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林
?
淺談農信社社區銀行智能化發展
張奎林
扎根農村、服務“三農”、服務縣域經濟是農村信用社的辦社宗旨,而科技金融創新時代、社區銀行的崛起,已經成為金融改革的熱門話題之一,多家商業銀行建立社區銀行的熱情空前高漲。為此,筆者深入社區和企業、客戶,實地調查他們對銀行營業時間外金融服務的要求,為社區銀行的建設尋找一條更好的路。
——高收入高信息化目標客戶需求。針對高收入高信息化客戶群我們下發了72份調查問卷,在有效的72份問卷中3人關注價格,13人關注網點布局,4人關注增值服務,6人關注網點是否有人員值守,11人關注網點環境,15人關注銀行品牌形象,20人關注營業網點的安全性。此問卷調查報告資料顯示,高收入高信息化人群的安全意識強烈,對網點環境和銀行的品牌形象要求較高。
——高收入低信息化目標客戶需求。針對高收入低信息化人群我們下發了80份調查問卷,在有效的80份調查問卷中5人關注價格,11人關注網點布局,3人關注增值服務,10人關注是否有相關人員值守,8人關注網點環境,12人關注銀行品牌形象,31人關注網點的安全性。此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同高收入高信息化客戶群相比,高收入低信息化人群對網點安全性的關注度略高,對銀行提供的增值服務需求略低。
——低收入高信息化目標客戶需求。針對低收入高信息化客戶群我們下發了115份調查問卷,在有效的113份問卷中,24人關注銀行提供服務的價格,21人關注網點布局,19人關注增值服務,8人關注是否有人員值守,6人關注網點的環境,10人關注銀行品牌形象,25人關注銀行網點的安全性。此調查問卷結果顯示,低收入高信息化人群更加關注銀行提供服務的價格、網點布局和銀行網點的安全性。相對于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對價格更加敏感。
——低收入低信息化目標客戶需求。針對低收入低信息化客戶群我們下發了150份問卷,在有效的148份問卷中,35人關注價格,19人關注銀行網點的布局,15人關注銀行提供的增值服務,27人關注是否有人員值守,13人關注銀行網點的環境,15人關注銀行的品牌形象,24人關注銀行網點的安全性。據調查問卷報告資料顯示,低收入低信息化人群更加關注銀行提供服務的價格,其次關注銀行網點的安全性,對銀行網點環境的關注度最低。
——推動新型社區便民網點建設。農村信用社可根據不同需求的客戶群,建設小型化、智能化、社區化網點,設立不同類型的便民服務網點;可根據社區的區域特點,分不同情形設置金融便利店、社區支行或離行式自助銀行。農村信用社應盡快根據社區的特點,建設適合社區的便民服務網點。
——推進現有網點轉型。根據周邊社區、市場環境及客戶需求狀況將現有網點進行分類管理,偏重大客戶及大業務營銷。社區銀行可采取網點遷移、縮小營業面積、減少柜員人數、增加電子化服務設施、調整服務時間、調整服務功能等方式,努力降低成本的同時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根據社區特點調整網點服務模式。根據現有網點的布局形態,調整網點的服務模式。管轄行可以保持目前的服務模式,建立以社區銀行業務為主金融便利店為輔的服務模式,并依托政府成熟的社區模式,建立“三位一體”服務模式——社區網點、社區經理、社區志愿者,積極參與客戶群體的社區建設,做好社區服務。
——加大對中小企業旳貸款支持力度。利用社區服務同小微企業可以密切接觸的優勢,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社區銀行應與居委會、街道辦事處等社區管理組織合作,通過開展各類活動,逐漸滲入社區銀行所在的商圈和專業市場等,充分利用社區這個平臺展示社區銀行的實力,并取得同小微企業合作的機會,進行業務批量營銷。客戶經理應針對重點寫字樓和商戶集中地地方進行地毯式訪談,充分利用園區、社區、市場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對市場進行深入分析,組建與小微企業相關的金融合作協會,準確把握優質的中小企業客戶,并及時跟進做好營銷和服務。
——吸引社區個人客戶。針對社區銀行所在地的社區個人客戶,應充分宣傳社區銀行的個人產品和社區銀行的各種優勢及特色,將個人客戶最關心的需求同社區銀行的產品緊密結合,實現個人客戶數量最大幅度的提升,采取有效的營銷措施,在為社區個人客戶提供實惠、便利和安全的同時獲得良好的口碑,發展一傳十、十傳百的傳動力,提高社區銀行個人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與大型的社區服務機構進行洽談,如洗衣店、藥房、理發店、家政服務公司等簽訂宣傳服務合同,與各商販達成聯盟,為個人客戶提供刷卡打折等優惠,同時提供代扣代繳、理財等相應的服務,拓展社區銀行的服務范圍和服務質量。
農村信用社在建設社區銀行是會面臨很多阻力和風險,我們整理了農村信用社建設社區銀行面臨的風險并針對這些風險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經營性質與商業化運作方向相背離應加強政策扶持。對社區銀行的市場定位要立于農村、服務、金融,政策規定社區銀行必須確保一定比例信貸資金投于“三農”中,這意味著社區銀行不能自主經營,沒有選擇優良客戶的權利,社區銀行無法保證利潤的正常實現。在沒有制定風險補償措施的前提下,該政策運行的結果必然會使社區銀行背負政策性經營風險,增加社區銀行政策性經營與商業化運作的矛盾。針對此風險,政府應該出臺針對社區銀行相應的風險補償措施以彌補社區銀行在“三農”中面臨的損失,使社區銀行良好可持續發展。
——員工知識技能結構應進一步完善。社區銀行不合理的員工專業技能結構會大大影響社區銀行提供服務的能力,在對高收入高信息化、高收入低信息化、低收入高信息化、低收入低信息化人群的調查中,社區銀行是否有人員值守占比不低,表明不論何種類型的人群均有對社區銀行員工的需求。社區銀行應加大對員工的培訓,使其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應根據需要設計個性化產品。同城市金融相比,農村金融需求總量少于城市,但農村金融層次性也很復雜,農村金融需求多樣化特點同樣明顯。
多樣化的需求主體要求多樣化的金融供給,但作為農村金融供給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主要以貸款為主,金融產品設計不能有效地反映農村金融需求主體個性化需求,同時,四川省農村金融供給的設計是以規模而非產品為基礎。因此,社區銀行應根據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設計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作者單位:四川省隆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