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越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6
?
法律語境下的商務合同語篇特征及翻譯
姜 越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6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尤其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后,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在近些年里,世界不僅見證了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展,同時也見證了國際貿易的快速增長。為了滿足一體化的需要,抓住推進經濟發展和融入全球一體化的重大機遇,中國采取了一系列的面向世界的政策。如今,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交流作為媒介也在國際貿易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無論是國內經濟還是對外貿易都處于迅猛增長的階段。在此背景下,各種交易對使用中的國際商務合同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不僅僅是商務人士,語言學家們也從不同角度對商務合同的研究有著相當大的興趣。盡管很多學者已經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過商務合同,但大部分研究僅注重商務合同的概述和特征,很少一部分人研究過特定語境文本,尤其是在法律語境下的商務合同,研究過的內容更是少之又少。在本文中,筆者嘗試從法律語境下對商務合同進行研究。通過分析一些真實特殊的商務合同案例,嘗試總結法律語境下商務合同的語篇特征及其法律術語翻譯原則。通過從詞匯、句法、等不同角度分析法律語境下商務合同的特征,旨在嘗試提出一些翻譯策略。
(一)概述
“Legal”是“law”的形容詞性,所以在了解法律英語前應先了解法律。什么是法律?盡管法律這個詞存在于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但并不是所有人可以準確的回答這個問題。從亞里士多德到如今的學者都曾定義過這一術語。亞里士多德認為法律是對行為的約束。柏拉圖視法律為社會管理的一種形式。總的來說,“法律”一詞的定義會隨著我們社會的發展而改變。起初,法律的目的是維持秩序和解決沖突,但是隨著我們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法律再也不僅僅是對行為一系列簡單的約束,它同時也規定了責任和社會的正義。
法律英語并不僅是法律與英語概念的簡單合并,而是兩個學科的交叉結合。盡管法官和律師經常在公務中使用法律英語,但法律英語僅屬于英語的一種,而不是法律。法律術語是律師或其他法律工作者在工作時運用的一種英語的形式。現代的法律英語以規范英語為基礎,但同時也包含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征。這些特征涉及特定術語、語言結構、語言學慣例和標點符號。如果沒有基礎英語,法律詞匯和特殊術語將不能成型。大部分通用英語的詞匯和詞組根據一般意義進行解釋,但是法律英語需要根據特定的法律法規進行解釋,防止出現任何的歧義和不明確的翻譯結果。
“contract”(合同)一詞源于拉丁文“contractus”,這是由兩個及以上的當事人在進行溝通和談判后簽署的協議。如今,在廣義層面,合同涉及協議或義務的說明;在狹義層面,合同僅作為兩方及以上當事人規定做一些事情的協議。
(二)法律英語與商務合同聯系與區別
在如今的國際貿易市場中,法律英語與商務合同早已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盡管兩個文本存在很多相似的特征,但通過比較,兩者仍存在一些小區別。這些細小的區別將闡釋如下:
1.詞匯中不同的文體特征。在法律英語中,很少使用代詞。眾所周知,代詞在現代英語中是無可替代的。使用代詞有利于避免重復,增強文章結構的關聯度和增加語義的相關性。但是,在法律英語中,使用代詞則需要更多的考慮。甚至在書寫法律英語時,人們更愿意選擇重復同樣的詞匯而不愿意使用代詞。這么做的原因是為了防止指代不清楚從而破壞了法律英語的準確性。為了明確和清楚地規定權利和義務,法律英語會更多地選擇看起來似乎更加復雜和“笨拙”的表達方式。
商務合同中的用詞應當嚴謹、正式且客觀。因此,為了達到這樣的優雅正式的效果,往往會選擇拉丁文替代商務合同中一些通用英語詞匯。舉例如下:
The agreement shall commence on this day and automatically terminate upon the bankruptcy or insolvency of either of the parties hereto.
使用“commence”和“terminate”替代了通用英語“begin”和“end”。
2.句法中不同的文體特征。(1)總的來說,法律英語一般要求一個完整的句子應具有主語和動詞。因此,為了防止因缺少句子的成分而產生誤解和誤釋,法律英語中很少使用省略語句。但是,在不影響整個文本理解的基礎上,法律英語也可以通過使用省略句以達到嚴謹和客觀的目的;(2)使用掉尾句是商務合同中在句法上的一個很明顯的文體特征。這么做是為了強調合同中重要的信息,同時也是尾重的原則,即將重要部分放在句子的最后來進行強調,可以讓句子變得更加生動;(3)平行句式是法律英語中另一點不同于商務英語的特色。這樣的結構不僅顯得明確和清楚,同樣也提高了整個文本的嚴謹性。舉例如下:
(1)If it is dissolved by law;(2)if it is disbanded;(3)if it is declared bankrup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or(4)for other reasons.
