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怡
新疆大學法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
勞務派遣法律制度研究
張詩怡
新疆大學法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勞務派遣的產生最開始來源于歐美等西方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隨后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勞務派遣才在中國生根發芽,快速發展起來。中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眾多的不穩定因素,加之勞務派遣制度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尚不成熟,所以勞務派遣制度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與矛盾沖突點。每年發生在我國的勞務派遣糾紛也是層出不窮,一方面用工單位得不到最優良的勞動力,同時被派遣的勞動者也常常出現權益的得不到應有保護的問題。勞務派遣究竟是什么?要通過勞務派遣這種方式達到怎樣的效果,以及如何解決勞務派遣中出現的糾紛將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
勞務派遣是隨著全球經濟不斷飛速發展,工業化不斷進步所衍生出的一種靈活的、先進的用工形式。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所需要的工作人員越來越多樣化、專業化,那么勞務派遣這種形式正好可以滿足企業的這種需求,同時由于當今世界經濟的流通性十分強大,所以對于工作人員的流動性要求也相對較高。勞務派遣是由于世界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全球化進程推動的一種靈活、便捷、順應時代要求的用工方式,勞務派遣由三方主體所構成,用工單位、派遣機構、被派遣者三方主體共同組成。用工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用工需要,從勞務派遣公司聘用所需要的人員,并且由勞務派遣機構為被派遣人員辦理勞動合同、發給被派遣人員工資、辦理保險、處理勞務糾紛等一系列事情。
勞務派遣是一種非常好的用工形式,但是這種好的方式要想被好好運用,就需要提供良好的就業秩序。首先,勞務派遣應當明確規定出哪些行業可以通過勞務派遣這種方式用工,那些行業堅決不可以通過勞務派遣的方式用工。
(一)我國的勞務派遣地域和行業用工常態化
目前我國勞務派遣的規模已經十分強大,但是我國的勞務派遣在某些行業中卻出現了常態化。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勞務派遣這種用工方式本質是以靈活、彈性較強取勝的用工方式,也就是勞務派遣不同于常態的勞務合同工,這種形式只是在用工單位需要臨時工、季節性工人或者短暫工作時采用的用工方式。
(二)被勞務派遣者同工不同酬、用工比例過高
眾所周知勞務派遣作為臨時的、短暫的用工形式,勞動者由于不是直接同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所以經常會受到用工單位的壓榨,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同工不同酬”現象,也就是勞務派遣者與用工單位本單位的工作人員付出的勞動、創造的物質成果是相同的情況下。用工單位為了降低成本,克扣勞務派遣者的應得報酬,由于這種做法的而盛行造成了另一項弊端的出現,也就是勞務派遣的用工比例過大,由于用工單位克扣、減少勞務派遣者的工資,所以用人單位更樂于使用勞務派遣人員,這樣就能夠省時省錢的使用勞動力。
由于我國的勞務派遣制度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勞務派遣制度的良好有序發展筆者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完善勞務派遣的立法
如上文所述,我國的勞務派遣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經濟發展快速且不穩定。加之我國的勞務派遣起步較晚,發展時間短沒有十分豐富的經驗,也沒有完善的制度相匹配。所以近年來隨著勞務派遣人員的不斷增多、派遣機構不斷的增加,勞務派遣糾紛也隨之越來越多。由于勞務派遣本身涉及三方主體的特殊性質,一旦糾紛發生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容易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誰都不愿意去承擔糾紛帶來的責任。這樣作為被派遣者的勞動者作為弱勢群體權利就得不到保障。
(二)拓寬勞務派遣的適用范圍
勞務派遣這種用工形式其實是適應市場規律的產物,但是勞務派遣目前在我國的使用范圍相對較窄,有很多行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還無法使用這種靈活的用工方式,雖然勞務派遣存在著一定的難以管理性,但是將勞務派遣的適用范圍拓寬將會大大緩解我國勞務市場的用工壓力。另外由于我國的地域遼闊,區域間市場以及用工形式的差異很大,所以也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作出不同的勞務派遣政策。
(三)嚴格派遣機構的管理
派遣機構是勞務派遣的主體之一,同時也是連接用工單位和勞動者的橋梁,所以對于勞務派遣機構的管理十分重要。派遣機構應當具有勞務派遣的資格,嚴格派遣機構的資格審理有助于提升整個勞務派遣行業的素質,同時勞務派遣機構應當有自己嚴格的勞務派遣程序,既要符合國家法律的規定,又要適應市場的需求。
通過立法上的完善、管理上的嚴抓、勞務派遣行業自身的自治等具體的方法策略,我國的勞務派遣一定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最終適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土壤,并且發展成為適合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道路的重要用工形式,合理的分配勞動力資源。
[1]董保華.勞動制度改革的法學探究[J].中國法學,1992(05).
[2]楊燕綏,趙建國.靈活用工與彈性就業機制[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0.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