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天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 201306
?
海商法中船舶碰撞法律適用條款修改之研究
王樂天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201306
摘要:由于各國海商法對船舶碰撞的法律適用的規定各不相同,一旦發生船舶碰撞的沖突便需要利用沖突規范對其進行間接調整。通過討論船舶碰撞法律適用條款修改的必要性,來指出我國《海商法》中船舶碰撞法律適用條款出現的不足與混亂,通過對這兩方面的分析與討論來探討研究海商法船舶碰撞法律適用的重要性。對于船舶碰撞法律適用中出現的問題用利弊分析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找到答案。最后,對我國《海商法》中船舶碰撞法律適用條款修改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船舶碰撞;法律適用條款;海商法修改
一、我國《海商法》中船舶碰撞法律適用條款修改的必要性
在我國《海商法》第273條中有對船舶碰撞法律適用的規定,但是呢,對一般海事侵權的相對規定就顯得比較模糊。所以,目前來說,法院只能通過適用《民法通則》第146條有關侵權的法律適用原則來解決一般海事侵權的問題,也就是適用侵權行為地法。但是,如果對于各種類型的海事侵權的案件均適用于單一的侵權行為地法,貌似也不是解決海事侵權中的法律適用問題的一個好的思路,而且對于受損害方的利益的保護也不能做到全面徹底,更何況的是目前來說就我國法律中對于侵權行為地的原則的規定并沒有做到確認,這對于法律適用來說,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船舶碰撞法律適用問題分析
(一)侵權行為地法
由于船舶碰撞的侵權行為的法律性質的確定為其在涉外民事關系中的法律適用打下了基礎,在涉外民事關系中,侵權行為法律適用規則要追溯到13世紀,是由宗教法學者和法則區別說學者創立的,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逐漸提高了其適用范圍,并且長期以來一直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普遍接受。綜上所述,船舶碰撞屬于一種特殊的海上侵權行為,將侵權行為地法作為其損害賠償所適用的最基本的準據法自是合乎邏輯。
侵權行為地法無法適應于在公海上發生的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由于公海不屬于任何國家所有,也不屬于任何國家管轄和控制的范圍。所以如果船舶碰撞發生在公海上的話,就會出現任何國家的法律都不得作為相應的船舶碰撞發生地也就是侵權行為地法適用于由此引起的損害賠償的情況。
(二)法院地法
法院地法很容易出現一個弊端就是當事人會采用擇地訴訟的方式,來減少或逃避自己的責任。在海事訴訟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何國法院有管轄權的問題。確定由何國法院來審理某一海事案件會影響案件的審理結果,二者有密切的聯系。由于不同的國家對于政治,經濟,法律制度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國家的法院審理同一海事案件也會做出不同的判決。有時會使船舶碰撞的損害賠償變得十分不公平。
三、關于修改《海商法》中涉外船舶碰撞法律適用條款的合理化建議
首先,筆者在本論文中希望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關于船舶碰撞法律適用的條款中出現的不足來進行提出了如下修改建議:
對于如何更準確地認定侵權行為地的法律規定,筆者認為,在我國《海商法》中對于侵權行為地的認定應該做出明確規定,對侵權行為地的認定,應把船舶碰撞海事侵權的特殊性的因素考慮進去,船舶的可移動性,船舶碰撞中涉及到更多的法律關系及相關的法律問題。對于如何解決我國《海商法》第273條只是概括地規定了船舶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的問題。筆者認為,船舶碰撞涉及到的不同方面如果適用其自身的準據法應該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如果船舶碰撞發生在一國領海或內水,對于其侵權損害賠償應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如果船舶碰撞發生在公海上,對于其侵權損害賠償應適用法院地法。如果船舶碰撞發生在公海上,且屬于同國籍的船舶,對于其侵權損害賠償,應適用船旗國法。
其次,對于船旗國法的弊端改如何解決,筆者認為,解決光船租賃原登記國與船舶缺乏緊密聯系的矛盾,因允許承租人申請臨時國籍并懸掛新登記國的國旗航行,其前提是原登記國的法律允許并且中止原登記國國籍證書。《1986年聯合國船舶登記條件公約》第12條規定,被外國租賃的船舶,在承租人所屬國允許該船舶登記時,須中止前船舶登記,由此允許其懸掛所屬國。由此通過改變船舶登記國的方式,來標識光船租賃期間真正管理控制船舶的船旗國,并由該國法律作為調整船舶的船旗國,并由該國法律作為調整船舶的船旗國,并由該國法律作為調整船舶碰撞的準據法,才能體現船旗國法與船舶之間特有關系,符合船旗國法的立法本意。
最后,將原條文中“船舶碰撞的損害賠償”修改為“船舶碰撞”。修改的目的在于,擴大沖突規范的范圍。沖突規范的結構通常由范圍和系數組成,原條文中的范圍為“船舶碰撞的損害賠償”,該范圍過窄,因為損害賠償僅是船舶碰撞產生的法律后果之一。在實踐中涉外船舶碰撞的糾紛,還涉及到是否構成船舶碰撞,碰撞責任的認定、劃分與承擔、損害賠償的范圍與計算方法等方面。
[參考文獻]
[1]李彭杰.我國<海商法>中涉外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規則評析[J].法制與社會,2013(20):71-72.
[2]田園.論海事沖突法中的船旗國法原則[J].法商研究,2001(06):1.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6-0251-01
作者簡介:王樂天(1991-),男,黑龍江哈爾濱人,上海海事大學國際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