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穎果
安徽大學法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
消費稅對推動環境保護作用分析
沙穎果
安徽大學法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消費稅全稱消費行為稅,是對消費品的流轉額進行征稅的各類稅收的統稱。消費稅是典型的間接稅,實行價內稅,由于價款中已包含,因此消費稅只在應稅消費品的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此后的批發、零售等環節,不再繳納消費稅,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消費行為稅對環境保護具有一定的推動調節作用,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本文從以下三部分進行闡釋:
(一)直接稅與間接稅的劃分
稅收負擔能否轉嫁是直接稅與間接稅劃分最為常見的標準。除了該種分類標準外,還有稅源劃分標準和財政機關規定劃分標準。雖然第一種標準較為常見,但由于“能否轉嫁”這一概念過于模糊;因此,至今仍缺乏統一的定論。一般而言,直接稅以所得稅和財產稅稅種為主體,指預期稅負不能轉嫁的、納稅人與負稅人一致的稅種;間接稅以商品稅稅種為主體,主要包括了商品稅和其他間接稅,是一種預期稅負能夠轉嫁,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的稅種。而本文探討的消費稅便是間接稅的一種。
(二)消費行為與社會效能的交互分析
消費貫穿于我們的一生之中,從我們一出生便會成為一個消費者,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消費始終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消費的內容部分決定了消費的概念不能僅僅局限于經濟學領域,還應延伸到社會學、生態學等各個領域,不僅如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費往往還會還涉及到文化風俗、生態環境以及宗教信仰等多個方面。因此,通過制定影響消費行為的政策來達到國家宏觀調控的目的變得尤為重要。
(三)消費行為稅的立法衡量原則
系統結構理論為消費行為稅的立法存在提供了方法論的支持。消費行為稅作為稅法體系中的一部分,不應該獨立于稅法體系之外,而應立身于稅法體系中,與其他稅種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完整的、動態的系統,這樣才能使其調控作用發揮到最大值。
庇古矯正稅則體現了消費行為稅的立法實用性指向。例如,消費稅中對高污染的成品油、木質一次性筷子課稅;這些消費行為都不利于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推進,具有一定的負面效應,因此消費稅在此處就具有了對該種行為加以矯正的功能。
(四)我國環境稅費現狀
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完整獨立的環境稅,在環境污染方面呈現稅收與收費并存局面且以收費為主。我國現有環境稅費政策有:環境保護方面的稅收制度和政策以及相關的收費制度。環境保護方面的稅種主要有:資源稅、消費稅、車船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環境收費則以我國上個世紀80年代初實行的排污收費制度最為典型。
(一)我國消費稅在環保功能上的現狀
消費稅的環保效應主要是通過對高能耗、高污染的消費品進行征稅,進而來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從而減少對這些產品的消費使用;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環境。
1.在征稅稅目方面
消費稅的征稅范圍由最初11類應稅消費品擴大到14個,增加了對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燃料油和航空煤油等資源性產品的課稅。
2.稅率設定方面
自2009年1月1日開始,實施了對燃油征稅的改革并大幅提高了稅率,7種應稅成品油的稅率平均上升了7倍左右,同時還調整了卷煙的消費稅稅率。
3.征稅環節方面
現行消費稅制度中規定,消費稅在生產、批發和零售三個環節中課稅,在生產環節征收,使消費稅征收簡便,便于稅款在生產流通的首個環節及時入庫,同時利用流轉稅稅負轉嫁的特點,實行流轉額全額征稅,既限制了消費,又抑制了生產,因此,充分發揮了消費稅的調節和引導作用。
(二)我國消費稅環保作用上的缺失
1.稅范圍過窄,缺少相關綠色稅目設立
現行消費稅涉及環境負外部效應的稅目只有7種,分別是煙、鞭炮焰火、成品油、小汽車、摩托車、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實木地板。而對于環境會造成極大污染的絕大部分能源產品卻并不在應征產品之列。現行消費稅除了對成品油征稅外,對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天然氣等能源產品都未征稅。這無疑削弱了消費稅對能源產品節約使用的導向作用,也使得其環境保護效應受限。
2.稅率設定不合理,不能很好地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服務
我國現行消費稅中在對小汽車的課稅稅率設定上雖然也在一定程度體現了節能環保的要求,但對于大排量汽車的征稅稅率仍然過低,很難起到限制引導相關消費以推動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目的。
3.計稅價格模式及征稅環節不能很好促進環境保護
現行消費稅適用比例稅率以價內稅的形式計征稅款,除幾種特殊產品及特殊情形之外,其他絕大部分應稅產品均在生產環節納稅。征稅環節設置在生產環節,使得最初納稅人是生產廠家,再加上實行價內稅,使得消費者很難清楚地掌握自己稅負負擔狀況。
(一)征稅范圍方面的完善
在征稅范圍方面,我國消費稅應進一步擴大征稅范圍,實行中間型稅收。將一些過度消耗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產品盡量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如汞鎘電池、化學農藥、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含磷洗衣粉等。在能源產品方面,應對煤炭,天然氣等能源開始征稅,通過征稅緩解能源消費壓力,同時刺激清潔能源生產使用促進了節能減排。這樣的做法有利于推動節約資源、改善環境,從而更好地發揮消費稅的宏觀調控功能,并且使得消費稅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與國際通行的環境保護稅制接軌,以利于減少貿易摩擦改善國際經濟關系。通過逐步擴大征收范圍,使應稅消費品或行為擴大到20個左右,消費稅從“有限型”過渡到“中間型”,使消費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
(二)征稅稅率方面的完善
在消費稅的稅率設定方面,應適當提高污染環境和資源消耗量大的消費品稅率,可以大幅度提高對人類健康、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危害的鞭炮、焰火等應稅消費品的稅率。同時,對于資源浪費嚴重的一次性產品的稅率也應有所提高。另外,根據消費稅課稅原理,還應設置差別稅率,即對能源資源消耗越大、對環境和健康危害越大的產品,其消費稅稅率越高。通過運用低稅率、稅額減免等多種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對環保技術、環保產品的研究、開發、引進和使用,引導公眾“樹立環保理念、保護生態環境”。
(三)稅收征收環節方面的完善
在消費稅的征收環節及方式方面,應將消費稅的征稅環節從生產環節改為消費環節,并將消費稅的征收方式由隱蔽的價內稅改為透明的價外稅;增加消費稅征稅的透明度,由消費者在購買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的商品時直接繳納消費稅,使消費者真實地了解自己的消費行為必須承擔相應的稅收負擔,也更加明確和國家的消費政策導向,從而有利于節能減排調控政策的實施。
[1]朱順賢,邱成梁.關于完善綠色消費稅制的探討[J].經濟縱橫,2010.11.
[2]朱志鋼,高夢瑩.論直接稅與間接稅的合理搭配[J].稅務研究,2013:337.
[3]臧傳情.我國消費稅的環境保護效應及其改進[J].稅務研究,2013:338.
F812.42;F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