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梅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
歌劇《茶花女》的悲劇藝術芻議
李嚴梅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摘 要:歌劇《茶花女》是意大利著名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威爾創作的“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同時也是影響最深、流傳最廣最經典的壓軸之作。它是由小仲馬的同名小說《茶花女》為創作藍本進行改編的,在世界歌劇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小仲馬曾經贊嘆是威爾的歌劇《茶花女》讓眾人記住了這一個凄美的故事,也記住了《茶花女》。筆者主要從歌劇《茶花女》的創作歷程、創作背景以及主要劇情出發,對歌劇《茶花女》的悲劇藝術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茶花女》;悲劇藝術;歌劇
歌劇《茶花女》在1853年第一次上演,這次在威尼斯鳳凰劇院的演出效果并不成功,觀眾還未從披風騎士裝的古典貴族風格中轉變到現代服裝的“小市民”生活中來,而且演員對角色的把握也有所欠缺,特別是飾演主角維奧萊塔的是一個強壯的女子,這讓觀眾們時不時哄堂大笑一陣,悲劇色彩完全被淹沒。不過,經過修改后再次演出的《茶花女》馬上成為了全國劇院演出的首選劇目,而且經久不衰。劇中的許多選段被奉為經典,其數量之多已經可以與《卡門》媲美。
《茶花女》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法國巴黎,當時城中有一位喜歡戴茶花的社交女維奧萊塔,她在巴黎社交圈中非常活躍,被大家稱為“茶花女”。一位叫阿弗萊德的青年愛上了茶花女,而茶花女也最終被青年真摯的感情所感動,兩人墜入愛河,遠離喧囂的巴黎來到鄉下居住。但沒有想到的是,這兩人的交往受到了阿弗萊德父親的阻撓,他苦苦哀求茶花女離開他的兒子,最終,茶花女為了保全愛人的前途及其家人的名聲選擇了放棄,她又回到了巴黎重新開始紙醉金迷的生活。對茶花女隱情一無所知的阿弗萊德非常氣憤,當眾羞辱了她,這讓原本就患有肺癆的茶花女一病不起。最終,阿弗萊德的父親終于說出了背后隱情,但已經來不及了,茶花女最終懷著遺憾和孤獨離開了人世,仿若絢麗的茶花凋落。
(一)第一幕:奢華美妙的表象背后悲劇正萌芽
這部歌劇分為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將悲劇因素升級,從最初的奢華美妙背后似有若無的悲劇影子到悲劇色彩逐漸濃厚,最終破土而出迅速生長,直至將茶花女逼向絕路,消逝人間,這是一部悲劇色彩貫穿前后的歌劇。
在歌劇的第一幕,音樂中洋溢著縱情娛樂帶來的興奮與愉悅的氣息,此時的音樂營造出一種看似美好奢華的景象,而歌者的歌唱也表現出亢奮的情緒。在重唱、合唱中都難以從歡樂的畫面中探尋出一絲絲悲劇色彩。但此時的音樂其實已經暗示了悲劇的存在,在重唱中,茶花女內心游離的現狀和渴望安寧的本真的相互沖突;男女主角二重唱的合理與不被認可的相互沖突都暗示著故事的悲劇性。此外,開場時分表現上流社會奢靡無度的靡靡之聲與曲終人散之后茶花女孤單寂寥的歌形成的強烈對比,更加凸顯了茶花女看似快樂充實,實則空虛孤獨疲憊的內心,這也為最終悲劇的爆發埋下了種子。
(二)第二幕:甜蜜寧靜愛情終掩蓋不了不斷壯大的悲劇
第二幕是最讓人感到幸福也最讓人感受到劇烈變化的一幕,這一幕大篇幅的描繪了茶花女與阿弗萊德墜入愛河,過上寧靜甜蜜生活的美好場景。他們離開巴黎來到鄉下生活,感情日益深厚。這時,他們的二重唱以及獨唱都洋溢著愛情的甜蜜和純真味道,整個場景被營造地非常溫馨和幸福,羨煞觀眾,而且,作曲家還巧妙地運用音樂與場景,使人們產生一種美好時刻將永遠持續下去的假象。緊接著,不斷積蓄力量的悲劇在一瞬間破殼而出發展壯大——阿弗萊德的父親出現了,這將原本甜蜜幸福的畫面一瞬間撕碎,推著故事向悲劇那一面前行。
(三)第三幕:沖突對抗與殘忍地傷害最終鑄就震撼人心悲劇
第三幕一直彌漫在悲劇色彩之中,而且這一悲劇隨著茶花女處境不斷艱難,內心一步步走向凄楚無助中不斷加深,最終在茶花女離開人世那一幕被放大到極致。這一殘忍不合情理、不近人情的結局更突顯出悲劇給人們的強大震撼力和感染力。在這一幕,各種矛盾交疊襲來,對抗和沖突接踵而至,既有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沖突,也有主角與配角之間的矛盾,還有每個人內心與外在行為的相互矛盾沖突。第三幕將前兩幕隱藏著未被激活的沖突、矛盾、不幸統統激活展現出來,觀眾的內心因此受到強烈沖擊,悲劇的價值也由此被體現。
綜上所述,歌劇《茶花女》通過舞臺效果的合理設置,音樂與歌聲的巧妙結合與深藏寓意,旋律節奏的強烈表現力等將歌劇的悲劇性推上了歷史的新高度,處處含有悲劇色彩,時時體現悲劇結局,這一部貫穿悲劇氣氛的歌劇贏得觀眾的好評如潮,能夠經久不衰傳唱下去是必然的。■
[參考文獻]
[1] 段哲.威爾第歌劇《茶花女》音樂和聲技法分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 肖明艷.論威爾第歌劇《茶花女》中薇奧萊塔的藝術形象塑造[D].西南大學,2011.
魯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所謂喜劇就是將無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你看,所謂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你看。而《茶花女》作為一部以悲劇色彩奠定基調的歌劇,它除了能夠帶給觀眾一場視聽盛宴,為人們帶來快感,還能帶給觀眾悲劇特有的藝術美感,它讓觀眾親眼目睹一件美好的事物從美好到逐漸被毀滅的整個過程,使觀眾有直觀生動的體驗和感受。威爾選擇有價值的《茶花女》故事題材,加上舞臺效果、音樂旋律和曲調、音響節奏等讓觀眾感受到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故事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引發人們對人性、事物的思考與探尋。這些就是歌劇《茶花女》所具有的藝術價值與魅力。