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平
(邵陽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關于大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創造力培養研究
劉國平
(邵陽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升,音樂教育在課程安排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當前,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音樂創造力的提升,成為相關教育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文章立足于大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大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創造力的培養策略。
大學教育;音樂教學;教學現狀;教學策略;創造力
音樂教學作為大學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授課目的主要在于,通過優秀音樂篇章以及相關樂器的鑒賞,培養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和創造力,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實現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作為大學音樂授課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過程,應該積極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注重對學生音樂創造力的培養。
從當前大學音樂教學狀況來看,學生音樂創造力培養重視度不足的現象仍然存在。盡管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大學音樂教育的地位有所改變,但在實際的課程安排中,大學音樂仍然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如此可見,音樂課程在大學教育中,仍處于從屬地位,而非主體地位。而受到課程重要性的影響,大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也難以投入較多的熱情。此外,從教師角度而言,有不少大學音樂教師,并未注重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在授課過程,僅僅只是為學生簡單分析一些作品或者為學生播放一些動聽的音樂。這種授課方式,很不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而他們的音樂創造力也無法得到有效發揮。
對于廣大學生而言,開展音樂教育,培養創造力,有著重大意義。首先,音樂創造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音樂造詣的提升。在授課過程,教師帶領學生分析音樂作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音樂文化,培養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創造力,您能夠從視覺、聽覺方面,提升學生的音樂造詣。其次,音樂創造力的培養,有助于幫助學生發散思維。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習過程,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積極發散思維,這對于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提升思維能力,有著重大的作用。再者,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有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創造力作為個體能力與素質的體現,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過程,發揮著關鍵作用。對此,教師應該予以高度的重視。
在授課過程,大學音樂教師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就需要把握科學的方法。而創新作為創造力的主要體現,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一)轉變理念,提升創新意識
在傳統的大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對學生進行作品的分析講解,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的音樂創造力較為薄弱,這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很不利。為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置于重點教學目標。例如,在賞析《藍色多瑙河》、《春江花月夜》等作品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轉變傳統分析講解為主的授課理念,轉而借助多媒體進行作品的播放。在此過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借助自身的情感,去體悟音樂作品的內涵,并嘗試自行分析作品,寫出真實的感受,自主發揮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為音樂創造力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二)注重方法,養成創新習慣
創新思維習慣是提升創造力的關鍵。對此,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過程,大學教師需要從方法的改進這方面著手,幫助學生養成創新思維習慣,從而促進音樂創造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大海啊,故鄉》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帶領學生學習完課本內容之后,要求學生以“大海”為題材,進行音樂作品的創作。具體的創作形式,可由學生自主發揮。如,學生既可以創造用二胡演奏相關的音樂作品,又可以創造用吉他、鋼琴等樂器演奏的音樂作品。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作詞、作曲、作譜方式,將自主創作的內容,以歌唱形式進行表演。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有效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促進創新思維習慣的養成,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講究過程,培養創新能力
教學過程,是影響最終教學效果的主導性因素。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力),大學音樂教師在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積極引進授課方法的同時,應該注重對教學過程的改善。在以往的音樂課堂上,教學過程較為枯燥,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而為了有效改善這種狀況,教師就需要借助多種方法,改進教學過程。如,在學習“合唱技巧”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男女分組,引導他們分角色歌唱不同的內容,以活躍課堂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合唱比賽,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在組織合唱比賽過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行改編歌曲,以充分培養音樂創造力。
總而言之,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有著重大意義,教師應該予以高度的重視。而與此同時,培養學生音樂創造力的途徑有很多,這就需要廣大教師根據教學以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音樂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以滿足素質教育對大學生的要求。■
[1] 莊儀娟.多元性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以泉州市新課標教材為例[J].新課程學習(上),2012,01.
[2] 寧大光.淺談傳播視角下的大學音樂教學有效性[J].音樂大觀, 2013,02.
[3] 劉曉強,李雪坤.音樂課堂創新思維創造表現能力培養教學初探[J].通俗歌曲,2014,09.
劉國平(1969-),湖南武岡人,邵陽學院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