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琳
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江蘇 淮安 223001
?
重復自白的排除規則研究
郭 琳
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江蘇 淮安 223001
雖然新《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進一步完善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但對重復自白可采性的規定依然不明確,重復自白的可采性判斷是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中需要重視的問題之一,尤其在我國口供依然重視口供的大形勢下,對重復自白排除的忽視會給偵訊機關以“洗白”非法證據的機會。因此,明確重復自白的排除規則有利于整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有序推進。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偵訊機關刑訊逼供做出有罪供述,在之后形式合法的訊問中又做出了與之前相同或相似的有罪供述,該有罪供述即重復自白是否也應視為非法證據予以排除。一方面,排除重復自白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案件證據鏈的完整性,進而造成無法有效地追訴犯罪;另一方面,如果將重復自白當作證據采用,又可能會架空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使新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成為虛設。筆者認為,重復自白的做出如果是緣于第一次非法取證行為的后續影響,就應予以排除,反之,如果重復自白是在刑訊逼供的后續影響消失之后做出的則應予以采用。
在面對重復自白的可采性問題時,應以排除為原則,只有在有證據證明第一次非法取證行為不會嚴重干擾后續重復自白任意性的前提下,才能確認重復自白的可采性。那么,判斷第一次非法取證行為對重復自白任意性的干擾程度,主要有以下幾個判斷標準:
(一)非法取證行為的嚴重程度
通過法律法規所禁止的非法手段獲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一般都會對重復自白的任意性產生后續影響,除非采取阻斷該后續影響的一系列補救措施。①非法取證行為的嚴重程度要綜合考慮該行為的持續時間、訊問人員的具體行為以及被訊問人員的個體情況等。但有些非法取證行為例如訊問人員未告知權利等技術性違法并沒有采取暴力脅迫等方式,不會對后續的重復自白產生影響,對該類重復自白不應予以排除。
(二)重復自白與其他證據的印證程度
重復自白的內容有可能存在真實的供述,供述越真實可采性就越大,而證據的真實性是通過與其他證據印證程度來判斷的。刑事審判中單純口供不能作為定罪的依據,刑事案件的證據必然包括書證、物證、證人證言等等,因此,我們就要通過重復自白與其他證據的印證程度來判斷重復自白的真實性,從而確定其可采性。
(三)證據污染的稀釋程度
如果在偵訊人員第一次采用非法手段取證之后,到獲取重復供述之前,有其他獨立因素介入,足以稀釋非法取證行為對后續自白任意性的影響,那么,該重復自白可以例外地作為證據采用。判斷證據污染的稀釋程度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
1.訊問主體有無變化
如果實施過刑訊逼供的偵訊人員繼續參與后續的訊問,即使沒有采用非法手段依舊會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造成心理壓力,進而導致違背自己意愿做出供述。訊問主體的變更則有可能解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心理壓力,阻斷之前非法取證行為的不利影響。
2.訊問場所有無變化
一般而言,訊問場所越封閉,自白任意性越低。封閉的訊問場所可以切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與外界的一切聯系,讓其產生孤立無援的危機感,②從而對其產生心理壓力,迫使其做出虛假供述。因此,訊問場所的開放性有利于修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心理創傷,對證據污染具有一定的稀釋作用。
3.間隔時間的長短
之前非法取證行為與后續重復自白的間隔時間越短,該非法取證行為的后續影響就越大,重復自白的可采性就越低。況且,無論之前的訊問是否采取了法律所禁止的手段,間隔時間較短的連續訊問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因此,兩次訊問的間隔時間越長,對證據污染的稀釋作用越大,重復自白的可采性也就越強。
只要非法證據被排除,偵訊機關就不能再針對同一證據進行重新取證,③但法官的重新取證行為是不應被禁止的。在司法審判中,被告人做出的有罪供述如有證據證明是非法取證行為獲得的,理應予以排除。但在排除之前,法官可以依法在法庭上重新對被告人進行訊問,如果被告仍做出有罪供述,那么該重復自白的可采性就較高,結合其他因素,該重復自白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
[ 注 釋 ]
①龍宗智.兩個證據規定的規范與執行若干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10(6).
②公安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刑事偵查學[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9:532.
③萬毅.論反復自白的效力[J].四川大學學報,2011(5).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