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鳳玲
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檢察院,湖北 鄂州 436000
?
基層院檢察調研工作的現狀、原因及對策
——以2008-2011年我市檢察機關調研數據為例
程鳳玲
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檢察院,湖北鄂州436000
摘要:檢察調研是檢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鍛煉檢察干警邏輯思維、提高檢察干警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它直接為檢察機關決策服務、為辦案工作服務,對推動檢察工作的發展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
關鍵詞:檢察調研;現狀;原因;對策
調研工作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檢察工作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潛力,因此,要充分認識到檢察調研工作的重要性。目前,我市檢察調研工作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現結合我市實際,淺談如何做好檢察調研工作。
一、基本現狀
2008年-2011年以來,我市檢察調研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機關和新時期對檢察調研工作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主要表現在:
一是省級以上采用率不高。以全市檢察機關為例,2008年共形成各類調研成果46篇,其中省級以上采用13篇,采用率為28.3%;2009年共形成各類調研成果38篇,其中省級以上采用8篇,采用率為21%;2010年共形成各類調研成果26篇,其中省級以上采用5篇,采用率為19.2%;2011年共形成各類調研成果39篇,其中省級以上采用4篇,采用率為10.26%。從以上數據來看,我市檢察調研文章被省級以上采用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見圖一)

圖一 2008年-2011年全市檢察機關調研成果省級

圖二 獲獎調研文章占總調研文章比例圖
二是論文獲獎率較低。2008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調研成果獲各類獎項共12個,占調研成果總數(149篇)的8.05%(見圖二)。其中:2008年,有2篇文章獲市級獎項,占調研成果總數的1.34%;2009年,有3篇獲省級獎項,1篇獲市級獎項,占調研成果總數的2.68%;2010年,有2篇獲省級獎項,占調研成果總數的1.34%;2011年,有2篇獲省級獎項,2篇獲市級獎項,占調研成果總數的2.68%。從數據來看,我市檢察調研成果獲獎情況呈兩年一檔的頻率變化。(見圖三)

圖三 2008年-2011年獲獎文章占總數比例圖
三是應用研究成果明顯低于檢察理論成果。2008年-2011年,全市檢察機關共形成檢察理論研究成果130篇,應用研究成果19篇,僅占理論研究成果的14.6%。其中:2008年,檢察理論研究成果38篇,應用研究成果8篇(占理論研究成果的21.05%);2009年,檢察理論研究成果36篇,應用研究成果2篇(占理論研究成果的5.55%);2010年,檢察理論研究成果22篇,應用研究成果4篇(占理論研究成果的18.18%);2011年,檢察理論研究成果34篇,應用研究成果5篇(占理論研究成果的14.7%)。(見圖四)

