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域廣 尹凱銘
1.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2.上海大學,上海 200444
?
論反腐敗刑事立法及其完善
王域廣1尹凱銘2
1.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2.上海大學,上海200444
摘要:在當代社會,反對貪污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成為重中之重。為治理懲罰和有效預防腐敗,我國刑事法治已多次修訂與完善,可是我國刑法在貪污賄賂等腐敗犯罪的現實中仍然存在量刑標準模糊、罰金刑和資格刑不夠全面,應該及時調整改進腐敗刑的量刑標準。同時,對減刑、假釋、緩刑等制度應該嚴格審查并且不斷完善,避免出現虛假量刑,才能實現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同步。為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反腐倡廉,我國刑事立法需加大力度,并且不斷完善。
關鍵詞:反腐倡廉;廉政建設
一、我國當前出現的腐敗問題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腐敗是指一個社會像有機體那樣逐漸腐爛、變質。腐敗體現在收受賄賂,走后門,不收錢不辦事,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許多方面。可否對貪污腐敗進行控制,關系到一個社會能否不斷健康有序的發展,對于中國走上現代化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伴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及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目前正處于刑事犯罪的高發期,就在此時,很多腐敗犯罪不斷涌現,動搖了社會的穩定,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極為重視的一個問題。
二、反腐敗刑事立法的基本規定
建國以來,我國的反腐敗的形勢立法的與我國的社會發展水平基本是相協調的,在反腐方面我國的刑事立法有如下幾個特征:
(一)反腐的刑事立法政策逐漸變得更加科學,這點具體體現在對于預防工作比以往更加關注。在我國法制建設的道路中一直都是對于腐敗現象絕不放縱,在1979年我國的第一步刑法典對貪污罪嚴重的設置過死刑,到1982年對受賄罪的刑罰又作出修改,使得受賄罪的最高法定刑由無期的徒刑提升到了剝奪生命權的最重的死刑[1]。
(二)立法是反腐敗刑事立法司法的前提和基礎,在反腐敗方面的刑事法構建依然是這樣。一直以來,我國對反腐敗方面的刑事立法的工作都非常重視。
(三)反腐敗刑事司法更加理性,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地區的法治總體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收到司法的理性程度影響的。近幾年,法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反腐敗的刑事司法的理性則不斷強大[1]。在以往,我國對腐敗問題一直是采取抽查或者定時檢查的方法,讓很多貪污受賄的人鉆了空子,這使得反腐問題一直處理的不是很徹底。所以,對于反腐問題要勤抓,嚴抓。
三、我國反腐敗刑事法治的主要缺陷
即使一直以來我國在反腐敗方面刑事的法治建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依然存在很多漏洞,需要不斷完善。
(一)對于反腐敗的刑事法治理念要推陳出新,伴隨著對貪污腐敗犯罪認識的進一步加深,近些年來我國反腐敗刑事法治在理念上有了非常大的成果,但是距離理想的現代化法治國家還是有著很大的距離。
(二)刑事立法在反腐敗方面存在缺陷,近幾年我國不斷通過多個刑法修正案對此進行完善。盡管如此,我國的反腐敗在形式上的立法與國際上比還存在一些不足,仍然有很多地方不夠嚴密。
(三)在腐敗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設置比較模糊。我國1979年刑法典沒有對貪污受賄犯罪的起刑點作具體規定。并給司法操作帶來了很大不便。1997年刑法典對貪污、受賄犯罪的起刑點以及量刑幅度改為采取剛性的具體數額標準。從刑法典修訂以來15年多的司法實踐看,這一定罪量刑模式的實踐效果并不夠理想[2]。
(四)在反腐敗的刑罰設置不科學,我國刑法典對于貪污腐敗方面的犯罪大部分采取的是以自由刑為中心,同時對小部分腐敗犯罪規定了生命刑和財產刑,但幾乎沒有明確資格刑。
四、如何完善反腐刑事立法
(一)在反腐敗方面的法治理念應該與時俱進。對于我國目前在反腐治理理念方面的不足,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反腐敗的刑法謙抑理念。謙抑,是指用盡量小的支出有效的控制和預防犯罪。第二,反腐敗的寬嚴相濟理念。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是近幾年具有重要的意義的刑事政策,我認為在反腐敗方面也應當逐步貫徹落實這一政策。
(二)適當完善反腐敗的刑事法網,多年來我國不斷出臺新的修正案來完善反腐的刑事法網,但是目前我過的刑事法網仍有漏洞,未來仍需加大力度在立法上不斷完善反腐敗方面的刑事法網。
(三)不斷調整腐敗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為了更好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定要在懲治貪污犯罪方面保證公正性,盡最大的努力做到對貪污腐敗分子進行公正的定罪量刑。因此,更需要不斷從立法層面上調整貪污、受賄犯罪的量刑標準。
(四)嚴格限制腐敗犯罪的死刑。我國現在的刑法典對貪污罪、受賄罪保留了死刑,其處罰可謂非常嚴厲。但是,對于死刑在反腐敗斗爭中的作用,也是大有裨益的。所以辯證的看待腐敗罪的死刑是很有必要的。
(五)適當增設腐敗犯罪的資格刑和罰金刑,做到使刑之苦大于罪之樂。我國需要對貪污腐敗犯罪上加重資格刑和罰金刑,使那些有貪污犯罪念頭的人看到刑罰就不敢犯罪,把貪污犯罪的念頭扼殺在萌芽期間。第一,應該增加并逐漸設置腐敗犯罪的資格刑。二是對于貪污罪、職務侵占罪、挪用公款罪等主要的腐敗犯罪都沒有明確規定罰金刑,我國刑法應當依據這些犯罪行為危害程度的輕重,在其所對應的法定量刑幅度,規定“可以”或者“應當”并處罰金以實現罪責刑相適應。[2]
[參考文獻]
[1]李麗娜.論我國反腐敗刑事立法及其完善[J].才智,2015(25).
[2]趙秉志.論我國反腐敗刑事法治的完善[J].中國檢察官,2013,27(3).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6-0255-01
作者簡介:王域廣(1992),男,漢族,山東淄博人,北京師范大學,法律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反腐敗法治;尹凱銘(1990-),男,山東濱州人,上海大學,法律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公司金融法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