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宇
218天前,韓國確診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征患者。隨后疫情迅速擴散,共186人感染病毒,其中38人喪生,另有16752人被強制隔離。
回顧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在短時間內迅速爆發,給韓國防疫體系帶來了相當大的沖擊。韓國舉國經歷了這樣一場“防疫戰”后,試圖重整旗鼓,讓旅游等產業經濟重新回到正軌。同時,MERS疫情也成為韓國社會重整防疫體系的重要契機。
“人傳人和動物傳染人兩種傳播方式”
縱觀MERS疫情爆發以來的相關事件,不難發現其與曾肆虐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那么MERS病毒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又如何導致人類發病的呢?《人民周刊》記者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她表示:“目前認為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來自于駱駝。在中東的駱駝中分離到和人類病毒株相似的病毒,也在中東的駱駝中發現了病毒抗體。很多情況下往往動物是病毒的攜帶者或者中間宿主,因此動物感染病毒后并不發病。當病毒發生基因突變或者重組,對人的易感性增加后,就可以導致人類發病。”
“目前我們認為MERS病毒的人傳人能力有限。但是,如果看護病人時沒有做好防護,醫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時候,就容易發生人傳人的感染。相比較而言,SARS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更強,可造成更大范圍和更持續的人際的傳播。”李蘭娟綜合分析MERS和SARS病毒的傳染性、致死率來比較它們的差異性,“MERS病毒的致死率遠高于SARS病毒,致死率超過50%;而SARS的致死率在8%左右。”
“MERS的診斷方面,目前主要是通過PCR(聚合酶鏈式反應)基因擴增的方式。”在采訪中,軍事醫學科學院博士陳子浩認為這種檢測技術本身是比較便捷的,“通過對MERS病毒的核酸物質進行檢測,1天左右可以檢測出病毒濃度數值,進而確診患者的感染階段。”
韓國旅游業受MERS影響
2015年5月以來,由于MERS疫情在韓國的大規模爆發,導致外國游客赴韓國旅游的熱度迅速降溫。為了安撫外國游客的不安心理,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于2015年6月15日發表了《應對MERS與旅游業界支援方案》,該《方案》注明,從2015年6月22日起,若外國游客在韓旅游期間被診斷為MERS確診患者,韓方將向其提供3000美元的旅行經費和治療費等補償。
本刊記者從韓國旅游發展局了解到,自2015年9月24日起,韓國金浦國際機場《中國轉機游客免簽入境制度》已經正式實施。該制度允許前往濟州島的中國團體游客在韓國首都圈地區免簽停留5天。
盡管措施跟進相對及時,出于潛在安全威脅考慮,大部分游客仍將赴韓國旅游行程進行了調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相關航線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5月到8月,赴韓國旅行的外國旅客數量與2014年同期相比有所減少。據韓國旅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6月旅游收入損失達6300億韓元(約合5.67億美元);2015年7月、8月赴韓國旅游的外國游客同比減少82.1%。
受旅游業低迷的影響,韓國2015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下滑至0.3%,為近6年來最低增幅。
韓國防疫體系遭受沖擊
2015年12月23日,韓國保健福祉部宣布,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于12月24日零點結束。然而,由于MERS疫情再次出現的風險仍存,防疫部門使用了“疫情結束”的措辭,而不是“疫情平息”。
在MERS疫情爆發的時期,由于世界衛生組織定義MERS的潛伏期為2~14天,部分尚未確診感染MERS的疑似病例也需要被采取隔離措施。此前,韓國國內一項研究指出,韓國疾病管理部門將“被隔離對象”定義為與患者有過2米內接觸,或曾經在同一個病房的人。
《人民周刊》記者采訪了一位曾參與抗擊SARS、多年從事感染性疾病防治的醫生——四川省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陳濤,她認為:“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說,完備的隔離措施是必要的,隔離措施可以避免‘疑似病例繼續傳染其他健康人群。”
在隔離措施和醫務人員防護措施的選擇上,李蘭娟院士表示:“MERS和SARS病人的治療中需要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包括病人應該收治在符合隔離要求的負壓病房;病人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醫務人員在救治病人的時候要做好充分的防護措施,包括戴N95口罩,穿隔離衣、戴手套等。病人家屬要減少不必要的探視,如果必須探視病人時,要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采取防護措施,接觸過病人或其周圍環境后要及時洗手。”
“信任之路”亟待重筑
MERS“走了”,但對韓國旅游業和醫療衛生行業來說,仍有一個擺在眼前的課題——如何重塑“信任之路”。
旅游業作為韓國拉動經濟增長的“生力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據報道,韓國政府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放寬外國游客赴韓簽證條件,同時還會在1.1萬個商鋪執行“現場退稅制度”。赴韓旅游方面專家表示,這些制度的實施將有助于韓國旅游業早日走出陰霾,重新回到良性的發展軌道。
另據韓媒2015年12月29日報道,作為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過后的應對措施,韓國政府決定自2016年1月起將疾病管理本部長的級別升格為次官級(副部長級)。同時,根據新的職務制度,疾病管理本部之下設置由局長級高層公務員領導的應急中心,應急中心下設危機分析國際合作課、傳染病診斷管理課。韓國福祉部也表示,2016年將投入5323億韓元到保健及醫療研究開發項目中,相關預算比2015年增加1.4%。其中,525億韓元將用于提高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主要傳染病的應對力量上。
“每個人對生態環境的有力保護、全民健身意識的全面提高是我們抵御傳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陳濤醫生認為向全社會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重塑防疫體系“信任之路”。
“降低病死率是減少公眾恐慌的重要措施,包括減少疾病的重癥化和提高重癥病例救治的成功率兩個方面。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減少疾病的重癥化。”李蘭娟院士認為傳染病的防控應以預防為主,需要加強公共衛生知識的宣傳,“另外,無論是SARS還是MERS,都有醫務人員被感染甚至因此而死亡,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公眾的恐慌情緒。避免‘傳染病在醫院內傳播對醫院感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務人員在所有病人的診療過程中須始終采取標準預防措施,包括手衛生、安全注射、醫療廢物正確處理、正確使用手套、口罩等。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相關傳染病的病死率會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