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秀俊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河北 保定 071028
?
淺論我國網絡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制
時秀俊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河北 保定 071028
(一)網絡言論自由的界定
網絡言論自由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也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網絡言論自由可以通過其字面的表述界定為公民擁有的通過網絡來實現言論自由的權利?;ヂ摼W無疑為社會提供了一個便捷且直觀的虛擬空間,博客、微薄的廣泛流行更減少了人們之間交流與溝通的障礙。這使得言論自由,在我國公民所享有的諸多基本權利中也顯得更加“自由”。人們更多的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以及與自身息息相關的事物當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眾對政府的監督。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的是,網絡言論仍需規制。
(二)網絡言論自由的特點
1.廣泛且平等的傳播主體
網絡言論的傳播擁有相對廣發且地位平等的主體。在現代社會中任何一個擁有計算機并支持聯網的公民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表個人意見,傳播個人思想。因此,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通過網絡來行使言論自由的人數必然相當廣泛。同時,網絡因其多方性也滲透出某種原始的淳樸與平等。
2.遍且開放的互動對象
顯然,參與到網絡世界中的絕不會是一個人,也不會是兩個人或者幾個人,而是由世界上很多人共同參與和營造的虛擬的不真實世界。也就是說,信息的快速傳播可以使上千億的人在短時間內獲知,同時又通過其他簡便快捷的方式讓這些人對所獲知的信息作出回應。這就使人與人之間形成了更加普遍且開放的互動。這種互動性也為公眾積極行使言論自由注入了新動力,使得不同的聲音、觀點在網絡世界里顯得異常豐富。
(一)我國網絡言論自由立法存在的弊端
1.過分強調公民的責任與義務
我國關于網絡言論自由的法律法規本就有限。又大多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出現。因此,我國對于網絡自由言論的規制大多是從有利于政府進行相應的管理的角度出發,大量的規定了網絡運營商和網民們的義務,或者他們對自己的不法行為應承擔的責任。并有一些條款已經偏離了立法原有的目的,嚴重限制了公民的言論自由。
2.缺乏對公民相關權利的保護
如前所述,網絡言論自由,很容易對公民的權利造成侵害。因此,對于網絡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制,本應體現出對公民所擁有的相關權利的保護。然而,從我國侵權責任法和刑法等相關規定中不難看出,我國關于網絡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定相對缺乏有關公民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等相關權利的保護。
3.立法層次較低,制定主體相對混亂
首先,對公民享有的言論自由的內容、范圍、行使的方式和對言論自由的保護措施等都沒有明確的規定。我國網絡言論自由的規制,缺乏憲法方面的規定。
其次,對于公民網絡言論自由的規定多散見于部門規章及各有權管理部門的規范性文件。這也就不可避免的具有調整范圍窄,立法層次過低的弊端。
(一)我國網絡言論自由法律規制的原則
1.最小限制原則
在政府與公民之間,公民永遠都是出于弱勢地位的。即便是在網絡社會這樣的虛擬空間中,政府依然無懸念的保留著優勢地位。同時,網絡言論自由的規制由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政府真正的目的應該是最大限度的保證供公民在網絡上行使自己的言論自由。在網絡中這個開放的虛擬空間里給公民留下足夠自由的空間。
2.比較衡量原則
至于比較衡量原則,使得法官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形勢的變遷,以及客觀背景的轉換而做出不同的權衡,使案件得到最好的處理。但是,這樣一種原則的使用中,法官占有至關重要的位置。因為,法官個人的專業背景,社會經歷,以及個人心理都會對其價值權衡做出重要的影響。
(二)完善我國網絡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制
1.完善立法內容
首先,雖然近年來我國在網絡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制方面,已經制定并頒布了很多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前面已經提到,我國關于規制網絡言論自由的相關法律還不夠完善,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相關的立法內容進行完善。從內容上形成“過濾—追責—處罰”的模式,從而在立法上轉變列舉禁載的觀念。
2.加強并完善行業自律
在規制網絡言論的過程中僅僅依靠法律和政府是不夠的,還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和完善網絡空間的行業自律。因為,良好的行業自律不僅有利于規制網絡言論自由的正確行使,還有利于保障公民最大限度的行使自己的權利。
(三)完善侵犯公民網絡言論自由的救濟制度
對于這一問題,我們不僅需要立法者對于網絡言論自由進行立法規制,還需要立法者同時設立相應的救濟制度。在公民網絡言論自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法律應該確立權利的救濟制度,從救濟程序,救濟途徑等方面進行保障。這樣更有利于加快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步伐。
[1]劉正祥.網絡言論的失范及法律規制[J].政法學刊,2010(4).
[2]韓大元.因特網時代的憲法學研究新課題[J].環球法律評論,2001(1).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