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 翼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
探索音樂劇中傳統聲樂唱法的應用
虎 翼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摘 要:19世紀末起源于歐洲國家的音樂劇,它結合音樂、舞蹈、戲劇等于一體,是一種新興的綜合性舞臺藝術。在音樂劇演唱上,有相當一部分演唱技巧均借鑒了傳統聲樂中的聲音概念和發聲方法。本文從闡述傳統聲樂唱法及音樂劇演唱的特點出發,探討這兩種演唱方法在音樂劇中的實際運用及區別并對傳統聲樂唱法在音樂劇中應用的相關問題作了闡述。
關鍵詞:音樂劇;傳統聲樂唱法;應用
(一)傳統聲樂唱法
傳統聲樂唱法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美聲唱法,它不僅是一種發聲或歌唱的方法,也是一種歌唱的風格和流派。這種唱法后來經過發展完善,被廣泛用于歌劇的演唱中。傳統聲樂唱法聲部劃分嚴格,重視音區的和諧統一,音量的可塑性大,音色圓潤豐滿、優美流利。氣息飽滿悠長,每個音都要有氣息支持,音與音的連接要平滑均勻。其次,傳統聲樂唱法唱法它比較講究高位置起音及高位置訓練,能任意演唱復雜華彩的快速音階和裝飾性花腔,這種藝術花腔是其獨有的聲音技巧。
(二)音樂劇演唱
音樂劇作為一種舞臺綜合表演藝術,它將音樂、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風格整爵士樂、搖滾樂等流行唱法的特點,形成了音樂劇多樣化的演唱風格和表現方式。此外,音樂劇演員自身的聲音特質及性格氣質等特點也決定了歌曲演唱風格的多元化,演員要根據不同音樂劇的劇本、劇情需求,以及不同類型的劇中人物性格和情感需求,來采用的不同的發聲方法及演唱技巧,如本嗓、沙啞、念白、花腔等,以便準確塑造人物形象及表達人物情感。音樂劇唱法的發聲基礎在呼吸、支持、共鳴等基本概念和方法上與傳統聲樂唱法是類似的。有很多音樂劇的創作者要求演唱者根據人物的需要,用相應的演唱風格來演繹歌曲。如今,音樂劇的演唱風格在劇情豐富的基礎上,廣泛取材,逐漸突破以往的演唱方式,不斷發展與創新。
音樂劇在百來年的不斷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它被稱之為音樂劇唱法。因此音樂劇的演唱方式獨具自己的風格,它在傳統聲樂唱法的基礎上,還融合了鄉村、爵士、搖滾。這種“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演唱方式在音樂劇多年的發展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提煉和融合。
(一)傳統聲樂唱法與音樂劇的融合
傳統聲樂唱法的基礎之一是共鳴。在訓練時注重腔體打開,將自己的身軀當作是一個擴音設備,在訓練的過程中通過共鳴,將聲音貫穿全場。而音樂劇舞臺演唱室友麥克風、話筒等擴音設備的,它的聲音共鳴已經被設備替代,聲音和腔體的調節要簡單的多。因此,傳統聲樂唱法與音樂劇演唱的融合主要包括三點:首先,在演唱中,音色和音量要合理掌控,以保證聲音比較自然、放松、通暢,特別是要吐字清晰,此外要注重氣息控制和聲音的強弱對比,到歌曲高潮時能表現出很強的爆發力。
其次,將音樂劇唱法和傳統聲樂唱法應用到同一表演中,兩種唱法交替使用或綜合使用,這樣聲音更富有多元化和表現力。從發聲方法上,喉嚨充分打開,聲音及共鳴要統一,氣息運用連貫平穩均勻。兩種唱法運用時要保持曲風統一,聲樂轉換自然,過度銜接自如。
第三點,在傳統聲樂唱法與音樂劇演唱相融合的演唱中,采用了多種聲音效果,如說話,吶喊,哭泣,大笑等,這些效果的運用,使聲音演唱更有強有力的效果,觀眾也能馬上感受的演唱者所表達的情緒、劇情的發展,這樣就能達到演唱者與觀眾間心與心之間的交流。
因此,傳統聲音唱法與音樂劇演唱想融合的演唱形式會聲樂的發展起到一些作用。它突破了傳統,改變聲樂演唱的單一模式,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種唱法。傳統聲樂唱法的演唱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傳統聲樂唱法又是音樂劇唱法的基礎,因此我們應該將兩種唱法加以融合,打破模式,運用更好的歌唱聲音來詮釋作品。
(二)傳統聲樂唱法在音樂劇中的應用
盡管音樂劇已經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音樂劇唱法,但是傳統聲樂唱法仍然是音樂劇唱法的基礎,傳統聲樂唱法在音樂劇中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傳統聲樂唱法有其獨特的合理性與藝術魅力,在幾百年的發展和磨練中,達成成熟與規范,并形成了一套科學的聲音訓練方法與發聲概念。聲音上強調優美,尤其是華麗明亮的音色和共鳴,并且聲音的位置要匯聚在一個點,使聲音具有穿透力以及爆發力,這就要求演唱者必須要有寬廣的音域,以此來達到金屬質感的聲音。無論是在音樂劇的音樂風格、表演形式上、還是音樂劇演員的演唱風格上,都帶有傳統聲樂唱法的特色。音樂劇對演員的聲音條件及演唱技巧要求嚴格,演員們大多需要接受正規的傳統聲樂訓練。音樂劇作為一種舞臺表演形式,在表達劇情需要時,往往需要通過一些難度較高的聲樂技巧來表現舞臺張力。事實上,傳統聲樂唱法的特點就是高難度技巧的巧妙運用。毋庸置疑的是受過傳統聲樂訓練的音樂劇演員可以輕松駕馭難度頗高的歌曲,聲音的張力和聲音明亮的質感能更加生動和淋漓盡致地刻畫劇中的人物角色。在很多音樂劇中,都借鑒和使用了傳統聲樂的歌唱技巧來演唱作品。
總而言之,傳統聲樂唱法應用到音樂劇中的演唱方式豐富了音樂創作時間,為聲樂發展提供了新的元素。必須要承認的是音樂劇的演唱技巧是建立在傳統聲樂唱法的基礎上的,因此在音樂劇的表演中應該加入傳統聲樂唱法的演唱技巧,讓傳統聲樂唱法更好地融入到音樂劇演唱之中。■
[參考文獻]
[1] 翁百超.舒曼藝術歌曲創作與演唱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
[2] 吳園園.音樂劇《西區故事》和《歌劇魅影》中美聲唱法的表現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9.
[3] 楊靜.音樂劇演唱中美聲與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學探討[D].南京藝術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