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秀
近一年,第一次離開班主任的工作崗位;近一年,第一次放下筆休養生息,近一年,第一次幾乎放下閱讀隨遇而安。這一年,過著與以往不同的一年,當一句“我要恢復我運動的品格,并相信它是恰如其分的。”成為我的行動指南的時候,一切都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堅持了一般人不能堅持的冬泳,雨雪無阻,卻放棄了十多年的堅持,閱讀與寫作突然變得煙消云散,體格漸漸恢復了強健,大腦卻變得遲鈍,對教育的思考越來越淺薄,甚至思想變得浮躁,突然發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我,那樣的陌生,那樣的肆無忌憚的放縱。
即使有著太多放棄的理由,健康是每一個人都想擁有的無上財富,可如今明明得到了健康,心靈卻在飄浮。作為教師,教并不是一個單方向的流動,它更是一種自我的升華,當我為了健康放棄學習的時候,我發現了這并不是一個良好的選擇,健康的成長與精神的成長并不總是走在一起,健康可以通過軀體的勤奮來達到良好的運作,而精神的成長必須來自思想的勤奮,而思想的勤奮遠比軀體的勤奮來得復雜。當我孱弱的身體因為堅持冬泳而得到眾多贊許時,其實我知道我失去了更多。
每一個在職的人,都有一個職場,必須要在這個職場中做這個職場應該做的事。對于教師來說,教書育人是自然之事。離開班主任崗位,育人有點遙遠,記得在做班主任的時候,曾經寫文呼吁教育不是班主任的事,亦是課任教師的份內事。而當自己離開這個崗位的時候,發現事實上自己亦僅是一個課任老師,雖然有課堂上一如既往地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卻少了面對面的交流,我失去了交流的體驗,和與學生零距離的接觸,我因此而變成教育的邊緣人。
教師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可是許多教師刻意地回避了這個問題。教好書僅僅是作為一位教師的職業底線,而不是優秀教師的評價標準。雖然在現實層面上,評價教師的優秀與否在于他的專業素養,而把專業素養又偏面地定格在學科素養上,但不管怎么樣,教師永遠是教書育人的,教師不僅傳授專業知識,更是傳播思想,特別當自己的思想得到學生的接受與肯定時,這種學術興奮不亞于“想說愛你并不容易”的平均分所帶來的短暫欣慰。而這一年,我明顯遠離了這個定位,雖然不時會毫不吝嗇地擠出課堂教學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思想與哲理的交流,但這絕不能與當班主任時可以比較的。那班會課上,淋漓盡致的傾吐自己的教育思想與人生感悟,與學生入神的傾聽,卻已經明顯不復存在。
作為教師,是一個個平凡的人,一直反對教師高調的宣傳。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不管他在何日何時何種境地,他都會是一個圣人,可是這樣的人太少,孔子也說:“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平凡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種干擾的影響,素養并不是一個得之即終身擁有的專利品,相反它是一個消耗品,非常昂貴的奢侈品,必須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思考與體驗才能使其蘊藏。平凡的人,一旦失去對素養的保鮮就會過期甚至變質,亦正如孔子所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說:顏回,他的仁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違背仁德,而其余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做到仁德。”可以想象,一位教師放棄學習,放棄思考,放棄交流,還能保持原有的素養嗎?我明顯感覺到了思想中有一股戾氣在旋轉,在不斷地沖刷曾經的亮麗而又脆弱的風景。閱讀是對一個人素養最好的保鮮。教育浮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群體包括行政領導,缺少一種閱讀的習慣和堅持。好的閱讀材料就是猶如醍醐灌頂,給人以一種清醒的感覺和由衷的感悟,缺少閱讀,即使是黃金般的素養也會生銹,也會失去光澤。而我僅僅是一年的荒廢,已是銹跡斑斑。
擁有的專業素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或顯得落后或消跡,對于前者許多人能夠接受,對于后者可能會有許多人不會認同,因為我們都是一個平凡的人,我們擁有的素養都只是一種寄托品,我們并沒有擁有它們的永久性保障,我們只是與它們簽了一個活期契約,這個契約的抵押物就是閱讀,失去閱讀,契約就會失效,最后我們將一無所有,甚至雜草叢生。而放縱今天,就是這場契約失效的前場。我們放縱了太多的今天,我們描繪了太多美好的未來,而未來從不親昵向往美好未來的人,只尊重腳踏實地的人。未來是彩虹,可以偶爾欣賞但不能踏上去,否則只會摔下來,即使欣賞彩虹,也必須踏在現實的土壤上,珍惜每一個今天,并且發自內心地珍重它,愛惜它,如果每一天都能心安地看著每一天的時間過去,不在每一天過去的時候,焦慮地自問:“我的時間哪里去了?”對今天的坦然而踏實,就是對契約的尊重,就是一個對素養善于保鮮的人,可是捫心自問,我們每一天所做的,有多少是對我們的素養進行保鮮呢?更不用說升華!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有幾人能對自己的素養自信呢?一年的荒廢,我明顯感覺到了這種不自信,我甚至懷疑那些曾經發表的文章是不是我自己撰寫的,那些閱讀過的專著我是否真的閱讀過,為什么我的腦海中一片空白,曾經的教育思想鉆到哪里去了,是不是已經被壓在五指山下?其實我已經知道,我需要一個藥引子來重新喚醒精神的成長,那就以這篇短文開始,我將重新回歸,今天也應該同樣為自己曾經放棄時那樣,一句話:“我要恢復我思想的品格,并認為它是恰如其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