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全輝
北京警察學院,北京 101300
?
秘密偵查法律控制問題分析
任全輝
北京警察學院,北京101300
摘要:秘密偵查是公安機關偵查實踐中應用的一種重要的偵查手段,秘密偵查的法律控制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2012年《刑事訴訟法》中進行了秘密偵查原則和類型的基本立法,但是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秘密偵查實用寬泛化、內部期動化等問題仍然屢見不鮮。基于以上,本文簡要分析了秘密偵查的法律控制問題,旨在提升秘密偵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關鍵詞:秘密偵查;實踐問題;法律控制
秘密偵查對公安機關揭露犯罪、證實犯罪等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秘密偵查的合法性問題一直飽受爭議,我國《刑事訴訟法》雖然從法律層面賦予了秘密偵查的合法性,但在秘密偵查的實際應用過程中,讓然有著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秘密偵查的法律控制任重道遠。
一、秘密偵查的問題分析
秘密偵查指的是以國家法定程序為基礎,在犯罪嫌疑人不知悉身法、手段和行為的情況下進行的偵查手段。秘密偵查有著隱蔽性的特征,同時也有著易侵權的特征,其必須以法律為基礎進行偵查工作,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秘密偵查工作實踐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啟動內部化問題
秘密偵查的啟動指的是公安機關在何種情況下啟動秘密偵查,當前秘密偵查的啟動多是由偵查人員根據特定的情形來提出啟動申請,并沒有考慮到秘密偵查的相關條件,只有覺得有必要就可以自行啟動秘密偵查[1]。我國法律對于秘密偵查啟動的控制停留在“經過批準”的層次上,但對于秘密偵查啟動批準的條件,誰批準則沒有明確的規定,這就使得秘密偵查啟動往往由公安機關內部來決定,這種秘密偵查啟動內部化的問題使得秘密偵查工作開展過于隨意,秘密偵查的權威性受到挑戰。
(二)應用寬泛化問題
當前《刑事訴訟法》只是明確規定了四種重罪可以進行技術偵查,對于其他的對象只是片面的明確了使用原則,對于秘密偵查來說,并沒有對案件的性質和危害程度進行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法律對于秘密偵查適用的范圍和對象規定并不明確,公安機關很多時候通過自身對于案件的認定即可適用秘密偵查,同時對于秘密偵查的措施以及種類也沒有詳細的規定,這就使得秘密偵查在應用的過程中過于寬泛化,一些跟蹤、監視等秘密偵查手段不經過批準就隨意使用,尤其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下,這種寬泛化的秘密偵查現象更為普遍,甚至在群體性事件和一般的治安事件中也隨意使用。
(三)非技術偵查化問題
秘密偵查的效率更高,許多公安機關辦案人員都比較傾向于秘密偵查,但《刑事訴訟法》中對秘密偵查技術、手段、方法等沒有明確的規定,在應用秘密偵查的過程中非技術偵查的現象十分普遍,許多具有技術性的秘密偵查手段被當成常規偵查手段濫用[2]。例如手機定位技術、GPS跟蹤技術等,這些偵查手段在法律中沒有界定為秘密偵查手段,不加批準的使用時對公民居住權、行為自由權以及通信權的一種侵害。
(四)證據適用不規范
首先,是為了不暴露秘密偵查將獲取的證據作為內部證據使用,沒有移送到檢查機關,第二是在沒有把握使用秘密偵查證據的時候,通過公開搜查等方式將秘密偵查證據轉化為公開證據使用,這就增加了偵查成本,同時二次侵害了公民權利,此外,這種轉化為公開證據的過程中無形中侵害了變化人和被告人質疑證據的權利和知情權。
二、秘密偵查的法律控制探討
(一)確定秘密偵查原則
法律應當確立秘密偵查的基本原則,通過原則而來控制秘密偵查,首先,法律要確定秘密偵查的比例原則,確定秘密偵查適用的特定案件和情形;第二,是法律要確定秘密偵查的審批原則,規定由公安機關以外的重力機構來審查秘密偵查可行性;第三,是確定秘密偵查的相關性原則,規定秘密偵查只能適用于與案件相關的人員和行為,避免對無關人員的權利侵害;第四,是確定司法救濟原則,對于不當使用秘密偵查的嫌疑人進行救濟,保障公民權利,控制秘密偵查的實施。
(二)控制秘密偵查類型和適用范圍
首先,應當對隱匿身份的偵查類型和名稱從分法律上進行明確,避免偵查人員的理解錯誤,保證秘密偵查的合規性;第二,應當在法律層面上明確秘密偵查的適用范圍,現行《刑事訴訟法》中只是規定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可以使用秘密偵查,但何為嚴重危害社會案件則沒有具體說明,因此應當進一步細化秘密偵查的范圍,避免秘密偵查適用范圍的模糊性。
(三)控制秘密偵查實施程序
首先,是對秘密偵查啟動程序的控制,在法律上明確秘密偵查適用的法定范圍,根據比例原則和審批原則來決定是否可以申請啟動秘密偵查程序;第二,是對秘密偵查審查程序的啟動,在法律上要明確秘密偵查的審查權;第三,是對秘密審查內容的控制,例如秘密偵查的對象、秘密偵查的期限、秘密偵查的種類和范圍等等;第四,是對秘密偵查證據的使用控制,明確秘密偵查證據的使用程序,要將秘密偵查證據和其他證據相互印證,在法庭上允許秘密偵查證據的控辯雙方質證。
三、結論
秘密偵查是公安機關偵查工作中的重要手段,本文針對秘密偵查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法律控制建議,旨在讓秘密偵查有法可依,保證秘密偵查的合規性。
[參考文獻]
[1]李瑛.論公安機關秘密偵查的法律規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72-78.
[2]姜濤.秘密偵查的法規范建構——職務犯罪視野的思索[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137-144.
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6-0250-01
作者簡介:任全輝(1993-),男,漢族,北京人,北京警察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偵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