收益,有因為點擊量增加而增加的投資。鏈接只是一種中立技術,但不正當的鏈接會構成不正當競爭。主要體現為:深層連接繞過被連接者主頁直達分頁,若缺乏顯著地標識會引起用戶的混淆;內連接使用戶繞過或設鏈者遮蓋被鏈者標識影響被鏈者被用戶知悉;內連接使用戶分不清所看到的內容是鏈接者的還是被鏈接者的。上述行為方式使用戶產生混淆或誤認的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三)干擾關鍵詞類不正當競爭
干擾關鍵詞類不正當競爭主要是通過關鍵詞檢索的途徑進行。人工干預關鍵詞出現的根源在于經營者希望被更多的用戶點擊、瀏覽,從而提高自身的評價結果,而關鍵詞檢索式網絡搜索的主要方式。這類不正當競爭的主要特點是更改了本來的排列順序,這有可能會涉及其他經營者的商業標識。此類不正當行為的主要方式有:第一,關鍵詞排名競價引發的不正當行為。為了獲得更多的點擊率和瀏覽量,網絡經營者會參與搜索引擎的關鍵詞競價,一旦競價排名的關鍵詞使用了其他商業標識,有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第二,搭順風車型的不正當競爭,這類行為是用他人的關鍵詞設置元標記,利用他人的商業信譽,為自己謀求不正當利益;第三,擅自更改關鍵詞影響用戶主頁信息的不正當競爭,為了擴大自身市場的占有比例,有些搜索引擎經營者未經用戶允許或欺騙、誘導用戶更改搜索引擎,使得用戶一打開網頁使用的搜索引擎固定,影響其他搜索引擎的使用。
二、互聯網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點
通過對互聯網領域不正當競爭所特有的三種方式的分析,可以總結出互聯網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點。
(一)隱蔽性增強
由于互聯網領域自身的特點,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行為更加隱蔽?;ヂ摼W市場本就是虛擬的,使得傳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由于環境的不同而出現改變,調查取證都因為環境的特殊而難度加大,證據難以收集固定,管轄難以明確易發生糾紛,侵權行為難以查清?;ヂ摼W市場自身虛擬性與傳統的不正當行為相結合,發生改變,使得不正當行為更具隱蔽性。
(二)惡性競爭愈演愈烈
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行為具有惡性競爭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兩點表現:第一,有些互聯網經營者屢敗屢戰,愈敗愈強,這也刺激著其他經營者加入惡性競爭中來;第二,在一個互聯網不正當競爭案件中,可能存在兩種及以上不正當競爭行為,使得后果和影響擴大化。
(三)技術要求高
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等競爭實施的手段不同于傳統的,而是通過先進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實施的,需要很高的技術支持,信息在瞬間被接受和重新傳遞出去,實現實時互動共享,競爭行為的本質表現就是1和0,篡改主頁和關鍵詞設置等互聯網領域特有的不正等競爭行為的處理需要很高的專業素養。
(四)行為發生在虛擬空間
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是發生在網絡虛擬空間的,有計算機通過網絡線路將分散全世界的信息收集整合互相連接,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天然的借助網絡空間,正是由于互聯網的虛擬化使得其不正當競爭行為更加難以處理,互聯網世界瞬息萬變而法律總是有其滯后性,實際中也存在取證難的問題。
三、互聯網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
第一,政府適度干預,市場合理調節。我國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將政府控制與市場調節相結合,雙管齊下。首先,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在互聯網領域競爭秩序協調的主導作用,互聯網領域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特自由開放的空間,便捷迅速的信息傳播組織形式,應當堅持自由、自主的理念,創造自由的競爭環境;但是,互聯網領域為經營者創造了豐富的經營形式的同時也是現實傳統的市場的新形態,其最終還是作用于現實的主體,再加上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影響巨大,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對其進行適度的干預管理還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明確機構職權,實現機構權威獨立。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一部法律有效實施就需要一個合理、完備的實施機構。但是現行的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存在著諸多問題,存在權屬分配不明確,執法主體有沖突,各執法主體之間缺乏明確的分工和界限,嚴重影響了法律的執行效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之外的其他部門諸如質檢、衛生、文化等部門也有監督權,不怕都管,就怕都不管,部門之間互相踢皮球,問題得不到切實的解決。再有一些職能部門“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一方面作為市場的主體參與市場活動,另一方面行使市場監管的職能,就會引發權力濫用,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行。構建醫院的、權威的執法機構勢在必行,明確同意的執法標準刻不容緩,諸法主體應當依照全文應、明確性、獨立性的原則,公正執法。
第三,明確民事責任,試用懲罰性賠償。網絡經營者最為互聯網領域的直接重要參與者,是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首先,要明確行為人的主觀狀態,在司法實踐中,對“明知”地認定分歧不大,焦點問題在于對“應知”的把握不同,涉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應當更加予以明確;再者,網絡侵權不同于其他的民事侵權,在侵犯特定主體利益的同時往往也會侵犯社會公共的利益。如果不對此實行懲罰性賠償,會有損社會公平,因此在民事責任中實行兼具補償、賠償于一體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明確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非財產性賠償制度,建立完善的民事責任體系。
第四,完善公益訴訟制度,維護消費者權利?!断M者權益保護法》修改后,新增消費者協會可以代表消費者提起訴訟的職能。在互聯網領域,經營者之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僅會影響經營者,更是會對消費者造成損失,經營者之間取證、固定證據、管轄確定尚且存在難度,更何況是普通的消費者,在互聯網領域,由于其技術性、隱蔽性的特點,消費者維權更加艱難。完善公益訴訟制度,能夠有效地增加互聯網不正當行為的受制裁率,降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預期利益,從而能夠減少不正當競爭的發生,營造文明、安全的互聯網環境。
[參考文獻]
[1]漆多俊.經濟法基礎理論(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96.
[2]趙軍.網絡市場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初探[J].中國集體經濟,2010(2).
[3]朱理.互聯網領域競爭行為的法律邊界:挑戰與司法回應[J].競爭政策研究,2015(1):11.
[4]郭振蘭.網絡不正當競爭法律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14.
[5]吳益民.中日反不正當競爭法比較與啟示[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中圖分類號:D922.2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6-0193-02
作者簡介:孫蓓蕾(1994-),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