在以上示例中,幾個平行句式用于解釋企業法人終止的原因。在通用英語中,句式結構要求更多變、更加多樣化。但是在法律英語中,通常更多地使用簡單的平行句式。
(三)法律英語和商務合同的相互借鑒
從詞匯特征來看,法律英語和商務合同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例如,它們都使用專業術語、古語詞、外來語和模糊詞。由于對準確表達的需要,專業術語廣泛運用于商務合同中。古語詞也是這一部分很明顯的特征。盡管古語詞很少運用于口語和書面英語中,但在商務合同和法律英語中,廣泛運用古語詞可以增加文本的嚴謹性。商務合同中大部分的外來詞源于拉丁和法語,它們在闡述某些概念時有著相對穩定的意義。
從句法來看,法律英語和商務合同有著很多類似的特征,主要包括一般陳述句、長句、恰當的主動式和被動式。句法特征同樣也包括名詞化、適當的情態動詞。名詞化反映了文本結構的邏輯性和概念性,通過使用名詞可以增加商務合同的正式性。同時,法律英語和商務合同都會運用情態動詞來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例如,權利可以使用can,一般義務使用should,強制義務用must,禁止性用mustn’t。
(一)詞匯特征
1.第一個詞匯特征就是運用大量的專業術語。法律語境下的商務合同,正如它的字面意思,是由大量商務和法律術語組成,例如discharging liability(償還債務),judicial decree(司法審判),winding up(結業),quasi-contract(準合同)等等。一些通用英語在法律語境下會有著與眾不同的特定含義。例如,詞匯“immunity”(免疫)在商務合同中會譯為“豁免權”;instrument(手段)會譯成“票據”;assignment(分派)表示“財產轉讓”。2.第二個特征是法律語境下的商務合同具有絕對正式和標準的文體。這意味合同中幾乎每一個詞匯都是既正式而又保守的,以此來顯示出文本的嚴謹性。除了以上兩點特征外,經常使用古語詞也是一點特征,上文已經提及概念,此處不贅述。古語詞通常是副詞,是由here,there或where和in,on,after或of組合而成。例如,herewith(與此一道),therein(在其中),thereinafter(在下文中),thereof(其),thereto(附隨),whereas(鑒于)。當修飾動詞時,古語詞扮演著與一般副詞一樣的作用,而當修飾名詞時,古語詞會放在這些名詞的后面。運用古語詞的優點是可以使整個商務合同更加簡潔、規范、嚴謹,防止過多的重復和冗長。舉例如下:
This contract is made this 15th day of July,1986 by ABC Corporation(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ellers”)……
hereinafter譯為“本合同下文中”用于強調整個句子的語氣。
2.除了古語詞,縮寫詞也是法律語境下商務合同的詞匯特征之一。縮寫詞分為首字母縮略詞和截短詞。在表示價格、交貨方式和賠償金時,通常會使用這些縮寫詞。例如,B/L(提貨單),CIF(到岸價),D/D(即期匯票),FOB(離岸價格),M/T(信匯),T/T(電匯)等等。
(二)句法特征
從法律語境下的商務合同來看,伴隨著大量復雜句式的晦澀文本是它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名詞化和使用正確的情態動詞已在上文提及,此處不贅述。這部分主要研究一般陳述句、長句和合適的主動式和被動式。為了明確和客觀地闡述和規定雙方相關的權利和義務,一般陳述句相比其他句型運用的更加頻繁。為了準確地規定某些權利和義務,排除任何的誤解和誤釋,長句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需要強調完成的客體,忽略完成者時,被動式將會被選擇。但是當涉及雙方的義務,責任和權利時,被動式應謹慎使用。
詞匯是組成翻譯最基本的元素,所以用詞的準確性影響著句子、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一些通用英語在不同的文本有著不同的含義,這就需要譯者在翻譯時選擇精準恰當的中文含義。一些翻譯建議如下:
(一)詞匯翻譯技巧
1.雙面性。首先,在選擇正確的釋義時,應當考慮它的通用含義和特殊含義。以minor來舉例,在通用含義中,它表示很少數的或者更年輕的意思,并不具有很嚴格的含義。但在法律文本中,minor特指18周歲以下。因此,在翻譯前,譯者應當先判斷這個單詞是否屬于通用語,然后再根據具體的語境進行準確的翻譯。2.客觀性。法律語境下的商務合同旨在解釋法律而不是表達情感。這一特征強調了翻譯詞匯時應當準確但不華麗,客觀并且理性。
(二)句法翻譯技巧
1.按照句子的順序進行翻譯。在翻譯商務合同,尤其是在法律語境中,譯者可以按著原來句子的順序進行翻譯或者僅僅修改其中一部分;2.句子的組合和分離。前者是指將兩句及以上的簡單句譯成一段復雜句。相反地,后者則是將一個復雜句拆分為兩句或以上的句子。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改變句子的結構,讓翻譯更加準確并易于理解。
法律語境下的商務合同的翻譯是一項非常正式和嚴謹的工作。在翻譯時,要求譯者不僅需要具備強大的語言功底,還應具有相關的法律知識。因此譯者在練習英語語言功底的同時,也應涉獵相關法律。法律語境下的商務合同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這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深層次的研究。其實,商務合同與法律英語之間并沒有很明確的界限。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法律語境下的商務合同的翻譯技巧有著更大的需求。面對以上問題,筆者望能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能夠進行研究與探索,同時也將努力提高自己的相關能力。
[1]鮑文瑾.法律語境下的商務語篇特征及其翻譯策略[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
[2]郭婷婷.商務合同的文體特點及其翻譯[D].南京師范大學,2011.
[3]馬慶林,孟超.法律英語[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
[4]莫再樹.商務合同英語的文體特征[J].湖南大學學報,2003(3):83-88.
[5]龐文娟.法律語境及其對法律翻譯的影響[D].西南政法大學,2012.
[6]湯靜芳.商務英語翻譯[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
H15;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