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道照亮神州大地的液態閃電。百川歸海,其流湯湯。長江像一條巨龍,從冰川雪峰間翻卷而出,一往無前奔向遼闊的海洋。滾滾波濤勾勒出了五千年文明的畫卷,浩浩江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它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繁榮昌盛,作出了居功至偉的貢獻。
然而,曾幾何時,由于子孫的無度索取,讓長江母親疲憊不堪,奄奄一息。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污染肆虐、暴雨成洪……大開發伴隨著大開挖,滾滾長江向東流,流淌的不僅是財富,還有母親的無奈和淚水。高強度的開發建設和高密度的人口產業布局,對長江流域自然環境的干擾破壞強度越來越大,環境生態問題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一是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造成水生態系統受損、水土流失加劇、重要濕地萎縮等問題日益凸顯。二是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推進,廢污水排放負荷加大,水污染威脅呈加重趨勢。三是隨著長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庫的建設,長江與洞庭湖、鄱陽湖的江湖關系發生變化,兩湖枯水期提前、延長成為常態,影響水生態環境。四是沿江工業園區密集,?;吠掏铝看?,加之中上游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加快,重化工企業增加,潛在水污染風險源眾多。
近年來的調查表明,上海、南京、武漢等21個城市的790公里江段中,長江已形成近600多公里的岸邊污染帶,其中包括300余種有毒污染物。而化工污水排放量巨大是長江水質惡化的原因之一。據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統計,2007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突破300億噸,相當于每年一條黃河水量的污水被排入長江。數據顯示,全國2萬多家化工企業中,位于長江沿岸的有近萬家,占了半壁江山。清冽浩蕩的萬古長江日漸渾濁不堪,安全隱患一觸即發。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堅持綠色發展既是關系人民福祉的重要工程,也是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說: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需要過人的勇氣和智慧,需要對民族和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更是對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和擲地有聲的宣言。“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倘若長江有知,想必潸然淚下之際也倍感欣慰。
生態文明“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凹纫鹕姐y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巍巍中華,山川沛然,長江保護與發展為國運所系,長江的底色應該是綠色,善待長江、珍惜長江、呵護長江,實在是任重而道遠。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多么詩情畫意的境界,但愿江邊人無憾,但愿長江萬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