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雅靜
(中北大學,山西 太原 030051)
論表演藝術的共通性*——以情景劇《又見平遙》為例
任雅靜
(中北大學,山西 太原 030051)
如今表演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包括戲劇、音樂、舞蹈、戲曲等藝術。他們在人物創作時的共通性,表現在整體結構的構成上。其過程是和諧統一的,創作時人物確立、人物個性、動作表現、意境渲染、音樂刻畫等方面都有著共同點。
表演藝術;人物形象;塑造共通性
表演藝術是以時間為存在方式的藝術,且具有連續性。戲劇、音樂、舞蹈、戲曲等每部藝術作品中通常會設置許多人物形象向觀眾傳達藝術的精髓和價值,人物是劇目的中心,是舞臺上活動的、直觀的形象,通過塑造人物形象給整部作品帶來生命力,使作品煥發無限精彩。本文通過對《又見平遙》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進而嘗試探究表演藝術在人物創作整體結構中的和諧統一,從而揭示在表演藝術創作中塑造人物形象時人物確立、人物個性、動作表現、意境渲染、音樂刻畫等方面的共通性。
劇中人物真實,形象,生動,富有活力和情感,能帶動觀眾情緒和感情,達到共鳴。作為舞臺上有型或抽象、無聲或有聲的人物形象,影響著整部作品的成功與否,可以說,人物形象是整個作品的靈魂所在,二者密切相連,休戚相關。
無論戲劇、音樂也好,舞蹈、戲曲也罷,創作者、表演者在創作和演繹人物形象的時候猶如房屋建設者在建造房屋時注意搭建框架一樣,最基礎的事情是對人物外在輪廓的確定,這里的輪廓指的是這個人身上固有元素,比如說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幼?社會地位是高是低?他的職業是什么?確定了這些后,人物形象輪廓便得以大致確立?!队忠娖竭b》中戲劇、音樂、舞蹈眾多形式為我們刻畫了人物形象,重情重義的“東家趙易碩”,保后賢德的“新娘”,為了保住王家血脈的“232條漢子”……個個極具個性色彩,將表演本身融為一體。作為觀者在感知到人物形象時和生活中相對比,進而勾勒出外形輪廓,將這一輪廓與精神氣質相結合,最終獲得較為豐滿的人物形象。這是表演藝術塑造人物的第一步。
其次,所有的表演藝術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神形兼備”,如果說上文中的模型是“形”,那么人物的性格便是“神”,如果沒有人物性格的完美塑造便不會有形神兼備的人物,只能是一些沒有靈魂的本偶。表演藝術,對于劇中人物性格的確立和塑造是重中之重,有血有肉的形象、恰當的主題、設計精巧的動作、或繁復或簡約的造型都是劇目編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再次,經過上述兩個創作階段的靜態步驟,我們獲得一個較為豐滿的人物形象之后,我們還需要將這個形象演繹得更加具體,這需要從編排做起,也就是動作。這里指的是戲劇中、音樂中、舞蹈里的藝術語匯。
舞臺上演繹著的每一個小動作,如含胸、撩步甚至微笑、眼神交流都是展示人物內心世界各類特質的重要體現。而動作的不同(包括單個動作的不同和動作組合的不同)也就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往往表現著主人公的陽剛、力量等形象;含胸、下藥等緩慢的柔性動作往往表現著主人公溫婉的形象。而且,不僅人物性格有賴于動作的表達,有時候人物的特殊的社會背景,都有可能通過動作表現出來,如作揖的動作,往往能夠交代主人公處于古代社會的背景。
仍以《又見平遙》為例,戲劇“吃面”部分、舞蹈“面秀”階段以及音樂“合唱”片段,演員合著輕快、速率較大的音樂,踏著較為緊湊的節奏出現在舞臺。通過這組動作,演員完成了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體精神氣質的氣氛渲染。觀者,絕大部分的目光都會落在動作上,在鑒賞劇目時,人們只能移動作為介質。動作像一道橋梁,將欣賞者和主人公形象連接在一起,精神特質需要依附于動作表現出來,才能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在通過動作表現主題時,必須堅持主題的指導地位,將這一精神氣質灌入動作的“殼”,豐富、擴張,直至豐滿形象的最終確立。
對于戲劇、舞蹈、音樂、戲曲等表演藝術而言,單純的人物形象塑造固然簡潔有力,但是難免讓人覺得單薄,為解決這個問題,創作者們往往會將人物形象放到意境之中去表現。這不難理解,意境的渲染往往會成倍增強劇目表現力,意境使得人們在鑒賞形象時有了情感的依附氛圍,表演也顯得更加有張力,放在意境中的形象鑒賞,將取得更好的效果。塑造出切合主題的意境是要依托于相當多的現實生活元素塑造的,一定要使觀眾感受到的意境與他們現實生活的經驗建立聯系,這樣才有助于他們理解劇目?!队忠娖竭b》讓觀眾從紛繁的碎片中窺視故事端倪,經歷一次"穿越",重拾祖先生活片段……戲劇、舞蹈“靈魂回家”部分,十幾位男子赤裸上身飾演“回家的靈魂”,在深色布景墻烘托下在“墻上”做著各種高難度動作,同時大聲喊著“回家了!我們回家了!”這種意境烘托,強烈地刺激我的心靈,這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最后,不同的表演藝術種類都離不開音樂的配合,它們既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劇目演繹過程中,總會有聲樂或者是樂器與之相生相隨,舞蹈以動作為主要特色,很多動作無法表現的內容可以由音樂來代為完成;戲劇、情感到位時,也有音樂相伴相生。如表現極為細膩的情感時,人物的微小動作、眼神等不易被臺下觀眾所察覺,這樣,通過一段合適的音樂配合便能夠達到表現這種細膩情感的效果?!队忠娖竭b》也充分利用了音樂在創造意境、凸顯形象、描繪情感等方面的獨特作用,除了前文所述的演員有音樂在創設的意境外,在舞蹈的其他部分我們也能看到音樂的作用,印象深刻的是整部劇目快結束時,全場響起一首家喻戶曉的山西名曲《桃花紅來杏花白》,音樂時而激越、時而舒緩,觀眾伴著情緒的高漲,與表演者一起擊掌合唱,達到情感的升華與共鳴。■
[1] 張玥.論舞蹈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通俗歌曲,2015.
[2] 邢麗君.淺談聲樂表演藝術中的“形”與“神”,2016.
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山西省戲劇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