圖四 2008年-2011年應用研究成果占理論研究成
二、主要原因
(一)領導重視不夠
在很多基層院,調研工作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是院領導分管的工作多,業務工作壓力大,調研工作自覺不自覺地被擺到了相對次要的位置。目前,在市院及三區院的績效考核標準中,獎懲制度未得到有效地落實(如各處室及個人未完成調研任務的,取消年度考核評優資格;調研文章被省級以上刊物采用的實行獎勵等規定),同時有的區院調研業績的分量很輕甚至全無,這間接導致了領導不重視檢察調研工作。
(二)調研意識不強
很多檢察干警認為,“調研是研究室、辦公室的事,與己無關”、“辦案是硬任務、調研是軟任務”,只要把業務工作做好,寫不寫東西無所謂,割裂了業務工作與調研工作的關系。“調研無用”的錯誤思想在不少干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認為搞調研費時費力、勞民傷財,效果不如辦案來得明顯;還有的人認為自己水平低,寫不出什么好東西來,見不得人,不如不寫,這種意識導致了調研工作的推諉和調研任務的拖延。如以市院為例,檢察干警大多數為法律專業人員,但真正撰寫調研文章的只有10人左右。
(三)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我市檢察人員217人,其中第一學歷專業為法律的只有17人,僅占全市檢察人員人數的7.8%。因此,檢察干警文化層次高低不平,大多數認為檢察理論研究需要高學歷,而年輕干警缺乏勤于筆耕、努力進取的精神,怕吃苦,不愿意動腦筋。雖然也有些干警積極性很高,對工作中值得研究的新情況、新問題也思考,但囿于理論功底不夠,研究處于泛泛而談,不深不透,不能充分運用法理,分析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的干警雖然從事調研工作,但文字基礎差、理論水平有限,無法適應理論研究工作的需要。
(四)調研和業務結合不緊密
檢察調研和檢察業務工作間存在著較為普遍的脫節現象,對業務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調查分析不夠深入,對策研究不夠充分,缺乏指導性。非從事調研的骨干長期忙于自身業務,疏于通過辦案來收集、總結實踐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從而導致第一手調研素材沒有及時地、充分地轉化為調研成果。而專門從事調研的人員又因為長期遠離一線辦案部門,無法通過接觸辦案發現具有指導意義的調研專題,導致辦案與調研嚴重脫節,造成調研資源的嚴重浪費。
(五)機構設置不清
近年來,隨著調研業務的發展,檢察改革研究、檢察業務管理研究、檢察基礎理論研究等工作也相繼納入了研究室范圍。在工作范圍擴展的同時,大多數基層院研究室配員只有一至二名,既要承擔著文秘材料的起草、檢察信息撰寫等一些事務性工作,又要承擔政工、檢委會、辦公室等日常業務,還要承擔調研任務,事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專職調研人員工作精力分散,調研效果不明顯,調研成果不突出。還有一部分基層院因機構編制所限而沒有設置調研部門,造成上下業務不對口、職責不清、任務不明,制約了工作的正常開展。
(六)檢察調研保障不力
檢察調研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提供足夠的保障。由于我市檢察機關人力、物力的有限,加之業務工作繁重,對檢察調研的保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而辦公設施等方面的落后,制約著信息的快速傳遞與及時更新,影響信息的收集范圍,參考資料文獻有限制約了調研成果的廣度與深度,這直接導致了檢察調研方式單一,難出成果。在調研時,干警往往囿于簡單的文字閱讀和枯燥的學理分析,缺乏生動有效的調研形式。
三、對策
(一)要在調研重視上下功夫
一是要爭取上級院對口部門的重視。要積極加強與上級院的聯系,通過邀請上級業務部門的領導、有關法學專家來院授課,使干警充分地認識到,只會辦案、不會調研的干部,就不是全面發展的干部。同時,為干警開闊理論視野、提升法律思維、改進研究方法,以及了解檢察研究重點和司法改革動向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二是要爭取市院及基層院“一把手”及各部門負責人的重視。要將理論研究作為檢察院基層建設和提高檢察干警自身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一方面院領導要在積極倡導的同時,積極參與部門和干警的調研工作,親自撰寫或有的放矢地指導調研。同時,還要結合本院實際制定調研成果獎勵辦法,組織優秀調研成果評比活動,對調研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大力表彰和獎勵。另一方面各部門負責人要將檢察研究作為部門目標任務的一部分,與部門自身辦案業務緊密結合起來,將調研任務同布置、同落實、同考核。
(二)要在創新機制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課題負責制。對高檢院及省院下達的調研任務,選定題目后及時組成課題組,成立由調研負責人和有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的調研領導小組,由專職調研人員和科室業務骨干組成的調研專班,實行聯合攻關,集中集體智慧,不斷完善和提高調研成果質量。二是建立任務督辦制。對調研任務采取分管檢察長帶隊督辦、信息督辦、電話督辦和書面督辦等形式,定期督辦,明確辦理時限和要求。根據督辦內容,及時跟蹤催辦,并以《督辦通報》的形式及時通報落實情況。三是建立成果獎勵制。院黨組一方面列出專項經費大力支持調研工作,另一方面完善調研工作獎懲激勵機制,制定合理的獎懲細則,對干警撰寫的調研成果實行分級獎勵,對調研任務完成不好的給予通報批評。
(三)要在人才培養上下功夫
一是積極參加各類業務培訓。對上級檢察院組織的業務知識培訓班要優先考慮調研骨干,定期選派調研人員到兄弟省市檢察院學習交流,安排調研人員協辦各類型案件或參加案件執法檢查,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提高調研隊伍的業務素質。二是要注重培養重點調研人才。結合基層檢察院調研工作人才較為緊缺、調研工作難以開展的實際狀況,應在全院確立一批具有一定調研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檢察干警作為重點對象,建立檢察機關調研人才信息庫,組建調研學習交流QQ群、調研小組,遇到重要調研任務或有特色亮點的調研信息,提交到學習群、調研小組學習討論,逐漸建立起一支有較強素質的調研隊伍,為調研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四)要在調研資源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調研骨干專職資源機制。基層院領導要為調研人員配備必要的資料、圖書,安排一定數量的調研經費,保證調研人員專職專用,專才專用,集中精力從事研究工作,促使調研骨干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二是建立信息網絡資源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建設,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加強對調研人員的網絡培訓,使其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調研方法,提高調研的效率和科學性。三是建立上下級院調研資源協作機制?;鶎訖z察一線干警檢察實務和調研資源相對豐富,可以主動與理論素質相對較高的研究人員進行整合,從而彌補其任務重、時間少、精力不足、理論功底欠缺的短板,共同開展專題研討。
[參考文獻]
[1]隋偉忠.淺談基層檢察院調研工作的問題及對策[N].黑龍江經濟報,2010.
[2]覃燕妮.基層檢察調研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習月刊,2008(18).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6-0136-02
作者簡介:程鳳玲,女,漢族,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檢察院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