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佚
(嶺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淺談聲樂表演及欣賞的審美要求
李星佚
(嶺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審美能力對于聲樂表演來說具有重要作用,審美主要依賴于聽覺和視覺,但由于每個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不一樣,因此在審美能力培養中具有一定難度。本文將聲樂表演及欣賞審美要求進行分析,對學生審美能力加以培養。
聲樂表演;欣賞;審美
聲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對于學生審美具有較高的要求,學生年齡相對較小,缺乏豐富的人生閱歷,對聲樂藝術的理解不夠深,據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對策,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進行培養。本文將分別從: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聲樂表演及欣賞中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形成的有效對策,兩個方面來闡述。
在聲樂教學中,美育已經成為學校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培養,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美。在聲樂教學中,對審美能力進行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每一個音樂作品都具有其獨特的情感及內涵,在聲樂教學中過度重視技巧便會降低聲樂作品質量,不利于聲樂教學的開展。教師作為知識傳播者,其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聲樂教學質量,據此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培養能促進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
就目前而言,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培養,在聲樂教學中十分關鍵,只有高的審美水平才能對高質量的音樂作品理解透徹,對學生審美思維進行培養,能激發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促成每個學生聲樂水平的發展。
綜上,筆者對審美能力的培養重要性進行了分析,為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形成,教師應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
(一)改變傳統的聲樂教學
在聲樂演唱教學中,教師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然后才能在實踐教學中給予學生演唱風格的指導,因此,在構建多樣化的演唱風格中,教師自身所擁有的聲樂理念十分重要。根據學校聲樂教育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目標,即就是促進學生在聲樂能力、創造能力以及藝術素養方面能夠實現綜合發展。在教育改革、創新的背景中,學校在聲樂專業教學中,首先是教師自身要加快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一方面是為學生在聲樂學習中展示自己的主體性作用,另一方面教師要在學生探索多樣化的演唱風格中加強指導,促進學生會能夠在實踐探索中實現多樣化的教學目的;其次,教師在演唱風格教學方面,要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表現能力進行分析,從而能夠為不同的學生提供良好的演唱指導;最后,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采用多樣化方式,例如教師可以借鑒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創新教學方式,例如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討論方式等,進而促進學生在探索聲樂演唱風格中帶來良好的幫助,進而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提升聲樂的演唱能力。
(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
學校培養學生在聲樂演唱方面所要求的多種化風格演唱中,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幫助學生積極探索出適合他們自己的演唱風格。第一,教師要了解學生所感興趣的演唱風格,然后根據學生在聲樂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識掌握情況而不斷給予指導,促進學生在聲樂演唱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格;第二,在聲樂演唱指導中,教師可以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定位,然后設計具體的聲樂教學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以及已經具有的風格是教師在開展教學內容設計的基礎,這就可以幫助教師在制定良好的教學內容中做到科學性,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風格的內容,在長期學習中使得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第三,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方面也需要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化以及性格特征,而不是單純地依靠教材內容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接受聲樂知識中做到具有目的性,從而促進學生逐漸地提升聲樂演唱的技能。
(三)以音樂情境的巧妙設置來陶醉學生
所謂的音樂情境,是指人們對于音樂的內在感覺和外部因素互相結合而生成的對學生的情感之影響。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起學生的樂感。
在為學生設置音樂情境時,我們要主要給學生營造一種聽、視、感、觸并舉的教學氛圍,來有效地培養起學生對于音樂的情感。師生雙方都要共同地參與對情境的創設,都要讓自己充分地深入到情境中,被情境所感染。
首先,我們要把《花之歌》制作為課件,在課堂上一開始要采取適當的手段來導入教學。一開始我們可以首先給學生播放莫扎特創作的兒童歌曲《渴望春天》,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對他們說: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首用鋼琴獨奏曲的形式,表達了對于春色之描繪的優美作品。
接下來,我們要對《花之歌》的創作風格和基本旋律情節進行介紹:《花之歌》是一首具有優美旋律、短小而雅致的鋼琴獨奏曲。全曲結構為A+B+A+C+A的回旋曲式。其中,A樂段為全曲的主題,第一次出現后又經兩次重復,旋律具有清新自然、悠揚而動人的效果,抒情性是其最大的特征;B和C樂段則體現出了別樣的風情:B樂段由6個結構規范的樂句組成,節奏比其他兩個樂段稍微加快,營造出花兒爭相開放的場景;C樂段在旋律上帶有贊歌的風格,如同隨風翩翩起舞的花兒們。琶音和輕快的雙音出現在樂曲的尾聲,讓我們的思緒返回到開頭,在悠長而柔美的和弦聲中結束全曲。由于《花之歌》本身是一首吟詠百花盛開的自然風光的歌曲,所以我們還可以首先選取一些以繁花似錦為主題風格的圖片,讓學生觀賞后再進行教學,這樣他們就能對于曲目的欣賞更有新鮮感。
聲樂教學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為促進聲樂教學更好地開展,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為我國聲樂事業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李星佚(1980-),女,河南開封人,嶺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