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花
(山西藥科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芻議現代音樂教育的教學方法
常金花
(山西藥科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音樂教學已成為其重要環節。現代音樂教育的目的已從原有單純注重知識技能轉向素質教育,從注重人的片面發展轉向人的全面發展,而音樂教育的教學方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好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現代音樂教育;素質教育;教學方法;全面發展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音樂教學已成為其重要環節。現代音樂教育的目的已從原有單純注重知識技能轉向素質教育,從注重人的片面發展轉向人的全面發展。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目前的音樂教育卻不容樂觀。有許多人做過問卷調查,90%的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大多數學生認為:1、老師講課的內容不必局限于課本,可以介紹一些流行音樂的情況;2、應多給學生創造一些自由表演的機會。這些結果表明,只顧循規蹈矩地講授課本知識,卻不注重大學生的興趣愛好,不理會身邊的音樂生活,結果只能是降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蘇霍姆林說: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得改進教師的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這種教育觀念的指導下,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我嘗試運用了一些和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方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教科書里的知識點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依據和基礎,但不是全部,可以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增添一些題材廣泛風格多樣的審美內容。這樣既適應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又有時代氣息,并且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音樂時事。比如:當李云迪獲得肖邦國際鋼琴大賽桂冠時,便向學生介紹李云迪獨具個性與感染力的音樂演奏和國際知名的金獎寧缺毋濫的音樂比賽;新年鐘聲敲響之時,可以為學生介紹“音樂之都”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并與學生一起欣賞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片段。
流行音樂始終是大學生酷愛的音樂,因為它強勁的節奏和日新月異的變化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所以讓流行音樂走進課堂也未嘗不可,因為流行音樂中也不乏優秀歌曲和經典名曲,只要正確引導學生,為他們講述流行音樂的產生和發展,點明精華與糟粕,就會避免學生產生盲目的“追星熱”。比如在世界杯拉開帷幕,電視劇《壯志雄心》在全國播放時,我們師生同唱主題曲《壯志雄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同學們達到共識;要勇敢面對現實,磨練堅強的意志,在具備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的同時,更要具備完善健康的心理素質;在學唱《每一天》時,我把該曲引用的新疆民歌《送我一支玫瑰花》一并介紹給學生,讓他們體會在快節奏城市生活中增添的這種新疆的曠野與浪漫的生活情趣,同學們都很有興致,并深刻感受到流行音樂給他們帶來的美的感受。
現代教育理論研究表明,學生的動作技能和情感意志品質都是通過活動形成的。哲學家尼采說:任何抒情的語言也難以把音樂至深的內容加以披露。因此,音樂教學的途徑應更多地建立在感受和參與的基礎上,而避免過多的語言描述。要提高音樂教學效率,就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課堂活動條件,從而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歌唱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用鋼琴為大家伴奏,或請學生上臺伴舞,或為大家指揮;在戲曲音樂欣賞中,盡量為學生提供表演機會,結果竟是我意想不到的——學生中有唱京劇的,有唱豫劇的,還有評劇,黃梅戲等等,這說明,學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欣賞古曲《漁舟晚唱》時,我提示給學生可以用不同形式表現各自對戲曲的理解和感受,結果學生通過繪畫、詩朗誦、歌唱、舞蹈等形式,把晚霞斑斕,漁歌四起的湖濱夜景表現的如同身臨其境。學生身上所蘊藏的創新潛力在一次次的自我展示空間中得以發揮!
大量的課堂實踐證明,引導學生主體參與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不僅可以使其獲得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還可以有力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21世紀的音樂教育將給學生一個新的天地,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認真配合是現代音樂教育所倡導的主流,也充分體現了音樂學科的功能。
多媒體教學是通過多媒體電腦技術,把文字、音響、圖像等多種教學媒體組合起來,進行教學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音樂教育要充分利用音樂音響本身豐富的色彩和神奇的魅力,巧妙利用多媒體做輔助教學,將抽象的音樂通過畫面的處理變得通俗易懂,使音樂形象化,增加音樂課的科學性、趣味性、民族性和時代感。
作為音樂教師應跟上時代步伐,盡快地掌握這種多媒體音樂課的技術手段。但是,如果過多地依靠多媒體教學,大量時間投入到多媒體的操作中,而忽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就會使多媒體教學出現弊端,如果能巧妙利用多媒體,則使課堂教學步入一個更高的境界。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我嘗試了一種“自制MTV教學法”,即收集與音樂教材有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引導學生根據音樂內涵選出相應的圖片或錄像片段,以MTV學生融理解、感悟、制作于一體的教學法。如欣賞柴可夫斯基鋼琴曲集《四季》中的《六月——船歌》時,先出示幾幅畫面:第一幅是薄霧散開,顯示蔚藍的天空,六月的燦爛陽光普照在寬闊的湖面上閃閃發光;第二幅是船夫快樂地歌唱,歌聲伴隨著馥郁芬芳的花香,在寬闊的湖面上飄蕩;第三幅是船槳輕快地滑動,朗朗的水聲伴著平穩航行的小舟漸漸遠去,終于消失在那六月陽光照耀下煙波浩淼,水天一色的遠方……根據三幅不同畫面,讓學生分析想象,將樂曲的三部分音樂內涵同三幅畫面相結合,師生一同制作成MTV形式,共同欣賞。當全曲結束后,同學們基本上能通過畫面的想象與音樂的結合,輕松地理解了該曲所表達的意境,而且學生們也似乎了解了生活在遼闊國土上的俄羅斯人民的寬厚、深沉而誠摯的性格。
多媒體介入教學領域,給教學帶來了生動活潑的新局面;現代科技與音樂教學相互滲透,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起到積極作用。
古希臘普羅塔戈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國內外音樂教學精髓,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形式,使音樂走進生活,不斷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能在動感的音樂世界里有新的認識,使學生在提高音樂審美感受,表現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豐富學生的生活和人生。
[1] 王盛昌,李保彤.中外名曲欣賞.山西教育出版社.
[2] 楊民望.世界名曲欣賞.上海音樂出版社.
常金花,女,山西藥科職業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