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旋
(甘肅省天水市職業技術學校,甘肅 天水 741000)
鋼琴伴奏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張 旋
(甘肅省天水市職業技術學校,甘肅 天水 741000)
鋼琴伴奏是聲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音樂伴奏形式,它是配合演唱者演唱成功的關鍵。在聲樂表演和聲樂教學中,鋼琴伴奏與聲樂表演各有特點但又需有機融合,只有這樣才可以使鋼琴伴奏更好的為聲樂演唱服務,提高聲樂教學水平。在聲樂教學中,聲樂老師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主導著聲樂表演的進行,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必須可以準確把握每首曲子的內涵,以幫助演唱者更好的進行情感表達,盡力達到作品、伴奏、演唱三者的有機融合。
鋼琴伴奏;聲樂教學;演唱;即興伴奏
在學術層面上,鋼琴伴奏又可稱為藝術指導,這也就表示鋼琴伴奏不僅僅是演唱者的附屬品,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對藝術作品的宏觀把控和指導。在聲樂表演中,鋼琴伴奏是聲樂表演的引導者,它是聲樂作品表達情感,提高作品表現力的關鍵所在。
即興伴奏是指在有其他旋律但無鋼琴伴奏譜或是鋼琴伴奏譜即陌生又復雜,需要伴奏者即興演奏來為演唱者提供助力的一種伴奏形式。這需要伴奏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旋律進行即興的編奏。因此在教學中聲樂老師應當對鋼琴演奏的技巧、和聲學、曲式分析等有較高的把握和綜合性的運用,這樣才可以使鋼琴即興伴奏更好的進行。
鋼琴即興伴奏可以將老師的一些突發靈感或是一些無法用語言進行描述的感受通過伴奏的形式傳遞給學生,以引導學生進行演唱。在鋼琴伴奏中,為低年級學生進行聲樂伴奏時,應當注意突出旋律,選擇較為簡單的伴奏曲目,在彈奏中正確把握彈奏的速度、節奏和力度,以引導學生準確演唱。
聲樂作品是詞與曲的結合,為了可以更好的詮釋音樂作品,把握音樂內涵,在鋼琴伴奏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把握作品風格,挖掘作品內在涵義,將自己的思想與作品內涵相融合,因為許多作曲家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時代與我們如今不同,因此對歌唱性觸鍵要求也有差異,比如說,巴赫的作品的演唱注重要具有鮮明的指觸發聲;德彪西的歌更注重音與音之間的接觸,風格柔美;莫扎特作品歌唱性發聲的觸鍵須留意手指的清晰圓潤與分寸感。
第二,在進行鋼琴伴奏時,應當注意采取合理的速度和準確的音色把控,然后采取恰當的力度和節奏,用豐富的表現力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和聲樂中蘊含的意境,以使得作曲家所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演唱的所表現出的情感完美融合在一起,讓作品表現更富有感染力。比如說我們在演唱舒伯特的《小夜曲》時,在前四節,鋼琴的伴奏以模仿吉他演奏的形式進行彈奏,以襯托出樂曲那種表達“英俊青年向年輕女子傾訴衷腸的心情”,在獨唱旋律的前兩句的句尾,鋼琴伴奏以重復旋律后半句的手法,為歌曲的演唱進行充分的烘托,增強旋律感染力,為演唱形成對應的效果,增強作品情感渲染效果。在鋼琴曲的結尾部分,對歌曲的整體進行補充和延伸,以令歌曲演唱者可以逐步瓶平靜下來。
第三,有意識的對歌曲中的一些特殊地方進行處理,以充分體現作品的內涵,讓作品的藝術表現更加豐富。比如說是舒伯特歌曲《魔王》中的馬蹄聲、《鱒魚》中魚兒的歡躍、《紡車旁的格麗娜》中紡車的不停旋轉等,一個好的鋼琴伴奏可以將歌唱者在歌唱中所表現不出的情感部位更好的凸顯出來,使之交相輝映。
在聲樂教學中,一般老師為鋼琴伴奏者,而學生為演唱者,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應當與學生相互配合來共同表現出作品的真實意境和其中蘊含的情感,這就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提出要求。
第一,老師應當對作曲家的創作環境和作曲方式進行了解,并有效分析出作品中的“橫”“豎”關系,從而對教學中的聲樂力度、旋律轉化點等進行很好的把控。
第二,老師在鋼琴伴奏過程中注意音量的高低大小。音量的高低正確與否對歌曲的表現力產生直接影響。音量過大會掩蓋住樂曲本身的聲音,使得音樂表達模糊不清;音量過小會使得音樂烘托效果不強,令演唱者的歌聲成為“擱淺之魚”。因此在演奏中,伴奏與演唱應當和諧共處,使二者相互配合。若是演唱者的演唱力度改變,伴奏者也應當根據力度的改變進行相應的調整。鋼琴伴奏需要演奏者用敏銳的聽覺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去對演唱者的歌曲進行烘托。
第三,鋼琴伴奏者應當提升鋼琴伴奏水平尤其是鋼琴伴奏的基本功技巧,因為鋼琴即興伴奏在聲樂演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老師在為學生進行鋼琴伴奏時,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還需要有良好的音樂修養和廣闊的音樂視野。當演唱者也就是學生的音調唱的不準確時,鋼琴伴奏部位的音就可以稍微彈的重一些對他進行提醒,引導學生轉向正確的音域上來,除此以外,在即興伴奏時,老師也應當注意和聲功能的有序進行,以避免單一化現象的產生而令學生拿捏不準音調和節奏,使得演唱產生混亂。
每個人的嗓音、對音樂的理解、情感表達方式等各不相同,這也使得聲樂演唱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使得每個演唱者對聲樂作品的表達力度和情感處理都有所不同,這種不同均需伴奏者進行配合。在教學中,老師應當對學生所演唱的歌曲的音量、音色等進行有效把握,以做到恰當的去用鋼琴伴奏對其進行引導和作品烘托。在這一過程中既要避免伴奏沉醉造成的對學生的忽視,也要避免因過于被動而對演唱造成的阻礙。
[1] 李斐嵐.鋼琴伴奏藝術縱橫[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2] 孫維權,曹玉玨.鍵盤即興彈奏指南[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
[3] 劉聰,韓冬.鋼琴即興伴奏教程新編[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