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楠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
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探析
王浩楠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貴州銅仁554300
摘要: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是社會建設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增強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高低直接體現著我國法制建設的水平,高校法制教育作為高校政治思想的一部分,對于增強大學生活法律意識,預防和減少大學生違法犯罪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新時期;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措施
近年來,我國高校大學生違法犯罪的現象逐步增多,而且犯罪形式大不相同,暴力現象十分嚴重,給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和損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工作,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一、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基本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的基本政策,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他們法律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的法制建設的水平。加強對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工作,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得大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夠更好的遵守法律和法規,這是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1]
(二)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減少大學生犯罪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獨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多,傳統模式的家庭在不斷的變化,使得大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容易產生偏激,還有網絡的出現和發展在豐富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相當多的色情和暴力內容,不斷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內心世界,近幾年大學生犯罪幾率不斷上升,犯罪手段也千奇百怪,例如2004年的馬某事件和2010年的藥某事件,犯罪方式十分殘忍。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大學生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大學生心理壓力得不到釋放,而且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對法律不了解。不知道違法犯罪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法律意識,是預防大學生違法犯罪的有效途徑。
(三)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
隨著人類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具備單方面專業知識的人才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越來越多地需要更多的復合型全能型人才,需要掌握多層次方面的知識體系,才能跟上發展腳步。法律知識恰恰成為這個知識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制教育是大學生提升自我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和思想基礎。因此,大學生必須學會學法、懂法、守法,用好法律武器維護好自己的權益。反過來,法制教育對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正確教育引導,有利于不斷提高和完善大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在這一時期,大學生在校園里面正在接受各種教育,思維用事方式尚未完整成熟,恰恰法制教育可以培養他們健康的思維方式,從而促使他們更加理性健康成長,逐漸成熟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二、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一)法律意識淡薄
我國高校法制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兩種問題,第一是分不清法制教育和法律教學,法制教育工作得不到重視,僅僅將法制教育看做是一門學科來進行學習,第二就是將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混為一體,將法制教育歸為道德教育的范圍內,忽視了對大學身本身法律意識和法制精神的培養,減少了法制教育的層次和影響,造成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分不清權和法的界線,以及違法和犯罪的區別,片面的認為不符合道德規范的事情就是違法犯罪,淡薄的法律意識直接會影響大學生在今后社會的工作和生活。[2]
(二)法制教育內容單一枯燥
現在我國各高校的法制教育課程都劃分到思想道理或者基礎法律課程中去,法制教育的內容也僅僅體現在《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這本書中,該書只有兩個章節是描寫法律內容的,教材中的關于法制教育的內容龐雜繁多,學生學習起來十分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對法制教育的學習興趣,教師對于法制教育的要求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住相關的理論以應付考試,幾乎不可能培養出學生遵法守法的意識,法律知識和法制教育根本不能互相替代,所以高校在加強法制教育在課堂上學習的同時還要加強校內安全知識和教育活動的宣傳活動,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3]
三、如何提高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水平
(一)高校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新時期高校應該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法制教育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工作,積極開展相應的心理咨詢活動,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學校應該將性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之中,正確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正確處理好感情糾紛,減少性犯罪和情殺現象的發生,學校要多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的社團活動,學校要抓好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正確引導學生釋放自己內心的壓力,對于要畢業的學生來說,學校應該在就業指導的課程之外額外加入一門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改變學生傳統思維的就業觀念,正確舒緩就業壓力所帶來的焦慮心理。
(二)改革法制教育的觀念
我國為高校大學生開設法制教育課程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對于法律素質的培養主要包括:基礎法律常識和法制教育。通過對法律常識的學習可以基本讓學生們掌握基本的法學知識,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目前我國各學校開設的法律教育課程相對較少,不能有效的滿足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全面學習、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必須要開設的刑法、民法、憲法之外還要開設一些和學生自身有關的法律課程,以減少大學生犯罪的幾率。[4]
加強法制教育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各高校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將單向灌輸理論的授課方式轉化為啟蒙式的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去主動的學習,加大培養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自覺性。要聯系實際的教學內容開展案例教育。根據每個班級內學生的特點針對性的選擇適當的法律案例進行教育,使得法制教育的教學活動更加生動形象。可以通過設置模擬法庭的方式讓學生親自體驗法律訴訟的過程,學生可以根據需求去參考當地法庭進行旁聽,提高自身的法律實踐能力。
四、結語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高校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未來接班人的重擔,絕對不能忽視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以落實法制教育實效性為基礎,開展新時期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劉毅.少數民族法律文化視域下民族高校大學生法制觀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05.
[2]徐濤.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2.06.
[3]于林.新時期新疆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新疆大學,2009.06.
[4]孟憲弢.當前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工作探析[J].世紀橋,2012.06.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2-0197-02
作者簡介:王浩楠(1983-),男,河南南陽人,本科,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