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警銳
2016年來了,這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是在固有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種因素交織作用下,依然復雜多變、動蕩不安?還是注定大事頻發,人們在紛繁的環境中尋求希望?人民網記者結合國內外主流媒體分析,梳理出2016年國際事件十大看點及預測。
·西方與俄羅斯:對抗到幾時?
俄羅斯與西方圍繞制裁問題的較量,背后是雙方幾年來在烏克蘭問題上你死我活的地緣政治博弈。美國智庫“戰略預測公司”總裁喬治·弗里德曼預測,2016年俄羅斯和烏克蘭將達成和解,雖然具體細節不得而知。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對此不會表示歡迎,但德國卻很“高興”。
·美國總統選舉:誰笑到最后?
11月8日是美國大選日,選民們將在這一天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選出美國第58屆總統。英國《金融時報》預測,這將是一場如過山車般起伏不定的選舉——而且將是我們記憶中最激烈的選舉。但是,希拉里將在華盛頓高度兩極化的情況下開始其任期,不會有蜜月。
·安倍修憲:選民能否喊停?
日本眾議院2015年7月強行表決通過安倍政府提交的安保法案。法案的通過意味著日本徹底拋棄和平憲法和“專守防衛”國策。自從去年5月出臺以來,日本各界對安保法案的抗議不斷。安倍修憲野心能否被阻止?關鍵在于日本在野黨和民眾能否有力抗爭。
·英國抉擇:是否會退出歐盟?
卡梅倫首相在競選時曾宣布,將在2017年以公投決定英國是否脫離已經缺乏足夠吸引力的歐盟。但是,英國媒體透露,由于2017年適逢德國、法國重要大選,因此卡梅倫有意考慮提前于2016年舉行公投。據英國《金融時報》預測,英國將通過投票留在歐盟內。
·國際反恐:全球聯手大敗IS?
2015年,“伊斯蘭國”一手制造了巴黎系列恐襲、俄民航客機被炸等震驚世界的暴力事件。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分析,2016年,全世界將拋開分歧,聯手對抗“伊斯蘭國”。“伊斯蘭國”的生存空間不斷受到壓縮。更需要提防的是,這股恐怖勢力轉移到其他動蕩地區。
·難民危機:會泛國際化嗎?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2015年,超過100萬難民和移民抵達歐洲,人數是前一年的4倍。歐盟委員會預計,明年年底前踏入歐盟的難民總數預計達到300萬。對于焦頭爛額的歐洲而言,將難民問題國際化,也是其為求自保的一個重要設想。
·國際油價:將會持續下跌?
2015年,國際油價經歷“跳崖式”下跌,讓全球市場心驚肉跳。根據國際能源署最新的預測,由于世界經濟前景低迷,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還將繼續放緩,供應過剩的局面將持續到2016年晚些時候。高盛甚至預測,2016年油價可能跌到20美元/桶。
·新興經濟體:未來怎樣分化?
從2015年的表現看,受美元走強、資本外流、經濟制裁等影響,部分新興經濟體出現經濟衰退跡象。根據國際研究機構預測,2016年新興經濟體或出現分化:巴西GDP可能下降2.8%,中印經濟增長勢頭較為明朗,而俄羅斯和巴西仍將尋求破解滯漲之道。
·TPP會不會在年內誕生?
2015年10月5日,美國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等11國的貿易部長宣布完成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談判。從技術層面看,2016年美國、加拿大、越南等重要的TPP成員國議會都將進行選舉,TPP列入各國新議會召開前的議事日程,概率不大。
·中國經濟“新常態”:如何選擇路徑?
從2015年的表現看,雖然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但中國經濟韌勁更強,經濟增長動力并未消失。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普遍預測在未來5年,中國經濟可保持年均6.5%左右的增長率,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