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榮
(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7)
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的幾點思考
龐 榮
(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7)
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升學錄取率也在全面的提高,高等學校的辦學潛力也在提升,辦學效益也得到了發展。但是針對于高校的音樂實踐教學來說,依然是具有著一定的問題需要進行解決。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針對了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的思考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這個基礎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內容,希望能夠給與同行業工作的人員提供一定價值的參考。
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思考;分析
現如今在我國的音樂教育界之中,正在努力的提高音樂教育的改革建設,并且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改革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通過最近幾年的發展,音樂教育界一直以來都是講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當做普遍的教育來進行,音樂教育改革并沒有能夠達到應有的高度。所以在音樂教育界中,需要對職業教育水平進行提高,同時也需要站在創新的高度上,從而能夠建立起一個結構合理的音樂教育體制。
(一)大學生的思想在民族音樂教育中得到了默化
在世界上,一些比較偉大的藝術家所創造出來的作品都較為優秀,在這些作品之中,主要是幫助人們去認識對生活采取正確的看法。同時在音樂欣賞課上面,大學生將會學習欣賞到很多不同類型和時期的音樂,其中包括了熱愛我國共產黨以及熱愛祖國的政治教育音樂,與此同時也存在著熱愛集體和孝敬父母的傳統音樂作品。
(二)大學生自身的智慧在民族音樂教育中得到了啟發
一個優秀的民族音樂主要是包括了炎黃子孫對于自然的了解以及人生的感悟。同時也包括了較為豐富的哲學思想和到的觀念,尤其是音樂的表現方法以及表達思想,不僅僅能夠直接的體現出我國民族特有的審美觀念,與此同時也直接的體現了人和自然以及人和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同時對于大學生具有著不可代替的做用。
(三)大學生的知識可以在民族音樂教育中得到提高
所謂的音樂欣賞是一個全方位的過程,可以讓大學生在進行欣賞的過程中對音樂家的生平事跡進行了解,同時也能更對音樂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進行了解,從而促進大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傳統的音樂故事。此外音樂欣賞課也能夠更好的幫助大學生對我國和外國的樂器發展歷程進行了解。
(四)大學生自身的人格在民族音樂中得到塑造
對于一個優秀的民族音域來說,主要是承載著民族的精神,并且也是承載著民族發展的文化,直接的表達了我國每一個民族團結勇敢的精神,同時也表達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理念和生活的信念,學生在欣賞民族音樂的過程中自身的情感也將會得到相應的熏陶,在精神方面將會感受到更加的愉悅,并且也可以對人的情操進行陶冶。
(一)教學目標培養了大學生對民族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于一些高等院校而言,必須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從而建立起相應的民族音樂文化藝術中心,并且也需要提高師資隊伍的建設,使其可以更好的為大學生講授民族音樂的基本知識以及欣賞的能力,循循漸進的去培養大學生自身的民族音樂熱愛之情。在音樂素質中音樂的理解能力以及鑒賞能力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于全民族的因素素質進行提高主要是提高音樂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此外在高等院校中也需要將提高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作為一個目標。
(二)體味民風中去培養大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藝術情感
通過學習一些典型的民族風味歌曲,在掌握民族音樂知識的過程中讓大學生可以明白音樂是離不開歌曲的,并且民歌主要是音樂創造的源頭,讓大學生在心里上去崇拜民族音樂,提高學生增加對民族音樂的感情。
(三)在體驗意境過程中開拓大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藝術視野
需要對大學生自身的體驗能力進行提高,同時也需要能夠體驗到民族音樂所塑造出來的意見,讓大學生的藝術視野進行拓展,使大學生對自身的藝術感受做出相應的提高,并且讓一些較為優秀的民族音樂做可以讓大學生感到陶醉,使其讓學生能夠樂在其中。在進行民族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并不需要拘泥在樂曲的結構和旋律發展手法等方面進行講解,需要大學生根據自我的感覺作為基礎,從而能夠啟發大學生展開思考,讓民族音樂欣賞可以成為大學都是情感體驗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之中讓大學生可以自我感動。
(四)在優化的環境之中去開啟大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藝術智慧
需要創設出一個根據我國文化作為“母語”的音樂教育環境,同時也需要將大課題、中課堂和課堂進行結合。大課題主要是讓學生走出校門,在社會的民族音樂環境之中參與到一些民族的活動,使其可以提高大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中課堂則是參與到一些音樂活動和講座之中,通過參與到其中可以讓民族音樂更好的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然而對于小課堂來說,主要是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對各種不同的民族音樂進行學習,并且也需要對教學質量進行提高,使其可以提高大學生對于傳統音樂的學習水平。
通過對上述的內容進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本文主要是從教育理念、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來對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思考。一個高素質以及創造性的人才培養是依靠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希望社會各界專家能夠多出謀劃策,并且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可以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人盡其才”進行努力。
[1] 銀卓瑪.少數民族語境中的青海高校音樂教育——以藏族音樂傳承為例而展開的幾點思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5,12:120-124.
[2] 張洋,崔志.音樂教育中的多元化教育觀念——關于《世界民族音樂》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12:147-151.
[3] 張洋,崔志.音樂教育中的多元化教育觀念——關于《世界民族音樂》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大舞臺,2010,12:109-114.
龐榮(1978-),湖南醴陵人,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